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千遺址

姚千遺址

姚千遺址距在今約4000-4600年的龍山文化時期,是新石器時代晚期的文化遺存,曾經出土大量鬲狀陶器。鬲對人類生活影響巨大而深遠,有鬲氏發明炊具鬲與伏羲氏教民漁獵畜牧、燧人氏鑽木取火、神農氏嘗百草一起開創了中華文明的先河。

鬲是德州原始文化遺址中最典型的器物,相傳是由德州古老的原始部落——有鬲氏所發明。竇莊遺址、五里冢遺址、惠王冢遺址、姚千遺址等也發現了大量的鬲狀陶器。可見,德州與“鬲”結下了不解之緣。夏代古國——有鬲氏,古河——鬲津,春秋戰國之鬲邑,秦漢之鬲縣,東漢之鬲國等,鬲國的歷史史上多有記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鬲
  • 館藏地點:慶雲縣博物館
  • 所屬年代:4000-4600年前的龍山文化時期
  • 出土地點:姚千遺址
學術研討,研討成果,

學術研討

不久前,由西北大學和山東大學聯合發起的尋找古鬲國考古行動研討會在山東大學舉行,著名考古專家、山東省考古研究所原所長張學海,山東大學博物館館長、歷史文化學院副院長、博士生導師方輝,山東大學東方考古研究中心主任欒豐實,德州市博物館前館長李開嶺,德州師範學院歷史系主任梁國楹,西北大學教授趙從蒼,西北大學兼職教授、《鬲與鬲文化》作者鬲向前等專家學者出席。會議匯集了陝西、山東對鬲文化研究的考古專家和古鬲國後裔,基本代表了省內外研究古鬲國的主要力量。
在座談會上,考古專家張學海指出,從古龍山文化聚落群的分布狀態來看,鬲是一個古國,現在史界包括考古界認為鬲國是個東夷古國,最可能在德州市,具體位置應該在禹城的中部,齊河的北部,濟陽的西部、北部一代。
方輝教授指出,“鬲”與史料文獻記載及實物相結合得很緊密,鬲與鬲文化,既有早期文獻記載,又有相關考古發現相互印證,這樣的例子是很少的,對古鬲國的研究有良好的基礎。現在對古鬲國的存在以及地理位置基本沒有異議,有鬲氏作為東夷後裔西遷至此。
欒豐實教授指出,在龍山文化中期偏晚到晚期,主要包括從淄博、濟南、德州、聊城,這幾個地區發現鬲比較多,這個鬲的集中分布區,可以廣義地講魯西北,例如在魯西北出土素麵鬲,按照過去測量,從絕對歲數上說大約距今4200年,現在可以精確地判定,也就是夏要開始的前後階段。
鬲向前在會上就鬲與鬲文化做了發言,他指出,史學界已認可有鬲氏發明了鬲,並建立了鬲國。作為姓氏最早讀ge,但到周被滅國後,成為“鬲人”,據古音律學家認為上古音是兩個輔音。作為器物它也讀作“li”,也通黎、隸,因此鬲應該還原其最早讀音(ge)。
西北大學趙從蒼教授指出,“有鬲氏”、“鬲族”、“鬲國”存在了多久,有待討論,但它的確建立了具有政治結構的模式,具有它輝煌的歷史,是中華文明的組成部分。鬲國歷史上存在的區域就是張先生所言在禹城、齊河、濟陽一帶,王樹明和張學海先生推斷基本一致。
德州市博物館原館長李開嶺講到,德州“鬲”氏發展,禹城發現龍山晚期遺址比較多,禹城周圍就發現20多處。古鬲國的位置就是在禹城新河這一代。還有一個證明古鬲國在這裡的證據,就是德州有一條鬲津河,《禹城縣誌》里有記載。現在仍能找到鬲津河古河道,從南向北,從禹城西向平原縣城西,向正北流,能找到一定遺蹟。
德州師範學院歷史系主任梁國楹認為,鬲是德州原始文化遺址中最典型的器物,相傳是由德州古老的原始部落——有鬲氏所發明。竇莊遺址、五里冢遺址、惠王冢遺址、姚千遺址等也發現了大量的鬲狀陶器。可見,德州與“鬲”結下了不解之緣。夏代古國——有鬲氏,古河——鬲津,春秋戰國之鬲邑,秦漢之鬲縣,東漢之鬲國等,鬲國的歷史史上多有記載。

研討成果

研討會一致認為,古鬲國夏初在山東德州、禹城區域的確存在,具有光輝的歷史。有鬲氏發明了鬲,從最初的一種生活用具,慢慢演變成為一種重要的禮器,鬲被稱為中國遠古文明的活化石,是傳承文明的一個重要載體,有鬲氏、古鬲國給中華民族的文化帶來了深遠的影響。會後,部分與會專家和鬲氏後裔代表們專程赴德州、禹城等地實地探尋考察古鬲國遺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