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意帽

如意帽

如意帽由六片大小形狀一樣的布塊或錦緞縫合而成,呈現宛若瓜棱一般的圓頂。帽尖上還有紅絨結頂。正面帽檐之上有一用珍珠、瑪瑙、翡翠、珊瑚等名貴的物品製成的帽正。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如意帽
  • 性質:服飾
如意帽的由來,如意帽的發展,清代的如意帽,謎語,

如意帽的由來

說到如意帽,先提一種我們民間百姓更為熟悉的帽子:西瓜帽。它和如意帽名稱不同,卻稱得上是“同宗同源”。清代時,不管滿漢,不論貧賤,男子皆有“青衣小帽”的打扮。這種小帽追溯起來,本是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所創。初創之時名為“六合帽”。六合者,為天、地、東、南、西、北,蘊含著皇帝一統天下的意思。
《棗林雜俎》中記載:“清時小帽,俗稱瓜皮帽,不知其來久矣。瓜皮帽即六合巾,明太祖所制”。滿清入關以後,漢人思念明朝,依然喜歡戴西瓜帽。而滿人也逐漸受漢族傳統文化影響,統治者又願意取瓜皮帽“六合一統”之意。再加上清朝人的髮辮樣子很適合戴這種帽子,所以慢慢這種本來是漢人特別喜歡的帽子也成為了清代男子的主要便帽。

如意帽的發展

後來,如意帽的形制略有改進,變得更美觀,更熨貼。也就有了一個更為吉慶祥瑞的名字:如意帽。它依然由六片大小形狀一樣的布塊或錦緞縫合而成,呈現宛若瓜棱一般的圓頂。帽尖上還有紅絨結頂。正面帽檐之上有一用珍珠、瑪瑙、翡翠、珊瑚等名貴的物品製成的帽正(民間百姓的如意帽帽正質地為玻璃、銀片等廉價飾物)。當時的年輕人,尤其是那些八旗紈絝子弟,為了美觀,還要在帽疙瘩上掛一綹一尺多長的用紅絲繩做成的穗子,稱為“紅縵”或者“紅纓”。

清代的如意帽

清代的光緒皇帝就有一頂“石青色緞穿米珠燈籠紋如意帽”,帽高12cm,帽圈直徑20cm。帽檐用萬字紋織金緞緣邊而成,帽頂後則垂有一束紅纓。帽上以雙喜燈籠紋樣為飾,並用各色的米珠結綴刺繡而成,工藝繁複精湛。整頂帽子色彩鮮艷,端雅大方,是光緒帝平素著便服時所戴。滿清統治時期,除了萬乘之尊的皇帝平時會戴如意帽。王公貴胄,王子貝勒也很喜歡戴這種帽子。如果說這些官宦門第的男性在正式或官方的場合根據制度規定,不得不按照品級高低穿戴朝服和頂戴花翎,那么如意帽則是他們平時會見親友,外出訪客等閒暇時光里更常使用的一種服飾。
如意帽

謎語

小時候猜謎語,有一則的謎面印象很深:“頭戴如意帽,身穿綠戰袍,手拿雙彎刀,捉蟲本領高。”當時雖然猜中謎底是螳螂,卻是因中間“身穿綠戰袍”和“手拿雙彎刀”兩句才獲得啟發。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