娛樂太子圖

娛樂太子圖

《娛樂太子圖》是南北朝佚名創作壁畫,位於新疆庫車克孜爾石窟第118窟後壁上,占據整個一面牆。這幅大型獨幅圖,全畫總長3.42米,高2.1米,畫心長2.38米,高1.47米。

畫家為了更好地突出太子,把他放置在畫面中心,又誇張地描繪兩邊的彩女,造成較為強烈的對比效果。畫的周圍,又以寬大的纏枝蓮花邊作為裝飾,遠遠望去,畫中的人物好像處於戲劇舞台中。畫面幾乎占滿了整個後牆,飽滿充實。畫家為了表現宮廷的豪華富麗和突出人物形象,沒有直接描繪宮廷建築和陳設,而是精心描繪了三道寬窄不等色彩濃麗的邊飾圖案,加之人物頭上耀眼的裝飾,給觀眾造成富麗華貴的感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娛樂太子圖
  • 作者:佚名
  • 創作年代:南北朝
  • 畫作類型:壁畫
  • 現收藏地:新疆庫車克孜爾石窟第118窟後壁
  • 規格:總長3.42米,高2.1米
畫作內容,創作背景,作品鑑賞,主題,形象,研究價值,

畫作內容

娛樂太子圖
《娛樂太子圖》
118號洞北壁《娛樂太子圖》將釋迦繪於畫面中心,四周圍以伎樂、舞女和露出妖淫媚態之宮女。在女色誘惑面前,太子無動於衷,面帶愁容,表現了釋迦為實現遠大理想不為女色所動的高尚品質。畫面四邊以二方連續的纏枝蓮為飾,顯得富麗堂皇。
在該畫中,畫面以太子為中心,周圍滿是伎樂、舞女和故作嫵媚態的諸彩女。太子頭戴寶冠,裸露修長的身軀上配以瓔珞、臂釧等飾物,身體略略扭向右方,頭右轉微微低下,好像悶悶不樂的樣子。在他左邊,緊緊靠攏著一位赤身裸體的媚態少女,左手托著胸部,右手參差灌花、叉著腰,做出調情的姿態。太子在女色誘惑面前,不僅無動於衷,而且面帶愁容。其他伎樂和舞女也多作半裸式,面向太子,做出種種誘人的媚態。
另有手托鸚鵡餵食石榴者、懷抱箜篌演奏者、吹排簫者,還有一位口中吹指作鳥聲者,及與旁邊10多個作半裸式、翩翩起舞的宮伎們,儼然一片宮廷奢靡喧鬧的生活場景。

創作背景

釋迦牟尼出家前,身為印度迦毗羅衛國太子的悉達多,由於見到人世間那么多生老病死的痛苦,便產生了出家的念頭。他的父母淨飯王夫婦,為了使太子繼承王位,就用女色軟化太子的意志。釋迦太子長到19歲時,淨飯王為他修建了三時殿,一個是暖殿,一個是涼殿,第三是中殿;又在後園建造很多的池台,栽種了很多花果,並下令讓眾多美女來娛樂太子,隨時侍候。但太子厭惡世俗生活,一心想徹底脫離苦惱。《佛本行經》雲:“爾時太子遍體戰慄,淚下如雨,心內愛樂涅之處,清淨諸根,唯求出世,不樂處俗。王公智臣,宮人彩女,種種幻惑太子。”太子大徹大悟之後,看透了世間一切,決定出家。這幅作品創作於當時的龜茲國,顯然是龜茲宮廷生活的寫照。

作品鑑賞

主題

全圖共有二十個人物,中間著菩薩裝的主要人物即是悉達多太子,在其左右分列著奏笛、彈箜篌、獻食物以及其他擺動著各種姿態的男女人物。女右男左,大多作半裸或全裸狀。緊挨太子右側者為一全裸女子,體態豐腴嫵媚,右手托握乳房,身姿前傾,有明顯的引誘求愛之意;太子左側眾多男相,則作各種“印相”。是圖並不只是為裝點環境烘托宗教氣氛,而主要是作為僧侶們引導教徒“觀像”之目的,即讓教徒們通過觀看圖像了解佛的生平事跡以求得自我精神的解脫。“觀像”的圖像有許多,主要是佛傳故事與本生故事,而《娛樂太子圖》是佛傳故事中的重要畫幅,它畫出太子在宮中娛樂的情景表明太子的覺悟。此圖一邊是色情等的誘惑,一邊是理智的召喚,即象徵其在精神理念上排除一切雜念,欲達如來境界的各種“印相”。而太子終不為美色所動,緊閉雙目,將頭扭向右側,表明了他以理智戰勝欲望的覺悟。這幅圖意在告訴信眾,欲達正果,必須拋卻一切慾念,而佛陀即是榜樣。

形象

畫面著筆最多的除悉達多太子外,便是左側這位全裸宮女。肌膚白皙,乳頭暈染,撫乳的縴手,以及胸腹部那富有彈性的線條,皆表明了畫家對這位全裸女性在生理特徵上的刻意描繪。裸體畫在克孜爾壁畫中還有許多,而這位全裸女像則是其中的代表作品之一。但這種帶有明顯挑逗誘惑的全裸女像,與其說為了宣揚佛法,以反襯佛陀的偉大,對“觀像”者有“教化意義”的說教,毋寧說是一幅充滿著強烈肉感的作品。
畫面的框線具有強烈的裝飾性,四邊的花紋以纏枝紋為主,畫面線條淡爽,色彩以淡紅、乳白、淺灰、絳綠、橙黃、棕紅錯綜交染,冷暖相間,和階濕潤:不像早期壁畫多用原色,容易“火氣”:此畫構圖緊湊,釋迦畫在幅面居中,形象高大而突出,比周圍弟子等形象要高大:周圍弟子身姿,眼神均朝向釋迦,造成眾星托月的感覺:釋迦端莊肅穆,右側弟子皆戴寶冠,面容清秀,衣裝華麗耀目,表現作微笑狀;左側弟子皆著龜茲時裝,表情激烈,作出各種馴服的姿態,兩組人物一動一靜,一剛一柔,形成鮮明對比。諸多人物姿態不一,神情各異,人物形象刻畫頗具匠心。

研究價值

該畫以它特有的內容和形式,從一個側面展示了中國中世紀早期新疆地區,即古代西域的佛教文化的特殊風貌。作為繪畫藝術,它當然是中國民族文化的寶貴遺產,然而,其意義並不僅在這件作品本身。可以認為它對於考察佛教藝術的表現形式、佛教哲學、佛教傳入中國的歷史,以及早期佛教的思想內容,都有一定的認識作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