婚戀自愈力:做強磁場的魅力愛人

《婚戀自愈力:做強磁場的魅力愛人(經典珍藏版)》內容有輕鬆度過關係懷疑期、你觸碰情感危險電了嗎、舊情人為何難忘、慢養一個好婚姻、牽手單親的另一半、為分手畫一個圓滿的句號、新婚姻法帶給女人什麼、已婚女人想戀愛、管理你在家中的憤怒、越親近越嫉妒等。

基本介紹

  • 書名:婚戀自愈力:做強磁場的魅力愛人
  • 出版社:中國社會出版社
  • 頁數:240頁
  • 開本:16
  • 品牌:中國社會出版社
  • 作者:鄭莉 肖震宇
  • 出版日期:2014年1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508745350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序言,

內容簡介

《婚戀自愈力(做強磁場的魅力愛人經典珍藏版)》是一本由國內知名心理情感專家鄭莉與肖震宇合著的兩性婚姻情感讀物。全書主要從男女性別差異、婚姻本質及名人婚姻啟示等三個方面向讀者揭示婚姻情感中一些常常被人們忽視的問題。另外作者在書中還採訪了眾多婚姻情感專家,增加了全書的權威性

作者簡介

鄭莉,中科院心理所“婚姻與家庭”碩士研究生,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國際“親密之旅”婚戀情商培訓情商輔導員,師從世界兩性大師約翰格雷,成為Mars Venus火星金星婚戀親子培訓師,中科院心理所心理健康促進中心簽約心理諮詢師。案例經驗豐富。為《時尚健康》《新娘.》《心理月刊》《都市主婦》《悅己》《北京青年周刊》《心探索》《女友》等多家媒體專欄撰稿。出版勵志心理書籍《會自控的女人最會愛》《心靈瑜珈:給都市人的情緒排毒書》《女人退一步,男人退兩步》《每一滴水上安住,每一段路上幸福》等。
肖震宇,北京大學心理學系博士,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心理健康促進中心測評部主管,國際EAP協會(EAPA)會員。承擔中組部國資委央企高管公選心理測評工作,參與或主持太原電力、工商銀行、智聯招聘等客戶的EAP工作。
《時尚健康(男士)》《心理月刊》《女友》等雜誌做心理專家與撰稿人。和鄭莉老師合著情感勵志書籍《微心理:他的前女友》,近年來和鄭莉老師一起進行情感關係諮詢、兩性工作坊培訓和相關心理輔導。

圖書目錄

愛磁場修習第一步了悟情感中的男女差異
親密時鐘之謎:女人快半拍,男人慢半拍
輕鬆度過關係懷疑期
你觸碰情感危險電了嗎
舊情人為何難忘
慢養一個好婚姻
牽手單親的另一半
愛磁場修習第二步經受情商大考驗
敢為愛痴狂
不被祝福的婚姻,你敢結嗎
當老公不思進取時
為分手畫一個圓滿的句號
新婚姻法帶給女人什麼
已婚女人想戀愛
管理你在家中的憤怒
越親近越嫉妒
婚外情後的AB面
愛磁場修習第三步參悟名人情感得失
N種婚姻最易破裂
富豪婚配:既要實力女人,又要小鳥依人
豪門婚變:隱性傷害到此為止
跨國戀:差異之後要“淡定”
英國王妃凱特·米德爾頓:搞定多少婆家人才得幸福
成功男人的情感型格
完美的愛,不完美的愛人

序言

一念之轉,即是天堂
中國社會出版社杜康編輯邀請我寫一本婚戀書,其實頗為忐忑。婚戀是被人們談得最多的話題,但也是最難的話題,這裡面涉及個人自身的發展、個人的價值觀、婚戀觀、家庭、性情、男女差異等多方面的問題,也涉及兩個人的匹配度等多方面的疑難。
近十年來,我一直把婚戀當作一個課題來研究。我在給《心探索》《時尚健康》《都市主婦》等雜誌撰寫婚戀關係稿件以及在平常做個案的過程中,也在持續地思考並且探索這個話題。我尋找當下熱點的婚戀撰寫稿件,在普通人以及名人的典型個案中反思,採訪多名情感心理專家,獲得了比較豐富的、開放性的觀點和結論,這些稿件也就成了我這本書最重要的內容。
我的婚戀觀點來自於男女大不同的思索。我發現,很多時候執著會騙人,當兩性都執著於自己與異性相處,會犯很多錯誤。“我執”會成為兩性爭端的基礎。比如,女性要求男性更感性,男性要求女性更理性,這都會傷害雙方的關係。真正重要的是,兩性各自接納對方方方面面不同的特點,能夠包容,而不是改造對方。但是,相互改造卻幾乎成為大多數男女相處的主旋律。改造所帶來的煩惱與權力鬥爭讓我們相互虛耗。
舉個我自己的例子來說,我發現自己有時就有完美主義傾向。我腦子裡可能會對對方有一個期望和要求,那也很可能是我在原生家庭里沒有得到滿足的要求。我會無意識地投注到我先生身上,期待他來滿足我的這些要求。比如,如果我的原生家庭缺少默契有序、相互友愛的氛圍,那么我就會希望自己目前的小家庭更溫暖,更友愛。我會要求先生在語言、行為等多方面很會表達傳遞愛,能夠建立一個家庭委員會,用協商、互信的方式來解決一切問題。我的要求沒錯,但是我的方法卻有問題,我會顯得有些強迫性,希望改造對方達到我希望的感覺,而不是先接納他原本已經充滿愛的部分。我腦子裡有一個預設的先人為主的男人形象,那很可能是我父親未能滿足我的補充。但是,我也犯了一個非理性的錯誤,我丈夫始終還是他自己,不可能按照我的完美模板去進行改造。你所需要的溫暖,需要的愛,還是需要從自己內在深處去追求,需要自省。而對對方的需求,則要充分尊重對方的方式,給他愛的空間和餘地。
但很多時候,我們很難真正面對我們內在缺失的需求,往往一個帶著缺失需求成長,但又未經療愈的人,很可能會在感情中遇到一個也無法更好滿足自己需求的人,也許會繼續製造這種缺失。因為我們仍然帶著缺失傾向在思考問題,我們不懂那個給我們帶來缺失感覺的人其實內在也有愛,而且他所能做的已經是他的極限了。雖然他未能達到我們的需求標準。但,他又為什麼要以我們的標準而活呢?
問題並不是問題,而是你感受問題的方式,對問題的解讀方式才帶來問題。也就是說,如果你不能從自己內在深處發現愛,那么外界愛再多,也許你都接收不到,你都會感到有抗拒。境由心生,有時是你自己在製造這種缺失。如果那個童年給你負面體驗的人真的知道你的需求又怎樣?很多時候,人們只能用自己熟悉的方式來愛別人,我們卻很少問對方,你需要什麼樣的愛,我是否可以學習好了,再來愛你。只有少數人能夠從別人的需求角度來愛。
那些沒有從對方需要角度去愛的人,也是有愛的,就看你是否發現。你先得接受他的這種方式,不能再像從前那樣,覺得對方做得不到位,就把對方推開,那么你自己就又製造了不被愛的現實。因此在我看來,婚戀問題,最重要的是要自我療愈。先學習把過去想不通的問題想通,學會原諒過往的問題,和曾經你認為不夠愛你的人和解。然後再學習溝通你的需求,幫助對方學習如何愛你的方式。
而我自己的問題是,我得先跟我覺得不夠愛我、不會愛的父親和解。我能夠理解父親能做到的已經是他的極限,他從我童年起就勤勤懇懇、任勞任怨地勤儉持家,不僅在外工作,還給全家人做一日三餐,非常辛苦。而在童年,我所能幫到父親的真是少之又少。我所看到的就是父親勞累了之後的情緒化,比較暴躁,缺少人情味。他很少和家人一起聊天,探討問題,不是那么重視我的心靈世界,不善表達感情。但是他都通過行動在表達這種愛,雖然方法不是那么溫柔。
其實從男女大不同的角度來看,男性的愛很大程度是通過做來實現的,而女性需要的愛卻要通過溝通、傾聽、相互支持幫助等。男女的思維方式、表達愛的方法是不同的。當你認為別人不夠愛你的時候,也許你也不夠愛對方吧。小時候,我對父親的所作所為很少換位思考父親,很少主動幫助父親承擔家務,甚至也很少向父親表達自己的愛,從不主動親近與體貼父親。這也是我的問題。
對別人片面的要求,有時候體現了我們那個脆弱的內在小孩。當我們自身不夠強大,我們常常向外追求,希望能夠有那么一天,一位王子可以敲開自己久閉的心扉,用善解人意、了解女性的方式把自己吻醒,和自己過著愛意澎湃的生活。我們常常生活在童話里,希望一伸手,就能觸碰到天堂。但是現實的故事卻總是那么陰差陽錯,我們的天堂也並不在外界,反而是一念一世界,全在乎自己內在的念頭,在於自己對於事物的解讀和詮釋。先自愛,平復情緒,每遇大事有靜氣,往往能幫助你開悟和自療。打破習慣性的錯誤反應模式,也就是去掉了無知。等待一下,真相自然會自行浮出水面,不需要你用情緒去攪動。
所以,佛教教導我們放下“我執”,讓我們自性圓滿,不向外求。我們其實很難看到客觀,而只是在主觀世界裡打轉。我們很難理解,有的人就是那樣,他就會那樣去做、那樣去說。但這不表明他對你沒感情,沒準,他對你懷有更深厚的感情,而是想借相反的方式來錘鍊你呢。
這本書其實也是我跟內在情感的對話。有不少老師幫助了我,比如中央音樂學院的高天教授,研究薩提亞家庭治療的趙明老師,卡內基訓練大中華地區負責人黑幼龍老師,對個體心理解剖犀利的武志紅老師,以及情感暢銷書作家曾子航,性學家李扁,作家陳彤,全息健康專家伏羲玉蘭,等等。他們都參與了我的這些婚戀問題討論,接受了我的採訪,悉心地幫助我,回答了我的困惑。用心理學的方式來解析婚戀其實並不複雜,只要你找到了你的自性,發現自己一切俱足的神性與靈性,你就會有深層的自我滿足感;且一旦你學會了更為正向有力量地看待外界事物的方法,你就會超越自己的困境,在每一件問題或者障礙背後發現人生的禮物,發現從負面向正面的轉化。一念地獄,一念天堂,一切全在於你的“一念之間”。
當你明白了“不是風動,不是幡動,一切都是你的心在動”的道理,你就會了悟痛苦只是一件事情的一個面向,另一個面向也許就是幸福。也許你一直是身在福中不知福。
我寫的這本婚戀書,也提供了面對不同問題的嶄新解讀,希望幫助你換一個角度思考問題,跨越困境,從一朵小花中看到世界,從一粒沙中看到天堂,亦從煩惱中看到菩提。而具備這種心理修復自愈能力的人一定會是一個愛自己,且充滿強磁場的愛人。他更會懂得智慧地和你一起慢慢培育一段好的感情。他去掉了那些對對方的不合理期待,上帝的歸上帝,愷撒的歸愷撒,不急不躁,不偏不倚,和你一起奮鬥,讓沙漠也開出繁花。
本書三分之二的篇章是我和丈夫肖震宇共同完成的,我們的感情也在創作中得到了加深。感謝肖震宇博士的支持,讓我們跨越荊棘的盡頭,看到愛。
每本書的出版,都離不開眾多幕後英雄的支持。本書從策劃開始,就得到了張朝貴、鐘翠芳、牛曉玲、牛領輝、王帥、張昀明、陳宇峰、王義龍、趙菁、張靜嫻、張玉雄、張燕等人的幫助,他們為本書的編寫提供了大量寶貴的資料和建議,在此一一表示感謝。
鄭莉
2013年6月19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