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夢令贈道夫二首》是元代曹伯啟所作的一組詩。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如夢令贈道夫二首
- 作者:曹伯啟
- 體裁:詞
- 年代:元
作品原文,其一,其二,注釋,譯文,其一,其二,作者介紹,作品賞析,其一,其二,
作品原文
其一
學有探奇索妙,命有人僧鬼笑①。難與老天爭,寂寞漢陵周廟。權要②。權要。林樾③有人清嘯④。
其二
榮悴⑤本來何處,看取岸花汀⑥樹。醉眼眩⑦青紅,欲問真源⑧無路。歸去。歸去。風外數聲齊女⑨。
注釋
①人僧鬼笑:意為士人貧困、生計窘迫。
出自《南史.劉損傳》:“損同郡宗人有劉伯龍者,少而貧薄,及長,歷位尚書左丞﹑少府﹑武陵太守,貧寠尤甚。常在家慨然,召左右將營十一之方,忽見一鬼在傍撫掌大笑。伯龍嘆曰:'貧窮固有命,乃復為鬼所笑也。'遂止”。後因以“鬼笑”為士人貧困、生計窘迫之典。 宋陸游《碌碌》 ...... 《重陽前數日風雨忽集慨然有悲秋之意》詩:“伯龍鬼笑謀何拙,洗馬人言意始愁。”亦作“ ...人”、“鬼笑窮”。 宋陸游《苦貧》詩:“熟思豈是天貧我,妄計 ...... 人。” 宋陸游《書幸》詩:“破屋穨垣鬼笑窮,暗中調護賴天公。”
②權要:權貴。
③林樾(yuè):道旁成蔭的樹。樾:樹蔭。
④清嘯:清越悠長的嘯鳴或鳴叫。嘯:(人)撮口發出長而清脆的聲音。
⑤榮悴:喻人世的盛衰。
⑥汀(tīng):水邊平地。
⑦眩(xuàn):眼花,看不清。
⑧真源:本源,本性。
⑨齊女:蟬的異名。
譯文
其一
學習有探索奇妙之趣,命運卻窮愁潦倒、生計窘迫。人很難與老天鬥爭,漢、周時期所修建的陵廟如今也難抵寂寞。權貴啊,權貴啊,(究竟是什麼呢?)樹蔭里有人發出一聲清越悠長的嘯鳴。
其二
人世的盛衰原本來自於何處呢?且看岸邊的花朵與小洲上的樹木。眼睛被這一片青紅的景色迷亂,猶如喝醉了酒一般,想要求得世界的本源卻無路可尋。回去吧,回去吧,風外傳來數聲蟬鳴。
作者介紹
曹伯啟(1255—1333)元文學家。字士開。碭山(今屬安徽)人。元世祖至元中,薦除冀州教授,累遷集賢侍讀學士,進御史台侍御史,出浙西廉訪使。泰定初以年老告退。天曆初,起任淮東廉訪使,拜陝酉諸道行台御史中丞,辭疾不起。贈河南行省左丞,諡文貞。性莊肅,奉身清約。歐陽玄稱其詩“思致敏用,襟韻朗夷,臨文抒志,造次天成”(《元詩選·曹伯啟小傳》引)。著有《曹文貞公詩集》(一名《漢泉漫稿》)十卷。生平事跡見《曹文貞公詩集》附錄曹鑒《溢文貞公神道碑銘》、《元史》卷一七六。
作品賞析
其一
這是一篇慨嘆自身境遇、同時抒發作者對於為人處事之哲思的詞作。
首句點明作者對知識的熱愛,以及對自己生活貧困、處境艱苦的哀嘆。由點及面,作者不僅刻畫了自己的境遇,更反映了當時作者身處年代的普遍狀況:皇帝腐朽無能、百姓民不聊生、讀書人生活艱苦。字裡行間透露出作者的不平。
第二句表達了作者對於無法反抗當時社會的黑暗的無奈。“老天”看似是在埋怨蒼天的不公,實則表達了對於當時社會黑暗的憤慨之情。“寂寞漢陵周廟”一句與“傷心秦漢經行處,宮闕萬間都做了土”有異曲同工之妙,抒發了對光陰流逝的嘆惋,同時也點明了改朝換代的必然性。
末句,作者借“有人清嘯”一意象,表達了對官場鬥爭的淡漠;“林樾”一詞則暗示了作者對隱居山林的嚮往。
全詞語言質樸平實,抒發了作者對當時社會的無奈與淡泊名利、與世無爭的情感。
其二
這是一篇語言平實、通俗易懂的詞作。
作者想要知道人世之盛衰與世界之本源卻無從知曉。“岸花汀樹”象徵著當時的社會上層奢侈無度、整日燈紅酒綠的生活。作者不願與這些人為伍,而又“欲問真源無路”,內心的矛盾溢於言表。
末句,作者寓情於景,將自己的憂愁之情寄予於蟬鳴之聲中,與自然融為一體,暗示詩人的歸隱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