姅,漢語漢字,讀作bàn,其本義指女性月經、生育、小產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姅
- 拼音:bàn
- 部首:女
- 五筆:VUFH(86);VUGH(98)
- 倉頡:VFQ
- 鄭碼:ZMUB
- 注音字母:ㄅㄢ
- 總筆畫:3+5
- 四角碼:49450
- 統一碼:59C5
詳細釋義,古籍釋義,說文解字,康熙字典,音韻匯集,中上古音,韻書集成,
詳細釋義
讀音 | 詞性 | 釋義 | 英譯 | 例句 | 例詞 |
---|---|---|---|---|---|
bàn | 名詞 | 月經。婦女因分娩或小產出血也叫姅。 | menses | 明·田藝蘅《留青日札·月運紅潮》:“姅,醫書名月經,言按月而經脈行也。又傷孕也。” | - |
(表格信息來源:《漢語大詞典》《漢語大字典》)
古籍釋義
說文解字
(姅)婦人污也。謂月事及免身及傷孕皆是也。廣韻曰。姅、傷孕也。傷孕者、懷子傷也。從女。半聲。博幔切。廣韻又音判。十四部。漢律曰。見姅變不得侍祠。按見姅變、如今俗忌入產婦房也。不可以侍祭祀。內則曰夫齋則不入側室之門、正此意。漢律與周禮相為表裏。
康熙字典
《廣韻》《集韻》博漫切,音半。《說文》婦人污也。《漢律》姅變不得侍祠,古者婦以敘御夫君,有月事者,以丹注面。或曰傷孕,非。
音韻匯集
中上古音
時代 | 聲韻系統名稱 | 韻部 | 聲母 | 韻母 |
---|---|---|---|---|
先秦 | 董同龢系統 | 元 | p | uɑn |
周法高系統 | 元 | p | wan | |
李方桂系統 | 元 | p | anh | |
隋唐 | 擬音/王力系統 | - | p | uɑn |
擬音/董同龢系統 | p | uɑn | ||
擬音/周法高系統 | p | uɑn | ||
擬音/李方桂系統 | p | uân | ||
擬音/陳新雄系統 | p | uɑn |
(表格信息來源:漢典網)
韻書集成
韻書 | 字頭 | 小韻 | 韻攝 | 聲調 | 韻目 | 聲母 | 聲類 | 開合 | 等第 | 清濁 | 反切 | 擬音 |
---|---|---|---|---|---|---|---|---|---|---|---|---|
廣韻 | 姅 | 半 | 山 | 去聲 | 換 | 幫 | - | 合口呼 | 一等 | 全清 | 博慢(漫)切/普半切 | puɑn |
判 | 山 | 去聲 | 換 | 滂 | - | 合口呼 | 一等 | 次清 | 普半切/音半 | pʰuɑn | ||
集韻 | - | 山 | 去聲 | 換 | - | 幫 | 合口呼 | 一等 | 全清 | 博漫切 | puɑn | |
- | 山 | 去聲 | 換 | - | 滂 | 合口呼 | 一等 | 次清 | 普半切 | pʰuɑn |
(表格信息來源:漢典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