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戎城,唐代時對新疆阿克蘇的別稱,又名姑墨州。
早在一萬二千年前,阿克蘇境內就有遠古人類活動,秦漢之際,此地分屬姑墨溫宿城郭,南北朝初期,姑墨為龜茲兼併。《唐書》記載:安西(安西都護府駐地,今新疆庫車一代)西出拓撅關(今新疆新和縣境內),渡白馬河(庫車、拜城縣的界河渭乾河),百八十里西入俱肶羅嘖(今拜城縣賽里木鎮),經苦井,又六十里至阿悉言城(今拜城縣城),又六十里至拔換城(今阿克蘇),一曰威戎城,又曰姑墨州,南臨思渾河(今阿克蘇河)。
唐太宗貞觀四年(公元630年),高僧玄奘西天取經,途徑阿克蘇,稱此地為跋祿伽,唐代宗大曆六年(公元771年),一代名僧悟空入此地,稱之為威戎城,時鎮守使為蘇岑。唐文宗開成五年(公元840年),回鶻汗國滅亡,其中一支回鶻人西遷至阿克蘇故地,此後數百年間,阿克蘇故地城郭地名未見於史冊。
宋理宗寶慶六年(公元1225年),成吉思汗將此地分封為察合台汗國,交由脫黑魯帖木兒汗管轄。明成化十八年(公元1482年),《明憲宗實錄》記載:“陝西、阿迷(實為阿克蘇)等處羽奴思王遣使來朝”,阿克蘇市故地自唐朝威戎城後首次以阿克蘇城名記載於史冊。
中華民國2年(公元1913年)4月,溫宿本府改名為阿克蘇縣,設縣知事。
1949年11月,中國人民解放軍二軍五師進駐阿克蘇,開始了歷史的新篇章。自此,阿克蘇城成為阿克蘇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1983年,經國務院批准,阿克蘇撤縣立市。
![威戎城 威戎城](/img/f/670/nBnauYmNxkTZwgjYmNTMyEDM1MTMmRTOygTN1kDZjdzYjNTYkRWZyYWYkF2LtVGdp9yYpB3LltWahJ2Lt92YuUHZpFmYuMmczdWbp9yL6MHc0RHa.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