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宗之,字元仲,南宋仙遊文賢里洋坂(今福建仙遊度尾鎮洋坂村)人,南宋名臣。紹興二十七年(1157)進士,授吉州(今江西吉安)司戶參軍,擢國子學錄,遷太常博士,兼權吏部侍郎,後以親老求外,提舉福建路常平茶事,復改東浙,移江南西路提點刑獄。宗之為人剛方廉直。嘗有戚里進位樞密院(可能是鄭僑?),慶者盈門,而宗之獨未嘗至。
基本介紹
- 本名:姚宗之
- 字號:字元仲
- 所處時代:宋
- 出生地:仙遊文賢里洋坂
- 官職:吏部侍郎
個人介紹,主要事跡,
個人介紹
姚宗之少時進家鄉東山書院就讀,即以文學聞名。紹興二十七年(1157年)榮登進士第,官授吉州(今江西吉安市)司戶參軍。乾道五年(1169年),姚宗之應詔回京,擢升國子監學錄。
主要事跡
時值宋孝宗銳意北伐,驅除金兵,收復中原失地,便召臣下議政。姚宗之直言:“大將而下有偏裨,豈無人才可膺主帥之任?宜遴選超擢,如古人拔卒為將。”大膽提出不拘一格選拔抗金將帥主張。孝宗大悅:“苟得人才,不拘等級,卿言是也。”遂提拔他為太常博士兼吏部郎官。姚宗之又上奏朝廷:“禁授例陳乞之弊,一遵祖宗舊法。”
不久,姚宗之升為將作少監。孝宗召見,諮詢朝政革新大事。他不避諱忌,抨擊時弊,從施政到用人,從內政到外交,逐一闡述除弊革新政見:“一論今日法令貴嚴而不貴寬,制度貴質而不貴變,任相貴遠而不貴其細謹,用將貴成功而不貴其無過,試人貴職事而不貴其空言,謀事貴十全而不貴速達。二論節度之官何嘗輕授,今之將帥爵極欲 滿,難於行陣驅馳,願陛下以奔走豪傑為用。三論國家方經略中原,泛使必時遣焉,乞特置奉使一司,選擇堪任者儲之。”真知灼見,令孝宗“稱善再三”,同僚則贊其“議論剴切,有古爭臣之風。”
當時,跑官之風盛行,官員結黨營私,以求高升牟利。適逢一同鄉親友進樞密院任要職,登門巴結逢迎者絡繹不絕,唯獨姚宗之不為所動。他認為:“事唯公,故明;唯勤;故敏”,始終不願趨炎附勢。
姚宗之為官忠直剛正,為人盡孝事親。久在京城,卻一直牽掛家鄉老母,便請調回鄉,出任提舉福建路常平茶事。他奉詔核實國庫儲糧,發現有些倉庫封存多年,糧食變質盡毀,即上書奏請:“平糴廣儲,所以賑貧之,救水旱,以新易陳,實數常存,為荒政之備。”孝宗採納其言,既保證國庫儲糧,又施利澤於民生。
俟後,朝廷又調他到浙江,任江南西路提點刑獄。姚宗之掛念家鄉老母,再度奏請回鄉侍母。老母離逝後不久,姚宗之亦隨之辭世,終年56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