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宜急結團體論

《女子宜急結團體論》是呂碧城所著作品,出自於《金天翮 呂碧城 秋瑾 何震卷(中國近代思想家文庫)》。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女子宜急結團體論
  • 作者:呂碧城
  • 創作年代:近代
  • 作品出處:金天翮 呂碧城 秋瑾 何震卷(中國近代思想家文庫)
作品原文,出處收錄,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自歐美自由之風潮,掠太平洋而東也,於是我女同胞如夢方覺,知前此之種種壓制束縛,無以副個人之原理,乃群起而競言自立,競言合群。或騰諸筆墨,或宣之演說,或遠出遊歷,無不以自立合群為宗旨。紛紛紜紜,其熱腸俠骨、真心愛群者固不乏人,而乘此風潮,以圖炫耀於一時者,亦比比皆是。其從事筆墨者,則如荼如錦,一紙風行;其清辭善辯者,則燦花妙舌,娓娓動聽;其遠出遊歷者,則又以博望浮槎,顧盼以自豪。一時風起水涌,英雄女傑,層見疊出,不可謂非我女界之一線光明也。然而獲名譽則棄義務矣,因私見則忘公益矣,其略能搦管為詩文論說者,既傲然自恃;而目能辨蟹行書,或手治專門學者,又若惟我獨尊。平心而論,自立云云,私心希冀,不過如此,固然其無足怪。然吾竊異彼終日以合群為言,而必位置較我不相上下,性情與我頗相融洽,方引為同志。否則甲詆乙之無學,乙輕甲之無名,互相忌嫉,互相攻詆,欲合反離,各成孤立。小小之群不能合,遑言能達其目的,而獲其益乎?嗟嗟!吾非謂我同胞人格之不高也,志趣之不壯也,吾寢食中、夢寐中,所崇拜、所希望、所親愛之女同胞,吾焉肯訾議之?實以平日期望之者甚切,故責備之者甚深耳。或謂人之才能,各有不同,門戶亦復互異,豈能強為聯合?若第責其無愛國之心可矣,責以互相攻擊可乎?蓋有團體必有抵排,愈抵排而愈成團體。假令以漢文自負者,專結一研究漢文之團體,以洋文自負者,專結一研究洋文之團體,以科學自負者,專結一研究科學之團體,各立門戶,分道而馳,以達其愛國之目的,亦何不可?故只當問其有愛國心與否,而不當徒以互相攻擊責之也。斯言也,(某君在大同學校演說,蓋為回護某女士之辭。然一語之微,影響甚大,不得不為矯正之。)予大不謂然。大凡人之所以攻觸〔擊〕排抵者,為宗旨不同耳。若同具愛國心,則宗旨既同矣。而猶肆攻擊抵排,是直忌人之技能,妒人之名譽,烏乎可也?何也?譬之人身,手足耳目鼻舌,所用各各不同,而各盡其能,彼此互用,聚成一體,未見其自相衝突,自相戕賊也。即使有之,亦必醉癲之狂漢,烏可以我女界而有此魔障也?夫好勝之心,自利之心,固為人之天性,無可諱言。但須熟為計算,捨短取長,舍小取大,斯為得耳。若舍大取小,舍長取短,於同群之中,各各競爭,冀以排倒他人而獨立,相傾相軋,同室操戈,自相摧滅,一旦外患乘之,終至國亡家破,而身亦隨之為奴隸,為牛馬。嗚呼!身且不保,遑計身外之利益哉!是何如結為團體,捍衛一國,而協力排倒他國,小則犧牲個人之利益,以圖公共之利益,己身可借之以存立;大則如法蘭西之革命,美之脫英而自立,流幾多之頸血,擲幾多之頭顱,而得收今日之效果之為愈乎?而不然者,覆巢之下無完卵,漏舟之中無完人,我同胞且勿思倖免也。然此對於國家言之也。若於男女間論之,則不結團體,女權必不能興,女權不興,終必復受家庭壓制。諸君以為今日已脫男子之羈軛,登自由之新世界乎?蓋猶未也,不過才見影響,才茁根芽。若不合力培植,設或一旦傾覆,彼時壓力,必益加重,非我女子所能任受。擬其禍害之止境,必匪僅今日自由之樂,名譽之榮,滅如泡影,且恐貽為將來之口實焉。語云“同舟遇風,則吳越人相救如左右手”。況我同胞既同在學界,又同一宗旨,吾輩而不能合群,更何望他輩之能合?此時而不能合群,更何望他時之能合?故吾深望同胞,急結成一完備堅固之大團體,一人倡而千百人附,如栽花焉,一粒種發為千丈樹果,其根柢深厚,生機活潑,則同根之樹,必無此枝榮彼枝悴之理。吾女同胞,特患狃於故態,不能結大團體耳,何患不收花簇文明之效果哉!而非然者,子矛子盾,自相牴觸,吾竊有所不取矣。【注】:以上為原文部分內容。

出處收錄

本冊為多人合卷,其共同的交集點,即為晚清的婦女論述。因為晚清實為中國近代女權思想的發軔期,各種相關問題的討論已相當活躍,並開啟了此後無數論說與實踐的先聲。回到思想的原點,本編選取了在晚清婦女論述中最有代表性與影響力的四位思想者——金天翮、呂碧城、秋瑾與何震——的文章編為一集,希望能夠為讀者返回歷史現場提供幫助。

作者簡介

人物簡介金天翮(1873—1947),近代學者。早年熱心新學,傾向革命。1902年起,在家鄉江蘇吳江縣同里鎮先後創辦新式男、女學堂。1903年撰寫的《女界鐘》在晚清思想界影響巨大。呂碧城(1883—1943),以女詞人、動物保護主義者聞名於世,而在晚清的主要建樹為女子教育。1904年,出任天津公立女學堂總教習,並在南北報刊發表多篇女學論述,引人注目。秋瑾(1875—1907),近代女革命家,因組織浙江武裝起義被殺。先在北京接觸女學思潮,1904年留學日本後,轉向民族革命。歸國後,亦兼顧女子解放,創辦《中國女報》以為倡導。何震(1886—?),上海愛國女學校畢業。1907年與丈夫劉師培赴日後,接受無政府主義,出面主編《天義報》,發表大量提倡“女界革命”與無政府革命的論說,以思想深刻獨標一格。編者簡介夏曉虹,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先後赴日本、美國、德國、捷克、韓國、英國、馬來西亞、以色列、新加坡、法國以及台灣、香港地區從事研究與參加學術會議,並曾在德國海德堡大學、日本東京大學、香港嶺南大學客座講學。主要關注近代中國的文學思潮、女性生活及社會文化。著有《覺世與傳世——梁啓超的文學道路》、《晚清文人婦女觀》(日譯本名《足をほどいた女たち》)、《晚清女性與近代中國》、《閱讀梁啓超》、《梁啓超:在政治與學術之間》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