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侗古歌

婆侗古歌,是貴州省錦屏縣啟蒙鎮勞動人民幾百年精神文化產物。婆侗古歌,侗語叫“嗄老”,開始流傳時間多半在明代前,它和眾多故事一樣,是傳承侗寨文化的主要工具。在過去的古老年代,人們同現代人一樣,生活是離不開民族文化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婆侗古歌
  • 地理標誌:貴州省錦屏縣啟蒙鎮
婆侗古歌,侗語叫“嗄老”,開始流傳時間多半在明代前,它和眾多故事一樣,是傳承侗寨文化的主要工具。在過去的古老年代,人們同現代人一樣,生活是離不開民族文化的。侗寨里,人們閒余飯後,便常聚集在鼓樓、涼亭、橋上,瓜架下,邊做手工活邊講故事、下棋、唱歌、練練武藝等,使侗寨文化能以得到繼承和發展。這些古歌,每一首都藏著一個或多個令人深思的故事,表達了當時社會歷史背景的一個細節。如下面的這首古老侗歌,記述了一家在自家門前的瓜架下,看著明亮的月光,照射在瓜葉上,大家就在繁星點點的瓜架下,情不自禁地唱起了“嘎溜”:“面連連,秀罷補,罷補埂冷向嘎溜”(月亮汪汪,照在瓜葉上,瓜葉下面唱嘎溜),就表達了人們勞累一天后的舒暢心情。婆侗的古歌是用純古侗語唱的,從內容上來分,主要有敘事歌,迎客歌(包括讚美),酒歌,茶歌,孝歌,情歌和兒歌等。從唱調上分,有“嘎溜”、“嘎哈拉”、“彈歌”、“酒歌”、“茶歌”、“孝歌”等。從語言上分,有純侗歌,漢語歌(嘎尕)和變腔歌(兩種語言同交替出現或變音唱)。不同的場合,唱不同的歌。有的歌種只能在寨外唱,以防傷風化,如'嘎哈啦'中的所有情歌, 還有其它山歌中的情歌,都不許在寨內唱,也不許在寨內、家裡,或一般公共場合談情說愛。當然,每年幾度的婆侗歌場上例外。
“嘎溜”是“嘎老”中最古老,使用最普遍,最受喜愛的歌腔,故常成為婆侗的代名詞:“婆侗嘎溜”。它除不宜唱情歌外,其他內容的歌均可唱,特別是迎客,稱頌,思念等方面用的較多。它可獨唱,齊唱和合唱。唱時可人多人少,合唱時先由一人領唱,再眾人齊唱,以後便是邊領唱邊逐句分解唱。歌調有快有慢,有高有低很是動聽。 如迎客歌: “客嘛溜,客麻梗梗大板爛。耐沒文行板難尕,吊過文行板罵晚”。其意是:客來了,客來不斷過那邊。人家有錢辦肉等,我們沒錢煮爛菜。
又如苦歌:“吊枯細,枯補枯乃枯樣易。塔妹塔覽進麻燈,罵沒賴記補又記”。意思是我們苦得很喲,父苦母苦苦xx(古語,不解其意)。破破爛爛撿來穿,菜很難吃也要吃。
又如讚歌:“肖聖賴,肖聖頂點兄果怪。臘辦麻透唉寫雄,臘咩麻透唉寫敗”。意為你們山谷好(意指邊沙或婆侗),好的真像黎平城。後生來到不想轉,女孩來到不想回。因後來愛唱情歌類的人較多,嘎溜是不能用來唱情歌的,故逐漸少唱了,現能唱好嘎溜的人已不多,僅在比賽、文藝會演,或村寨有大型隆重慶典時,才拿出來唱。在邊沙、者蒙和魁洞三個侗寨間,自古來就有個習慣:每年要有一兩次侗寨間的集體走訪,走訪的主要活動有用嘎溜對歌,講故事,交流武藝等,通過這些活動加深友誼,並共同商議安全事宜和交流其它事項。如婆侗婚姻“八議”,就是在這種場合起草提出動議後,召集十侗寨形成決議的。“臘漢”(小伙子)們則趁機談情說愛,各自物色對象。三侗寨間的這種唱嘎溜互訪活動,到民國初期後,逐步地被玩龍燈的方式所代替。
“嘎哈拉”是高腔侗歌,多用作傳情說愛或抒情唱,因歌聲高亢,傳得遠,怕別人能聽出自己的聲音,認出自己,故全用假聲高調唱。此歌只能在寨外唱。可獨唱或合唱,或者男女對唱。合唱時,由多人多部接唱,不能中斷,此起彼伏,很有風味。在邊沙,唱“嘎哈拉”歌大多在山坡上勞動時獨唱、男女二人對唱,以杼情懷或交流感情。夜晚常在寨邊的涼亭、橋上多人合唱。如孟霞上邊的“踝共居”(跨婆侗溪通往撒哈的木橋,見圖)、踝墩、高亞、高歸等橋上。每逢夜深人靜,此起彼伏的優雅歌聲不斷傳向四方,真令人神住。
“彈歌”多用作抒情用,音調較低,多半是獨唱,也可齊唱,在勞動時一人獨自哼哼,抒發內心的鬱悶,如“吊枯細,撈朵團亞鳥得岜,墮並沒透魔記了,麻央報娘淚冷大”。意思是,我們苦得很,得丘獨田在蓬腳,丟久沒去鳥吃了,回家對娘流眼淚。
此外,還有幾種古侗歌,如白話歌和兒歌。白話歌像訴說,又像吟頌,如歌如泣,很感人。如下面這首白話歌訴說了一位婦女的坎坷一生:
“背並背,普並普,臘嘎便摸墮領王。虛罷味,味罷美。大的當,岜梅乃。梅乃忙,梅乃拱。白梅乃,柢龍拱。龍拱哀賴賞,白龍拱,低孟港。孟港哀記槓,大牙mia,烏辦先。散公低翁,低翁哀期,我公低翁,低翁閃雖。閃雖忙,閃雖悶,略威兒溜吼對高聖”。其簡意是,一個婦女從小就頂家務,稍大就玩山嫁人,有了小孩,家貧難以維持生活,只好賣大牲畜,買公豬餵養,但公豬又不吃食,氣來揍了兩柴刀,抬去丟了。最後因各樣活計都不景氣,餓死在婆侗山谷沖頭(者樓附近)。
有首兒歌,描繪的是元代初在便懈開始創業時的生活:“墮並老老多努亞(下雨大大好灌田),亞唉帕,岑唉蹦(這兩句是己在侗寨消失了的古侗語辭彙,無法直譯,意思可能是‘農田還未犁出來,因為山泉水未暴發’)。團努梭,多團架(那丘田幹了,就先灌那丘吧)。打又亞,麻罷燒(溪上邊的魚下來了),打隆里,麻臘包(由隆里方向,來了男孩)。臘包忙忙丁翁得央,臘包嫩嫩丁埂凳,臘包把把丁大撒,臘包亞亞丁大亞……”(這幾句實際是一個意思:穿各色衣服的小青年在農田建設場地忙碌著……”。這幾句簡單的歌詞,告訴我們很難多得的古代邊沙日常生活信息。其-是,人們盼望下大雨。那時侗家人才到便懈不幾年,水田少,糧食遠不夠吃,大人盼望早下春雨,早耕作,早收穫,小孩則盼望溪上游的草魚流下來,進到田裡,可捉來吃(當時的河堤及田埂低矮,稍漲水,就能翻進田裡)。第二,盼望有人來邊沙定居。當時的歷史背景是,人們初到便懈,因環境極端惡劣,人口減員很大,特剁是青年人,死亡率最高,便出現“打隆里麻臘包”的渴望。清代前,邊沙與外界的聯繫,全靠隆里、敖市這一條線路,外面的人來邊沙,都要經過隆里。所以人們望眼欲穿的,就是隆里方向又有新“臘包”(男青年)出現。可以說,現在邊沙的八大房族,其先祖,全是經隆里到達邊沙的。第三,看出當時人們集中精力在從事農田開墾。歌詞雖是以兒歌形式出現,但實質上是表達大人的內心情感。這,就是這首兒歌的魅力,是千百年來人人時常吟唱的、永傳不滅的婆侗“老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