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喆中學

《姚喆中學》坐落於美麗的邵陽市雙清區渡頭橋社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姚喆中學
  • 校訓:勤奮守紀,求實開拓
  • 創辦時間:1926年
  • 所屬地區:邵陽市雙清區渡頭橋社區
簡介概述,歷史沿革,

簡介概述

姚喆
圖片圖片
姚喆(1906-1979)湖南省邵陽縣人。
一九二六年任鄉農民協會主席。一九二八年參加平江起義。一九二九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任中國工農紅軍第五軍八大隊班長,五大隊司務長、排長,第三師特務連連長,紅三軍團特務團營長,第一師三團團長、師參謀長,瑞金保衛局總隊部總隊長,紅三軍團司令部作戰科科長,紅二十六軍第七十八師參謀長,北路軍參謀長,陝甘寧獨立師師長。參加了長征。抗日戰爭時期,任八路軍一二○師三五八旅參謀長,大青山支隊參謀長,騎兵支隊副司令員、司令員,綏察行政公署主任,塞北軍分區司令員,綏蒙軍區司令員。解放戰爭時期,任西北野戰軍第八縱隊司令員,第一野戰軍八軍軍長。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綏遠軍區副司令員,第二十三兵團副司令員,總高級步拴學校第一副校長、校長,武漢軍區副司令員。一九五五年被授予中將軍銜。是第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五屆全國委員會常務委員,中國共產黨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
成立之時創立“中學”概念
原:《雞籠中學》,改名為:《姚喆中學》坐落於美麗的邵陽市雙清區渡頭橋社區
雙清區姚喆中學是一所辦學歷史悠久,成績突出的農村初級中學。學校始創於1926年, 1981年與嚴塘坳學校中學部合併,正式定名為“雞籠中學”。1997年12月,又與江口中學部合併,遷渡頭橋鎮邵水河畔現址,地處本鎮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地勢較高、地質條件較好、遠離污染源、環境優美。2006年12月經上級有關部門批准將“雞籠中學”正式更名為“姚喆中學”。、
據悉,80多年來,歷經幾代人的辛勤耕耘和艱苦創業,學校已發展為辦學條件一流、教育理念特色鮮明、教育教學質量高、深得民眾好評的農村中學,並榮幸地入選“三湘名校錄”。我們遵循“勤奮守紀,求實開拓”的校訓,不斷更新教育理念,努力改進教學方法,教育教學質量一年一個台階。我校培養了一批又一批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勞動者,他們在各自的崗位上閃爍著光彩;也造就了不少出類拔萃的人才,象中南大學博導李新海、武漢大學博導姜華、華中師大博導姚雙雲,留澳博士、澳大利亞總理霍華德“中國問題”首席專家趙大成,還有2002年全運會女子100米欄冠軍、亞運會亞軍宋英蘭等體壇精英,他們都是從姚喆中學飛出的金鳳凰。 2008年3月,為貫徹落實《義務教育法》,由於該校教育質量名列前茅,教師們勤於教學探究,認真紮實工作,該校在歷次會考中取得了不俗的成績,好評如潮,贏得了良好的社會效果。所以在根據《中共雙清區委、區人民政府關於建設教育強區的決定》精神,確保雙清區義務教育合格學校建設工作的順利進行,經區教育局同意,特確定姚喆中學創建省義務教育合格學校。

歷史沿革

“雞籠中學”已改名“姚喆中學”
近日,市雙清區雞籠中學為紀念1955年被授予中將軍銜革命將軍該校創始人姚喆誕辰100周年暨雞籠中學建校80周年將該校更名為“姚喆中學”現已經批准。
1926年冬,姚喆會同後革命烈士姚如歸在該鎮的芹菜村的李氏宗祠創辦“薪樵學校”,後經歷了保國民學校、瀏陽學校、芹菜塘學校各個時期。1981年與嚴塘坳學校中學部合併,正式定名為“雞籠中學”1997年12月,又與江口中學合併,遷渡頭橋鎮邵水河畔現址,現經批准更名為“姚喆中學”80年來,雞籠中學把重視師資、關心師資、發展教師素質落實到行動中去,解決了一系列實際問題,以優異成績迎接該校80周年校慶。
該校坐落在市雙清區渡頭橋鎮渡頭村,該校占地約40畝,現有教學樓一棟教室二十間,科教樓計五層一棟,學校教學用建築面積有3926平方米,有電腦室一間,配備電腦30台,多媒體教室一間,圖書室一間,有各類圖書一萬一仟多冊,總計金額超過壹拾陸萬元;有生物實驗室、物理實驗室、化學實驗室、儀器過萬件。 現有教師60人,高級職稱2人,中級職稱30人,本科學歷15人,具有大專學歷者41人。在校學生近千人,開設了17個教學班。近年來,升學率、入學率、控流保學率均居區屬各校前列。近年,教師在教育教學方面所撰寫的論文成果豐富,有國家級論文五篇,省級論文十八篇,市級論文42篇。向市局推薦語文優秀課一堂,學生中有市級科技製作獎獲一等獎項。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