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振函

姚振函

姚振函,畢業於北京大學中文系語言專業。1967年參加工作。歷任衡水市文聯副主席,衡水地區文學工作者協會主席,衡水市作協主席。專業作家。1979年開始發表作品。1986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文學創作一級。著詩集《土地和陽光》、《我唱我的主題歌》、《迷戀》、《感覺的平原》、《時間擦痕》,詩歌《在平原,吆喝一聲很幸福》(被翻譯成英文和法文)等。詩歌《我和土地》、詩集《感覺的平原》、詩集《時間擦痕》分獲河北省首屆、第三、八屆文藝振興獎,散文集《自己的話》獲河北省作協2004年優秀文學作品獎。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姚振函
  • 別名:筆名阿濤、仄之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籍貫:河北棗強
  • 出生日期:1940年1月2日
  • 性別:男
  • 政治面貌:中共黨員
簡介,代表作品,詩歌創作,

簡介

1962-1967年,北京大學中文系學習;1967-1976年,在滄州地區南大港農場勞動、南皮縣農機局工作;1976-1981年,在衡水地區物資局工作;1981-2000年,在衡水市文聯工作;2000年至今退休在家。

代表作品

在平原上吆喝一聲很幸福
姚振函
六月,青紗帳是一種誘惑
這時你走在田間小道上
前邊沒人,後邊也沒人
你不由得就要吆喝一聲
吆喝完了的時候
你才驚異能喊出這么大聲音
有生以來頭一次
有這樣了不起的感覺
那聲音很長時間在
玉米棵和高粱棵之間碰來碰去
後來又圍攏過來
消逝
這是青紗帳幫助了你
若是趕上九月
青紗帳割倒了
土地翻過來了
鱗狀的土浪花反射著陽光
你的喉嚨又在躍躍欲試
吆喝一聲吧
聲音直達遠處的村莊
這是另一種幸福
更加遼闊
1987年2月28日
平原和孩子
姚振函
一個孩子
在平原上
為什麼這孩子恰好
處在平原中心
這么大的平原
這么小的孩子
平原上什麼也沒有
平原上只有一個孩子

詩歌創作

在河北省中老年詩人的行列中,姚振函是頗為引人注目的一個。他是河北省棗強縣人,生於一九四0年一月,一九六七年畢業於北京大學中文系,
從一九七九年三月號的《詩刊》發表他的處女作《清明,獻上我的祭詩》起,幾十年來已發表的詩作約計千餘首。顯然,他不是高產的詩人。但他的詩深沉凝重,內含豐富;樸素無華卻頗見功力,直抒胸臆卻不失之淺露二;讀來發人深思,有一種沉甸甸的厚重感。他的組詩《希望》包括《我唱著我的主題歌》和《我一遍遍叩響希望的門環》曾獲河北省 “新人新貌”文藝獎;組詩《我和土地》,包括另外一首《北方》曾獲河北省首屆文藝振興獎。另外,他的第一本詩集《土地和陽光》已由花山文藝出版社出版。
常常聽到人們稱讚他的詩“出手不凡”。這話不假。“出手不凡”固然值得羨慕,但他們之中患有藝術早衰症的也不乏其人。因此我們倒是應該想一想,當姚振函從一個較高的基點上起步之後,為什麼能夠始終保持旺盛的創作活力,能夠不斷地超越自己,使他在創作上一直保持穩定上升的態勢呢。內中原因,自然與詩人的知識結構、藝術修養不無關係,但最為關鍵的一點,在於他能夠自覺地矢志不移地全身心地去擁抱生活、擁抱時代,不管有些人把詩說得多么玄妙,他卻能清醒地認識到,“詩,終究不能懸浮在空中”,應當“和人和社會和生活聯繫在一起”,詩人應當從豐富多彩的當代生活中吸取營養,獲取靈感。因此,他善於從一個特定的角度巨觀地把握生活的規律,他也善於去發現、捕捉事物的微妙變化,他在生活的海洋里徜徉、尋覓、發現、思考,是那樣真誠和執著,所以他的主觀抒情,既是自我的、獨特的、眾示同的心聲,又帶著鮮明的時代特徵。
這就是姚振函,這就是姚振函詩作的主要特色。
下面,不妨對他幾十年來的創作,作一個粗略的分析。姚振函的創作大致可劃分三個階段。從一九七九年到-九八-年為第一階段。在這幾年中,他主要是寫政治抒情詩。那時,我們的國家和民族剛剛從動亂和災難中掙脫出來,正處於一個撥亂反正、百廢待興的歷史轉折時期。這樣,對現實重大問題的思考和對歷史的反思就成了他的政治抒情詩的主要內容。在《獻給第一個植樹節》、《祖國期待著》等詩中,對於祖國的新生感到由衷地喜悅,然而他深深懂得,為了祖國更加美好的明天,需要的是勇氣、力量以及為實現理想的拼搏精神和獻身精神,而不應當撫摸著昔日的創傷,自悲自嘆。於是他接連寫了《縱然我們不再年輕》、《回答生活》、《未完成的雕像》、《讀郎平日記》、《種子》等。其中,他的獲獎之作《希望》寫得最為深切動人。對於歷史的反思之作,則以《清明,獻上我的祭詩》、《深暗的晶體》為代表。與當時的同類作品相比較,其深刻之處在於他的著眼點不是停留在對四人幫單純的揭露和控訴之上,他之所以要溫習這“帶血的記憶”,目的是總結歷史的教訓,防止悲劇的再次重演。“是的,死亡是痛苦的,/但卻是最好的老師;/鮮血是可怕的,/但能寫出兩個永不褪色的字,警惕!”那么,如何避免和防止歷史悲劇的重演呢?在散文詩《深暗的晶體》的最後一節他這樣寫道:“我夢見,我蘸著悲憤和沉思,撰寫烈士的墓志銘。才思敏捷,揮筆即成。/烈士從笑容里透出寬慰,我向烈士高聲朗讀。/奇怪!——待我定睛看時,筆下卻是一部新的法典的序言。”在這裡,構思的奇妙且不去說,而詩人能於一九七九年認識到加強和健全法制的重要性,無疑是很深刻的。
第二階段,是從一九八二年到一九八五年。擅長寫政治抒情詩的姚振函,自一九八二年之後,他的目光一下子對準了農村,確切地說,對準了平原。這是什麼原因呢?
其實,原因很簡單。我們知道,姚振函的家鄉位於冀南平原,他是喝故鄉那又苦又澀的井水長大的。那裡有他的父老鄉親,那裡有他兒時的記憶,那裡有他熟悉的一切。只是,憂傷多於歡樂。而一九八一年以後,當他看到實行土地承包責任制給他的家鄉帶來的巨大而深刻的變化之後,對於他這位用全身心擁抱生活的詩人來說,被瞬息萬變的農村所吸引,就是必然的了。他以詩人的眼光捕捉著、審視著平原上的種種變化,無邊的青紗帳、彎曲的鄉村小路、裊裊的炊煙、夏夜瓜棚、機井旁、電磨房、打麥場無不進入他的視野,觸發他的詩情。但是,他所關注的,並非鄉村外在的所謂“詩情畫意”,而是人的變化,即農民心靈深處的變化。他從井台上晾曬的花頭巾,趕車人在鞭桿上精心地拴掛一綹紅纓,看到了農民在不愁溫飽之後,對於美的嚮往和追求,他從豐收場上和農民對來年的籌劃中看到了進取心和責任感,他從依然使用著舊式農具的青年農民身上,發現了一代新式農民的精神素質,他們渴求文化知識,不保守,他們眼光遠大,能看到比責任田更廣闊的土地。這裡,應特別提到曾獲得首屆振興獎的組詩《我和土地》。在這首詩中,姚振函第一個也相當深刻地揭示出,能否正確處理農民和土地的關係,是關係到我們國家命運的頭等重要的問題。農民和土地的關係,實質上就是生產關係與生產力的關係問題。長期以來的“大鍋飯”,使得農民與生地之間彼此“互相遺忘”、“互相欺瞞”,而土地承包責任制的實行,恢復了彼此間既相互依存,又相互占有,既要索取也要賜予的正常關係,因此,極大地調動了農民的積極性和責任感,他們決心把土地未發現的價值,“全數地/光燦燦地/公諸於世”,這正是我國農村能夠迅速改變面貌的原因所在。
一九八六年至今,姚振函有些沉默了。不僅作品數量少,也缺乏引人注目的力作。好心的朋友擔心他會落伍,待我們讀了他的組詩《大寨,不相信神話》(《詩刊》1987年2月號)和組詩《平原態勢》(《河北文學》1987年3月號)之後,才知道這種擔心是多餘的了。這兩組詩都寫於一九八六年,他標誌著姚振函的創作作將跨入一個新的階段。在第一階段,他的詩多是直抒胸臆,以思想的敏銳和深刻見長;第二階段的詩,生活實感明顯地加強了,也含蓄多了,不過仍停留在對具象的再現和描繪上,而這兩組詩表明,他在寫實和再現的基礎上,表現性的因素分明是加強了;在對具象的描繪中,有了明顯的象徵色彩。拿《大寨:不相信神話》中的《虎頭山海拔八百米》來說,表面看仍是寫實,;因為虎頭山和它的高度都是很具體的存在物,但從全詩的構思來看,虎頭山連同它的高度,又象徵著對大寨人的一種障礙,而大寨人只有越過這個高度,方能繼續前進。在《平原態勢》的四首詩中,整體象徵的意味就更為明顯。在以往的詩中姚振函曾不止一次地描繪過鄉村和小路,那都是很具體的形象和畫面,是詩人情感的載體。而出現《村莊的背後》、《那條路,那條路》中的村莊和小路,已帶有很大的虛擬性,它們具體是什麼樣子已無關宏旨,它們只不過作為一種象徵物存在於詩中。小路象徵著農民選準了方向後的執著堅定;村莊以及掩藏於其後的東西,則是農民渴望探知未知世界的躍動不居的心靈的象徵。因此,這種象徵著農民在選準了方向後的執著堅定;村莊以及掩藏於其後的東西,則是農民渴望探知未來世界的躍居的心靈象徵。因此這種具象的含意帶有哲理性,具有更帶普遍性的概括力,從而實現了對具象的超越。也正因如此,這種具象已不是單純的再現,而帶有表現的性質了。那么,我們有理由認為,姚振函正處於從寫實走向象徵的過渡階段。然而,姚振函並沒有否認生活之於創作的重要性,他的表現性因素和象徵性因素的出現,是對生活感受的提純和升華。
願姚振函沿著他已選準的"那條路"走下去,走下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