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暈

妊娠眩暈一般指本詞條

子暈,中醫病名。妊娠期出現以頭暈目眩,狀若眩冒為主證,甚或眩暈欲厥,稱“子暈”,亦稱“妊娠眩暈”。子暈有輕重之分,若發生在妊娠中後期,多屬重證,往往伴有視物模糊、噁心欲嘔、頭痛等,多為子癇先兆。因此及時正確的治療妊娠眩暈是預防子癇發生的重要措施之一。

基本介紹

  • 中醫學名:子暈
  • 發病部位:頭部
  • 相關西醫疾病:妊娠高血壓綜合徵
  • 其他名稱:妊娠眩暈
  • 疾病分類:中醫-婦科
  • 傳染性:無
名詞解釋,歷史沿革,病因,病機,診斷要點,診斷要點,相關檢查,辯證論治,辯證要點,治療原則,證治分類,應急處理,轉歸預後,預防調護,相關文獻,

名詞解釋

妊娠期出現以頭暈目眩,狀若眩冒為主證,甚或眩暈欲厥,稱“子暈”,亦稱“妊娠眩暈”。子暈有輕重之分,若發生在妊娠中後期,多屬重證,往往伴有視物模糊、噁心欲嘔、頭痛等,多為子癇先兆。因此及時正確的治療妊娠眩暈是預防子癇發生的重要措施之一。

歷史沿革

明、清以前,本病多同在“子癇”病症中一併探討。至清代之《葉氏女科證治》才將子暈與子癇從病因論治上分別論述。以後《女科證治約旨》進一步明確指出本病病因是由“肝火上升,內風猶動”或“痰涎上涌”所致。

病因

本病發生的主要機理是陰血不足、肝陽上亢或痰濁上猶。經日:“諸風掉眩,皆屬於肝”。又有“無風不作眩”,“無虛不作眩”,“無痰不作眩”等經驗之說。

病機

1.陰虛肝旺
素體陰虛,孕後血聚養胎,陰血愈不足,陰不潛陽,肝陽鴟張,上猶清竅,故發眩暈。
2.脾虛肝旺
素體脾虛,運化失職,水濕內停,精血輸送受阻,復因孕後陰血養胎,肝失濡養,體不足而用偏亢,肝陽挾痰濁上猶清竅,發為眩暈。
3.氣血虛弱
素體氣血不足,孕後氣以載胎,血以養胎,氣血因孕更虛,氣虛清陽不不升,血虛腦失所養,故發眩暈。

診斷要點

診斷要點

(1)病史:嚴重貧血、原發性高血壓、慢性腎炎、糖尿病、雙胎、羊水過多等。
(2)臨床症狀以頭暈目眩為主證,重症多發生在妊振中晚期,常伴有頭痛、耳鳴、視物模糊、浮腫胸悶、心煩嘔惡等症,往往是子癇的先兆症狀,應引起重視。

相關檢查

測血壓,收縮壓高出基礎血壓4.0kpa(3mmHg),舒張壓高出基礎血壓2.0kpa (15mmHg),或基礎血壓不高,孕20周后血壓高於18.7/12.0kpa(140/90mmHg),同時作眼底檢査。浮腫由踝部開始,漸延至小腿、大腿、腹部甚至全身,呈凹陷性水腫。尿常規檢查可見蛋白尿。

辯證論治

辯證要點

本病以眩暈為主證,其實質是因孕而虛,屬於本虛標實證。陰虛肝旺,但見頭暈目眩;脾虛痰阻,多兼四肢浮腫、嘔惡;氣血虛弱必兼氣血虛弱之象,大抵以此為別。

治療原則

其病機特點主要是肝陽上亢,治宜育陰潛陽,隨證選加滋陰、化痰、補益氣血之品,慎用溫陽助火之劑,以免助風火之邪。

證治分類

(1)陰虛肝旺證
主要證候:妊娠中後期,頭暈目眩,視物模糊,耳鳴失眠,心中煩悶,顏面潮紅,口乾咽燥,手足心熱,舌紅或絳,少苔,脈弦數。
治法:育陰潛陽。
代表方:枸杞地黃丸加石決明、龜甲、鉤藤、白蒺藜、天麻。
方藥:澤瀉、丹皮、山茱萸、熟地、白芍、茯苓、枸杞、菊花、龜甲、石決明,鉤藤、白蒺藜、天麻。
(2)脾虛肝旺證
主要證候:妊娠中晚期,頭暈頭重目眩,胸悶心煩,嘔逆泛惡,面肢浮腫,倦怠嗜睡,苔白膩,脈弦滑。
治法:健脾化濕,平肝潛陽。
代表方:半夏白朮天麻湯加鉤藤、丹參、蔓荊子。
方藥:法半夏、白朮、天麻、茯苓、橘紅、甘草、生薑、大棗、蔓荊子。
(3)氣血虛弱證
主要證候:妊娠後期頭暈目眩,眼前發黑,心悸健忘,少寐多夢,神疲乏力,氣短懶言,面色蒼白或萎黃,舌淡 ,脈細弱。
治法:調補氣血。
代表方:八珍湯加丹參、鉤藤、石決明。
方藥:當歸、川芎、白芍、熟地、黨參、白朮、茯苓、炙甘草。

應急處理

應住院密切觀察病情變化,及時鎮靜、降壓,中藥加強育陰平肝潛陽之功。做好床邊護理,防止發為子癇。

轉歸預後

子暈有輕重之分,氣血虛弱型屬輕證,陰虛肝旺,脾虛肝旺為重證,多是子癇的先兆症狀,應引起足夠的重視。及時、正確的治療,預後大多良好;否則病勢發展可導致子癇,甚則影響母子生命。

預防調護

1.保持心情舒暢,避免精神刺激。
2.宜食用高蛋白、維生素類及富含鈣、鐵等營養豐富的食物,低鹽勿食。
3.充足睡眠,安靜環境,左側臥位。

相關文獻

《女科證治約旨》:妊娠眩暈之候,名日子眩,如因肝火上升,內風擾動,致昏眩欲厥者,宜桑丹杞菊湯主之。……如因痰涎上涌,致眩暈欲嘔者,宜加味二陳湯主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