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運之路

奧運之路

從1896年的第一屆奧運會,一直到2008年的第29屆奧運會;從1896年清政府接到國際奧委會發出的邀請書而不知為何物,到1932年著名男子短跑運動員劉長春代表中國首次參加了第10屆洛杉磯奧運會;從毫無斬獲到1984年實現了中國在奧運會歷史上金牌零的突破。漫漫奧運之路,不僅再現了近代百年來的世界變化、體育發展,不僅見證了偉大中國的體育事業的由弱變強,也見證了偉大中國的蒼桑巨變、由發展到振興。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奧運之路
  • 外文名:aoyunzhilu
  • 最早的聯繫:追溯到1894年
  • 中國體育目標:以參加全部比賽項目作為規模目標
人物介紹,中國奧運歷史,舊中國夏奧會,新中國夏奧會,歷屆夏奧會,歷屆冬運會,歷屆青奧會,夏季,冬季,國家經濟影響,

人物介紹

中國與奧林匹克運動的聯繫最早可以追溯到1894年。當時,中國清政府曾經接到了希臘王儲和近代奧運會發起人皮埃爾·德·顧拜旦代表國際奧委會發出的邀請書。但由於昏庸的清政府不知“體育”為何物而未作答覆。
1932年我國早期的著名男子短跑運動員劉長春首次參加了第10屆洛杉磯奧運會。他代表中國向世界宣告:奧運會,中國人來了。
上世紀初,成為奧林匹克大家庭的一員仍只是中國人的一個夢想。1949年以前,中國運動員曾參加過三屆奧運會,均無功而返。自1949年以來,中國政府派代表團先後參加了五屆夏季奧運會、七屆冬奧會,總計獲54枚金牌;其中在洛杉磯奧運會、巴塞隆納奧運會、亞特蘭大奧運會上獲金牌總數列第四位。
1979年,中國恢復了在國際奧委會的合法席位。1981年,何振梁當選為國際奧委會委員,中國與奧林匹克運動的關係及與國際奧委會的合作進入了新的歷史時期。此後,中國體育界開始積極支持奧林匹克的普及與推動工作,該項工作中重要的一部分是:遵照奧林匹克運動的廣泛性原則,使占世界人口五分之一的中國人能夠分享舉辦奧運會的榮譽和歡樂。
有3000年悠久歷史的古都北京代表中國承擔了這份責任與榮譽。1993年首次申請落選後,1999年北京再次提出申辦奧運會。憑藉自己的實力與真誠,以及全國人民以各種方式對申奧活動的支持,北京終於獲得成功,於2001年7月得到了2008年奧運會的主辦權。
目前,2008年奧運會的籌備工作正按照“綠色奧運、科技奧運、人文奧運”的理念積極展開。成立於2001年底的北京奧組委制定了《北京奧運行動規劃》、《總體規劃》及九個分規劃,大多已向社會公布;奧運會場館建設的規劃設計工作的招、投標已圓滿結束,北京市政府表示,奧運場館將集中世界上最出色的設計;面向國內外第一次公開招聘的奧運會工作人員,於2003年初正式上崗。
北京奧運會市場開發方面,組委會與國內權威機構合作,正在對19個行業的企業現狀和發展前景進行潛在贊助領域調查,制定包括贊助商、供應商和特許經營商在內的市場開發計畫,協助國務院和北京市政府頒布實施關於保護奧林匹克智慧財產權的法規。
北京市政府有信心“將2008年奧運會辦成歷史上最出色的一屆奧運會”,其制定的規劃為此提供了有力支持。其中一項市政規劃顯示,未來五年北京市對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將投入1800億元人民幣,重點建設142個大型項目,包括打造快速交通網路、環境治理以及信息化建設等。到2008年,北京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將從2001年的3060美元增加到6000美元。
中國體育界的目標是:以2008年奧運會為契機,以參加全部比賽項目作為規模目標,以金牌、獎牌居三強之列作為水平目標,以集體項目和基礎項目有新的突破作為形象目標,向世界體育強國的宏願衝擊。

中國奧運歷史

1896年,第一屆奧運會召開前,國際奧委會曾通過法國駐華使館向清政府發出邀請。但當時的清政府正處於內憂外患之中,對體育事業毫不關心,所以沒有應邀參加。1922年,國際奧委會選舉我國王正廷為國際奧委會委員。1924年,中國第一個全國性體育組織--中華全國體育協進會成立。同年派出三名網球運動員,在法國巴黎舉行的第8屆奧運會上作了表演賽(奧運會無正式網球賽)。4年後,中國又派宋如海觀光了在荷蘭阿姆斯特丹舉行的第9屆奧運會。1931年,國際奧委會承認中華全國體育協進會。此後,中國正式參加了第10、11、14屆奧運會,但均未能取得任何成績。在此期間,國際奧委會於1939年、1947年選出了我國孔祥熙、董守義為國際奧委會委員。
1949年,新中國成立後,原中華全國體育協進會改組為中華全國體育總會(中國奧林匹克委員會)。1952年第15屆奧運會時,由於國際奧委會某些人在中國席位問題上有意製造事端,致使我遲至7月才接到國際奧委會的邀請。待我國派出的由足、籃球隊與游泳選手組成的40人代表團,到達赫爾辛基時,比賽已近尾聲,僅吳傳玉一人參加了仰泳比賽。但是,國際奧委會一直拖延解決我中華全國體育總會在該會的合法席位問題,直到1954年在雅典召開的國際奧委會第49屆會議上才得到確認。1956年,國際奧委會在某些人操縱下,仍蓄意製造“兩個中國”。1956年11月6日,中華全國體育總會發表聲明,宣布不參加第16屆奧運會,以示抗議。1958年,我國中斷了與奧委會的一切聯繫。
1979年11月26日,國際奧委會在洛桑宣布,經過國際奧委會全體委員通訊表決,以62票贊成,17票反對,通過了國際奧委會執委會前此於1979年10月在名古屋作出的承認中國奧委會為全國性奧委會的決定。中國體育代表團參加大會時,使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和國旗。同時,為了照顧台灣的現實情況,仍將台北的奧委會作為中國的一個地方機構,以“中國台北奧委會”。名稱保留在國際奧委會內,但必須使用有別於迄今使用的歌曲、旗幟和會徵。至此,國際奧委會同我國的關係,才得到了解決。
1980年,新中國第一次派隊出席了在美國普萊西德湖舉行的第13屆冬季奧運會。男女運動員共28人,參加了滑冰、滑雪和現代冬季兩項等18個單項的比賽。但與世界先進水平差距較大,無一人進入各項前十名。我國未參加同年在莫斯科召開的夏季奧運會。1981年10月,國際奧委會第84次會議選出了我國何振梁為國際奧委會委員。
中國於1984年重返奧運會,並實現了中國在奧運會歷史上金牌零的突破。至1996年,中國共在奧運會上奪得52枚金牌。中國在奧運會上的傳統強項為男子體操、跳水、桌球、女子競走、射擊、女子游泳等。
1984年,在美國洛杉磯舉行的第23屆奧運會上,中國運動員許海峰為中國奪得男子手槍速射金牌,實現了中國在奧運史上金牌零的突破。在這屆奧運會上,中國隊共奪得15枚金牌,列金牌總數第4。
1988年,在韓國漢城舉行的第24屆奧運會上,中國運動員共奪得5枚金牌。1992年,在西班牙巴塞隆納舉行的第25屆奧運會上,中國運動員共奪得16枚金牌,列金牌總數第4。1996年,在美國亞特蘭大舉行第26屆奧運會上,中國運動員共奪得16枚金牌列金牌榜第四名。還奪得銀牌22枚,銅牌12枚,獎牌總數50枚。
中國作為世界大國,自現代奧林匹克運動誕生之日起,就與她結下了難以割捨的不解之緣。1894年國際奧委會在籌備第一屆奧運會之際,就向當時中國的清王朝發出了邀請,但沒有得到答覆。1904年以後,奧林匹克運動逐漸為一些有識之士所關注,國內的一些報刊雜誌開始對其進行報導,奧運精神得以在華夏大地上傳播。1913年中國政府參與發起了奧林匹克運動在亞洲的先驅——遠東運動會(最初名為“遠東奧林匹克運動會”)。1915年國際奧委會承認遠東體協,並邀請中國參加下屆奧運會和奧委會會議。
1922年,中國人王正延當選為國際奧委會委員。1924年第八屆奧運會上,中國首次派3名運動員參加了表演賽。1928年第九屆奧運會,中國派觀察員宋如海對其進行了考察工作。1931年中華全國體育協進會被國際奧委會承認為“中國奧林匹克委員會”,中國正式參加奧運會的歷史自此開始。1932年第十屆奧運會,中國派出由劉長春等6人組成的代表團參加,劉長春在100米、200米預賽中位居小組第五、六名,未能取得決賽權,他是中國第一位參加奧運會的選手。1936年第11屆奧運會,中國派出140人組成的代表團參加了籃球、足球、游泳、田徑、舉重、拳擊、腳踏車等七個項目的比賽。
1948年第14屆奧運會,中國派出33名男運動員參加了籃球、足球、田徑、游泳和腳踏車等5個項目的比賽,但沒有一人進入決賽。1952年第15屆奧運會在芬蘭的赫爾辛基舉行。中國正式接受邀請較晚,只派出了40人的代表團,可當代表團到達赫爾辛基時,比賽已接近尾聲,只有吳傳玉參加了百米仰泳比賽。1952年到1979年間,由於政治上原因,中國沒有參加期間的幾屆奧運會,而中國台北則派隊參加。
1960年羅馬奧運會上,中國台北選手楊傳廣奪得十項全能比賽銀牌,這是中國人獲得的首枚奧運會獎牌。1979年國際奧委會恢復了中國的合法席位,決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奧林匹克委員會的名稱為“中國奧林匹克委員會”,設在中國台灣省台北市的奧委會的名稱為“中國台北奧林匹克委員會”。自此,海峽兩岸的中國人都有了參加奧運會的機會。1980年和1984年中國代表團兩度參加了冬季奧運會。1984年第二十三屆洛杉磯奧運會,中國派出353人組成的大型代表團,其中225名運動員參加了除足球、拳擊、馬術以外的其餘16個大項的比賽,共奪得15枚金牌,8枚銀牌,9枚銅牌,名列本屆奧運金牌榜第四位,實現了歷史性的突破。此後的幾屆奧運會,中國均派出大型代表團參賽,並取得了較為優異的成績。
1991年,中國北京向國際奧委會提出舉辦2000年夏季奧運會的申請,最後惜以二票之差未獲成功。1999年,北京市政府再次提出承辦2008年奧運會的申請,經中國奧委會同意後,由市長親自前往國際奧委會總部遞交了申請書。在2000年悉尼奧運會上,中國代表團取得了金牌榜及獎牌榜均列第三位的好成績,標誌著中國體育水平開始步入世界一流行列。2001年台北時間7月13日22:10,北京在國際奧委會第112次全會上獲得第29屆2008年奧運會主辦權。
2008年8月8日至24日,北京成功舉辦第29屆奧運會;時隔6年,2015年台北時間7月31日17:58,北京獲得第24屆2022年冬奧會主辦權。

舊中國夏奧會

1924年5月,法國 巴黎第八屆夏季奧運會
中國有3名自行去參賽的網球選手,參加了這屆奧運會的網球表演比賽,中國人首次出現在奧運會的賽場上。
1928年6月,荷蘭 阿姆斯特丹第九屆夏季奧運會
中國派了觀察員宋如海出席,這是中國首次正式派人參與奧運會。
1932年7月,美國 洛杉磯第十屆夏季奧運會
中國代表團共6人,但運動員僅劉長春一人。
1936年8月,德國 柏林第十一屆夏季奧運會
中國派出69名運動員(其中女2人)參加了6個大項的比賽。另外還派了一個武術表演隊和一個體育考察團。我國的武術表演令西方人看得發獃,特別是雙人對練深受觀眾歡迎。
1948年7月,英國 倫敦第十四屆夏季奧運會
中國派出了33名男運動員參加了5個項目的比賽。

新中國夏奧會

1952年,芬蘭 赫爾辛基第十五屆夏季奧運會
新中國成立之後,原中華全國體育協進會改為中華全國體育總會,並行使中國奧委會的權利。但在本屆奧運會之前,新的中國奧委會未得到國際奧委會的承認。由於已與新中國建立外交關係的芬蘭政府及其他友好國家的努力,新中國在本屆奧運會開幕前的國際奧委會第48屆年會上終於取得了參加本屆奧運會的資格。新中國代表團一行40人趕到赫爾辛基時,大會已進行了10天,故而只趕上男子游泳的1項比賽和最後的閉幕式。當時大概沒有人意識到,這支遲到的隊伍日後將會成為奧運舞台上的勁旅。
1956年11月,澳大利亞 墨爾本第十六屆夏季奧運會
1954年國際奧委會雅典年會中以23:21的票數承認了中華全國體育總會為中國奧委會,但同時卻保留了台灣的所謂“中華民國奧委會”,開了在一個國家中承認兩個國家奧委會的先例。國際奧委會後來又作出允許這兩個奧委會同時參加第16屆奧運會的決定,並規定兩個代表團使用的名稱一個是“台灣中國”,一個是“北京中國”。
新中國奧委會始終堅持一個中國的政治立場,堅決反對國際奧委會搞“兩個中國”的陰謀,在得知國際奧委會允許台灣參加這屆奧運會時,立即致電國際奧委會表示抗議,並明確表示:如果允許台灣參加,新中國將拒絕參加本屆奧運會。11月17日,國際奧委會執委會討論中國問題,後來統一了意見,即:以政治為理由的抗議,都不予理會。有的委員甚至建議中國應像民主德國、聯邦德國一樣能聯合組隊。結果可想而知,台灣體育組織被邀請參加比賽,中華全國體育總會於1956年1月發表聲明,強烈抗議國際奧委會分裂中國的做法,並宣布拒絕參加第16屆奧運會。
1960年8月,義大利 羅馬第十七屆夏季奧運會
鑒於國際奧委會的少數人堅持“兩個中國”的政策,中國奧委會於1958年8月19日宣布退出國際奧委會,故自本屆奧運會起,中國中斷了對奧運會的參與。
1964年10月10日,日本 東京十八屆夏季奧運會
中國拒絕參與奧運會。
1968年10月,墨西哥 墨西哥城第十九屆夏季奧運會
中國繼續拒絕參與奧運會。
1972年8月,德國 慕尼黑第二十屆夏季奧運會
中國仍拒絕參與奧運會。
1976年7月,加拿大 蒙特婁第二十一屆奧運會
中國仍拒絕參與奧運會。
1980年7月,蘇聯 莫斯科第二十二屆夏季奧運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奧委會的合法席位本來已在國際奧委會1979年10月的名古屋會議上得以恢復,從本屆奧運會開始,中國運動員就可以正式參加奧運會了。正式而完整地參加奧運會是中國運動員自建國以來多年的夙願,但為了維護奧林匹克精神和中國的國家利益,他們也服從了中國奧委會於1980年4月24日發布的公告,放棄參加莫斯科奧運會。
1984年7月,美國 洛杉磯第二十三屆夏季奧運會
中國奧委會派出了一個大型體育代表團參加這次盛會。52年前,舊中國首次參加的第十屆奧運會,地點也是在洛杉磯。當時運動員僅劉長春孑然一身。而這次運動員達225人,參加了除足球、曲棍球、拳擊、馬術、現代五項以外的其餘16個大項的比賽。中國台北奧委會也派出67名運動員參加了田徑、游泳、舉重等項的比賽,這是海峽兩岸中華兒女首次在夏季奧運會上相逢。
重返奧運賽場的中國體育代表團,在洛杉磯奧運會開幕後的第一天,便展示出新興世界體育強國的風采。許海峰在男子手槍慢射比賽中所獲的金牌不僅是本屆奧運會決出的第一塊金牌,更實現了炎黃子孫在奧運會上金牌及獎牌“零的突破”,一雪百餘年來“東亞病夫”的恥辱。此後,中國體育健兒再接再厲,取得了輝煌的成績,共獲15 金牌、8銀牌、9銅牌,列金牌榜第四位。
1988年9月17日韓國 漢城奧運會第二十四屆夏季奧運會
中國這次選派301名選手參加比賽。由於蘇聯、民主德國及東歐等國家都參加了本屆奧運會,競爭比上屆激烈得多,中國運動員在本屆奧運會上最終只獲得5枚金牌、11枚銀牌和12枚銅牌,總分數居第8位。
1992年7月25日西班牙 巴塞羅納第二十五屆夏季奧運會
中國此次選派男運動員118人、女運動員133人參加除足球、曲棍球、棒球、手球及馬術以外共20個項目的比賽。中國代表團在經過1988年漢城奧運會的失意後,本次重新發揮出高水平,結果共獲金牌16枚,銀牌22枚,銅牌16枚,成績超過了此前最高的1984年奧運會時 ,取得了歷史最好成績。
1996年7月19日美國 亞特蘭大第二十六屆夏季奧運會
中國派出由495人組成的體育代表團參賽,其中運動員309人(女運動員199人),運動員人數居各國和地區體育代表團的第12位。 中國代表團是以年輕選手、新選手為主組成的,運動員平均年齡21.7歲,其中85%的人是第一次參加奧運會。中國運動員參加了本屆奧運會26 個大項中22個大項153個小項的比賽,共獲得金牌16枚,獎牌總數50枚。
2000年7月19日澳大利亞 悉尼第二十七屆夏季奧運會
中國代表團此次派出311名運動員參賽,以金牌28枚、獎牌總數59枚的優異成績一舉躍入了獎牌榜世界三強行列,這兩項指標不僅都創下了中國自參加奧運會以來的單屆最高紀錄,而且均名列世界第三位。僅9月22日一天,中國就日收6金,創下了中國運動員參加奧運會歷史上單日奪取金牌數的最高紀錄。
2001年7月13日22時,中國北京申奧成功
2004年8月13日希臘 雅典第二十八屆夏季奧運會
中國此次派出了407名運動員(其中女運動員269名,男運動員138名)的代表團參加了除棒球和馬術外的其他所有26個大項的比賽,取得了空前出色的戰績,以金牌32枚、獎牌總數63枚的優異成績一舉登上了獎牌榜的第二位(其中獎牌總數列第三位),金牌數和獎牌總數兩項指標都創下了中國自參加奧運會以來的單屆最高紀錄,均超過了在四年前悉尼奧運會上創造的歷史最好成績。而且奪金牌面也達到了歷史新高,獲得金牌的項目增加至13個大項。
2008年8月8日中國 北京第二十九屆夏季奧運會
中國體育代表團此次派出了639名運動員,共參加28個大項。最終以51枚金牌,位居金牌榜第一名,以100枚獎牌位居獎牌榜第二名。這是奧運歷史上首個亞洲國家登上金牌榜首。
2012年7月27日英國 倫敦第三十屆夏季奧運會
中國體育代表團此次派出621名運動員,396人參賽,男運動員171人,女運動員225人。他(她)們將參加除足球、馬術、手球3個項目之外的23個大項,212個小項的比賽。在參賽的所有運動員中,有來自蒙、回、藏、維等10個少數民族的運動員25名。2012年8月13日閉幕日,中國獲得38枚金牌,僅次於美國,居金牌榜第二。這是中國體育代表團在境外比賽的最好成績。
2015年7月31日18時,中國北京申冬奧成功
2016年8月5日巴西 里約熱內盧第三十一屆夏季奧運會
里約熱內盧通過三輪投票擊敗西班牙馬德里、美國芝加哥和日本東京,最終獲得2016年第三十一屆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的舉辦權。2016年裡約熱內盧奧運會的添加兩項新項目高爾夫和7人制橄欖球
截止2016年8月21日閉幕日,中國獲得26枚金牌、18枚銀牌、26枚銅牌,居獎牌榜第三。

歷屆夏奧會

1896年第1屆 希臘 雅典夏季奧運會
首屆奧運會於1896年4月6日至15日在希臘雅典舉辦。
1894年6月,在法國巴黎舉行的國際體育會議上,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成立,並決定在希臘舉行,原擬在古奧運會舊址奧林匹亞舉行,因該地已是一片廢墟,修建工程浩大,後將會址改在雅典。
參加本屆比賽的有13個國家的311名男運動員。其中有230位是希臘人,外國選手多是自己報名參加。比賽項目為9個大項45個小項。
本屆奧運會開幕式上有8萬名觀眾,這個數字直到1932年奧運會才被突破。
發獎儀式在閉幕當天進行。從本屆起規定,授獎時升獲獎運動員所屬國家的國旗和演奏該國國歌。
在本屆奧運會上,第一次發行了紀念郵票。
中國清政府曾接到國際奧委會的邀請,但未派人參加。
為了紀念公元前490年雅典軍隊於馬拉松河谷大敗波斯侵略軍和把勝利訊息迅速傳到雅典而壯烈犧牲的菲迪皮德,曾採納了法國語言學家布雷亞將馬拉松跑列入比賽的建議。
在本屆奧運會最引人注目的男子馬拉松比賽中,希臘牧羊人路易坦丁不負眾望,當他率先跑進體育場時,希臘王儲康斯坦丁從看台上衝下來伴隨他跑完最後一圈。
1900年第2屆 法國 巴黎夏季奧運會
第二屆奧運會於1900年5月20日至10月28日在法國巴黎舉辦。
第一屆奧運會勝利舉行後,希臘官員想把雅典作為奧運會永久會址,因違反關於每屆奧運會在不同國家舉行的規定,遭到反對,由於法國人顧拜旦對恢復現代奧運會作出了重大貢獻,故國際奧委會將本屆會址定在法國巴黎。
參加比賽的有來自22個國家的1330名運動員,其中女運動員11人(僅限於網球及高爾夫球)。東道主法國隊共有884人參賽,奪得26金、36銀,成績最好。美國隊成績次之。
比賽項目為60個小項。
在首屆奧運會上創造的紀錄在本屆奧運會上均被打破。
1904年第3屆 美國聖路易斯夏季奧運會
第三屆奧運會於1904年7月1日至11月23日於美國聖路易舉辦。
本屆奧運會地點一改再改,顧拜旦男爵選中紐約,國際奧委會看中芝加哥,最後由美國總統羅斯福裁決,由聖路易城舉辦。1902年,國際奧委會會議同意了美國總統的這個裁決。
參加比賽的有來自12個國家的625名運動員(美國533人),其中女選手8人。比賽共設87個小項。
由於遠隔重洋,旅費昂貴,歐洲一些國家沒有參加。即便派隊參加的英、德、澳、匈、瑞士、希臘,總共也只派出了39名運動員。這是歐洲在奧運會史上參加國家最少、人數最少的一次。其他洲的國家的情況也與此相仿。
本屆奧運會個別項目(如腳踏車)僅有美國一國參加。因此,在統計成績時,有的國家將它列入,有的則不列。另外,有些在美學習或工作的外國人參加了這次比賽,過去國外書刊把他們都作為美國人,現均按實際國籍改正過來。
本屆奧運會除設有男子拳擊外,還設立了女子拳擊。此外,還設有棒球、水球等新項目。
同1900年一樣,奧運會期間也舉辦了世界博覽會。運動會時間拖得很長。大會組織者擬安排一個有色人種運動員比賽日,但由於遭到顧拜旦的激烈反對而未能舉行。
1908年第4屆 英國倫敦夏季奧運會
第四屆奧運會於1908年4月27日至10月31日於英國倫敦舉辦。
此前同時申請主辦本屆奧運會的還有柏林、米蘭、羅馬。原選定羅馬,後該城因財政問題於1906年棄權,遂改由倫敦主辦。
參加本屆比賽的有來自22個國家的2034名運動員,其中女選手36人。運動員數幾乎等於前三屆之和。比賽共設110個小項。
倫敦奧運會為奧運會各項比賽制度的正規化作出重大貢獻。
本屆馬拉松跑,因英王室成員要觀看比賽,組委會將路線安排在溫莎爾宮到奧林匹克運動場之間,全程26英里385碼,合42.195公里。這也是今日馬拉松跑標準距離的由來。
本屆運動會首次正式向獲得冠軍的選手頒發金質獎牌。
運動會結束後,第一次印發了各國得獎統計表。
本屆奧運會,由於歷史的原因,組織者拒絕升愛爾蘭國旗。英國的裁判和其他執法者處處給東道主行方便,最終使英國選手奪得145枚獎牌,其中金牌56枚,比獎牌榜第二名美國隊總獎牌數多了一倍多。
本屆奧運會最引人注目的是義大利馬拉松選手多蘭多?皮埃特利,他在快接近終點時,體力耗盡,數次倒在地點,最後被人攙扶著走過終點。組委會起先認定他是奧運會的金牌獲得者,但在美國的強烈抗議下,其金牌被取消。
1912年第5屆 瑞典斯德哥爾摩夏季奧運會
第五屆奧運會於1912年5月5日至7月22日在瑞典斯德哥爾摩舉辦。
參加比賽的有28個國家的2547名運動員。其中女選手57人。
瑞典皇室不願見到暴力式的拳擊,故在本屆奧運會中取消了拳擊比賽。
在本屆奧運會上,成績突出的運動員是美國印第安人吉姆?索普,他獲得五項全能和十項全能冠軍。後因美國種族主義分子歧視有色人種,誣陷索普違反“業餘”的規定,無權獲取金牌。1913年國際奧委會接受美國奧委會指控,剝奪了索普的榮譽。1982年10月國際奧委會決定恢復索普名譽,發還其金牌。澄清了七十多年來的一宗冤案。
本屆運動會首次採用了電子計時器、廣播系統。
運動會期間,首次舉行了文學、藝術比賽。顧拜旦針對當時奧運會一些弄虛作假現象,以筆名霍羅德和艾歇巴赫發表了他的名作《體育頌》,並獲得文學藝術比賽中的金獎。
國際業餘田徑聯合會於大會期間成立。
1916年夏季奧運會未舉辦(因第一次世界大戰)
1920年第7屆 比利時 安特衛普夏季奧運會
第七屆奧運會於1920年4月20日至9月12日在比利時安特衛普舉辦。
此前同時申請主辦本屆奧運會的還有匈牙利的布達佩斯和法國的里昂。 參加比賽的有29個國家的2607名運動員,其中女選手64人。根據國際奧委會的決議,德國及其同盟者奧地利、匈牙利和土耳其因發動第一次世界大戰而被拒絕參加。
該屆運動會首次升起了國際奧委會會旗。會旗是根據顧拜旦1913年的構思設計的。運動會時,比利時奧委會贈送給國際奧委會一面同樣的錦旗,後來它成了國際奧委會的正式旗幟。
本屆運動會第一次進行了運動員宣誓,宣誓人由主辦國一名優秀選手擔任,誓詞如下:“我代表全體運動員宣誓,為了體育的光榮,為了本隊的榮譽,我們將以真正的體育精神參加本屆奧林匹克比賽,尊重和遵守各項規則。”
1924年第8屆 法國 巴黎夏季奧運會
第八屆夏季奧運會於1924年5月4日至7月27日在法國巴黎舉辦。
在1900年奧運會舉辦24年後,人類體壇的盛會再次來到了巴黎。為了彌補上一次奧運會被世博會“吞併”而留給各國運動員的惡劣印象,法國政府和巴黎人民在本屆奧運會的籌備工作中表現出了超乎尋常的熱情,奧運會的場地設施完備,各項組織及服務工作井井有條。但真正給人們留下
在本屆奧運會以前的6屆奧運會中,宣傳畫一直是賽事組織者進行宣傳的最主要工具。但複雜煩瑣,不便於記憶的宣傳畫給奧運會的推廣帶來了很大的困難。因此,居住在藝術之都的巴黎藝術家用盾形的巴黎市徽作為主體,創造出了奧運歷史上的第一個“紋章”樣的會徽,這使會徽更便於記憶和傳播,為本屆奧運會的宣傳帶來了便利。這是現代奧運會徽史上一次大膽的嘗試,開創了奧運會徽設計的全新時代。
1928年第9屆 荷蘭 阿姆斯特丹夏季奧運會
第九屆奧運會於1928年5月17日-8月12日在荷蘭阿姆斯特丹舉辦。
荷蘭申辦十多年,終於如願主辦了本屆奧運會。這次奧運會有幾項創舉,大型成績顯示板,開幕典禮放和平鴿,田徑場跑道一圈400米,都成為以後奧運會的模式。
1925年顧拜旦引退時,最後強調了奧林匹克的“業餘”精神,他認為,職業化是體育的敵人。主持這屆奧迎會的是接替顧拜旦的新任主席、比利時人巴耶-拉圖爾。
參加比賽的有來自46個國家的3014名運動員,其中女選手290人。中國派出了一名觀察員出席。
運動會期間,國際奧委會通過決議,建議各單項國際體育組織,在奧運會年不要舉行單項世界錦標賽。
女子田徑賽首次列入了本屆奧運會,但只有5項:
100米、800米、400米接力、跳高、鐵餅。
本屆奧運會未舉行射擊賽。
美國代表隊由美國奧委會主席麥克阿瑟擔任領隊,他後來成為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美國的重要將領。
挪威王子歐雷得到帆船冠軍,這是皇室人員第一次得到奧運冠軍,他後來繼任為挪威國王。
日本的織田乾雄奪得男子三級跳遠冠軍,成為日本首位奧運冠軍獲得者。
1932年第10屆 美國 洛杉磯夏季奧運會
第十屆奧運會於1932年7月30日至8月14日在美國的洛杉磯舉行。
參加這次比賽的有來自37個國家的1048名運動員,其中女選手127人。同1904年聖路易奧運會一樣,這次也因費用問題而使參賽的運動員人數顯著減少。
中國首次派出了一個3人組成的代表團,但運動員僅劉長春一人,在100米,200米預賽中即落選。
大會組織者修建了1個有15.5萬個座位的體育場,另在離市中心20公里處蓋了一座奧林匹克村,供運動員住宿。這是奧運會史上的創舉。鑒於這次經驗,國際奧委會在奧林匹克憲章中明確規定,主辦國必須修建一座奧林匹克村。
運動會期間,國際奧委會議決,對今後各國參加每個單項的運動員人數作出了規定。
本屆運動會共打破16項世界紀錄,平兩項世界紀錄,改寫33項奧運紀錄。日本運動員在游泳項目中取得突出成績,共奪得5項冠軍,其中14歲的中學生北村以19分12秒4奪得男子1500米自由式冠軍,並打破奧運紀錄,該紀錄於20年才被打破。
1936年第11屆 德國 柏林夏季奧運會
第十一屆奧運會於1936年8月1至16日在德國柏林舉行。
此前,申請主辦本屆奧運會的還有埃及的亞歷山大、西班牙的巴塞隆納、匈牙利的布達佩斯、阿根廷的布宜諾斯艾利斯、愛爾蘭的都柏林、義大利的羅馬、芬蘭的赫爾辛基以及德國的另外3個城市:科隆、紐倫堡和法蘭克福。
1932年,國際奧委會宣布選定了柏林,但遭到許多國家的反對。1934年,國際奧委會會議仍堅持原議。1936年6月,一些國家在巴黎召開了捍衛奧林匹克理想大會,反對在希特勒統治的德國舉行第11屆奧運會,號召各國運動員去巴塞隆納參加人民奧林匹克運動會。後因西班牙法西斯分子破壞,巴塞隆納大會未能舉行。國際奧委會在事隔20年之後,在紀念奧林匹克運動60周年發表的44號公報中,不得不承認自己當初的錯誤。
參加這次比賽有來自49個國家的4066名運動員,其中女選手328人。
中國派出了一個由60餘人組成的體育代表團,一個武術表演隊和一個考察團。
在本屆奧運會開幕式上,所有隊伍入場時都行納粹禮,唯有英國、美國兩隊行注目禮。
本屆奧運會的英雄為美國黑人選手歐文斯,他一人包攬男子100米、200米、跳高和男子4×100米接力冠軍。
日本運動員田島繼1928、1932年奧運後,第3次奪得三級跳遠冠軍。
1940年夏季奧運會和1944年夏季奧運會因第二次世界大戰未舉辦。 
1948年第14屆 英國 倫敦夏季奧運會
第十四屆奧運會於1948年7月29日至8月14日在英國倫敦舉行。
這是因第二次世界大戰而中斷了12年後舉行的第一次奧運會。倫敦曾被定為第十三屆奧運會會址,但因當時(1944年)戰爭尚在進行而停辦,所以本屆被再次選為東道主。
參加這次比賽的,有59個國家和地區的4099名運動員,其中女選手385人。
中國參加了這次運動會。德、日等國因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發動者,按規定未準參加。是時,因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不久,經濟尚未恢復,東道主沒能增添多少新的體育設施。由於戰爭各國的體育運動受到影響,一些有才華的選手年歲已大,而年輕運動員又未經過系統的訓練,所以,總的水平不高,僅破了四項世界紀錄。
1952年第15屆 芬蘭 赫爾辛基夏季奧運會
第十五屆奧運會於1952年7月19日至8月3日在芬蘭赫爾辛基舉行。
此前申請主辦本屆奧運會的還有荷蘭的阿姆斯特丹、瑞典的斯德哥爾摩、瑞士的洛桑、希臘的雅典和美國的四個城市:底特律、明尼阿波利斯、費城及芝加哥。
原來承辦1940年奧運會的日本由於發動侵華戰爭,國際奧委會遂議決將會址從東京改至赫爾辛基。所以早在1940年前,赫爾辛基就已著手準備奧運會了。但這一次終因戰爭仍在進行而未辦。國際奧委會將本屆會址重定在赫爾辛基,就是基於上述原因。
參加比賽的有69個國家和地區的4925名運動員,其中女選手518人。
中國曾應邀參加,但因當時國際奧委會某些領導人製造“兩個中國”,行期受阻,故僅參加了男子仰泳一項預賽。
蘇聯也是建國後第一次參加奧運會。
1956年第16屆 澳大利亞 墨爾本夏季奧運會
第十六屆奧運會於1956年11月22日至12月8日於澳大利亞墨爾本舉行。
此前申請主辦本屆奧運會的還有阿根廷的布宜諾斯艾利斯、墨西哥的墨西哥城、加拿大的蒙特婁和美國的六個城市:底特律、洛杉磯、明尼阿波利斯、芝加哥、費城和舊金山。
本屆奧運會實際是在不同時間、不同地點舉行的。因澳大利亞的牲口入境條例限制,馬術比賽改在斯德哥爾摩,提前於6月11日至16日進行。這在奧運會史上是唯一的一次。
參加墨爾本奧運會的有67個國家和地區的3184名運動員,其中女選手371人,
參加斯德哥爾摩馬術賽的有29個國家和地區的158名運動員,其中女選手13人。
1960年第17屆 義大利 羅馬夏季奧運會
第十七屆奧運會一九六○年八月二十五日至十一月二十二日於義大利羅馬舉行。
此前申請主辦本屆奧運會的還有希臘的雅典、比利時的布魯塞爾、匈牙利的布達佩斯、阿根廷的布宜諾斯艾利斯、瑞士的洛桑、巴西的里約熱內盧、日本的東京、墨西哥的墨西哥城和美國的七個城市:底特律、洛杉磯、明尼阿波利斯、紐約、費城、舊金山及芝加哥。
參加比賽的有八十四個國家和地區的五千三百四十八名運動員,其中女選手六百一十人。這是自一八九六年第一屆奧運會以來參加比賽人數最多的一次。由於人數眾多,致使部分運動員不能參加開幕時的入場儀式,只得坐在看台上觀看。
本屆奧運會起初只對部分運動員如馬拉松跑進行興奮劑檢查,後因一名腳踏車運動員暴死,經屍體解剖,證明系服興奮劑所致。遂促使以後各屆奧運會加強了這方面的檢查工作。
1964年第18屆 日本 東京夏季奧運會
第十八屆奧林匹克運動會於1964年10月10日-24日在日本東京舉行。
這屆運動會是奧林匹克運動會第一次在亞洲召開。前此申請主辦本屆奧運會的城市還有比利時的布魯塞爾、奧地利的維也納和美國的底特律。
參加比賽的有94個國家和地區的5140名運動員,其中女選手為683人。
為了爭取和平,反對原子戰爭,大會組織了從奧林匹亞到東京全程2萬6千公里的火炬接力(空運、海運和徒步跑等)。
本屆奧運會耗資30億美元。這對以後一些主辦奧運會者追求豪華設備、擴建城市設施等產生了極大的影響。
10月10日下午2時,東京國立體育場舉行了奧運會開幕式。日本天皇裕仁及政府官員、國際奧委會主席布倫戴奇等出席了開幕式。美國發射了"辛科姆"衛星,向世界各地轉播,這在奧運會史上還是第一次。1964年是現代奧林匹克運動復興70周年,為了紀念顧拜旦這位創始人,播放了他在1936年奧運會上的法語講話錄音:"奧運會重要的不是勝利,而是參加;生活的本質不是征服(索取),而是奮鬥。"
整個開幕儀式隆重、壯觀。藍天上,8千隻白鴿上下翱翔,5架飛機凌空盤旋,用煙花繪出了五環標誌;看台上,9萬名觀眾心情激奮,人聲鼎沸。本屆奧運會進行了盛大的火炬接力跑活動。8月21日火炬於奧林匹亞點燃,9月9日空運到日本本土鹿兒島,然後分四路傳遞。參加火炬接力的全是16至20歲的青年組成的火炬隊,每隊中主火炬1人,副火炬2人,伴跑20人,總共約20萬人。四條路線全長84公里。最後點燃奧林匹克火焰的是日本19歲的早稻田大學學生坂井義則。
1968年第19屆 墨西哥 墨西哥城夏季奧運會
第十九屆奧運會於1968年10月12日至27日於墨西哥首都墨西哥城舉行。
此前提出申請主辦本屆奧運會的還有阿根廷的布宜諾斯艾利斯、美國的底特律和法國的里昂。
參加比賽的有112個國家和地區的5531名運動員,其中女選手781人。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德國分為東、西德兩個國家。1952年德意志聯邦共和國開始參加奧運會。1956年兩德國共同協商,組成聯隊,參加了1956、1960和1964年三屆奧運會。本屆奧運會時聯隊解散,德意志民主共和國和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各自組隊參加了大會。
1968年2月,國際奧委會開會通過了允許南非參加奧運會的決議,後因大多數國家反對,此決議又告無效。
墨西哥城海拔2400米,在這樣高原地區舉行比賽,運動員身體反應如何,吸引了不醫學工作者的關注並來此進行研究。高原氣候有利於爆發性項目,例如這次刷新的男子四百米、跳遠等世界紀錄,迄今十餘年仍未突破,這在奧運會史上是少見的。
1972年第20屆 德國 慕尼黑夏季奧運會
第二十屆奧運會於1972年8月26日至9月11日於德意志聯邦共和國的慕尼黑舉行。
此前申請主辦本屆奧運會的還有美國的底特律、西班牙的馬德里和加拿大的蒙特婁。
參加比賽的有一百二十一個國家和地區的七千一百四十七名運動員,其中女選手一千零七十人。
本屆奧運會廣泛採用了電子設備,田徑、游泳等項目第一次以百分之一秒為單位計算成績。大會還迅速地報導了比賽的結果。
運動會期間,國際奧委會通過決議,對比賽作了增刪。
增加了女子項目,如籃球、划船等,減去了一些開展不廣泛的項目,如雙人腳踏車。
基拉寧在本屆奧運會接替布倫戴奇任國際奧委會主席。
1976年第21屆 加拿大 蒙特婁夏季奧運會
第二十一屆奧運會1976年7月17日-8月1日於加拿大蒙特婁舉行。
此前申請主辦本屆奧運會的還有美國的洛杉磯、蘇聯的莫斯科和義大利的佛羅倫斯。
在本屆奧運會會期之前,因加拿大經濟蕭條,建築工人長期罷工,為舉辦奧運會而興建的體育設施工程進展緩慢。因此,1975年體育界曾建議易地舉行。但稍後一些問題又得到了妥善的解決,國際奧委會遂仍按原議在該市舉行。
參加本屆比賽的有88個國家和地區的6189名運動員,其中女選手1274人。
因抗議與南非有體育交往的紐西蘭參加奧運會,非洲20多個國家先後退出了比賽,使本屆奧運會參加國家數比上兩屆大為減少。到會採訪的各類記者達7800多人,反而超過了運動員人數。
奧林匹克火焰第一次利用現代技術──雷射從希臘點燃,然後通過衛星將火種傳到加拿大渥太華,最後以接力跑傳送到主會場。
1980年第22屆 前蘇聯 莫斯科夏季奧運會
第二十二屆奧運會1980年7月19日至8月3日於蘇聯莫斯科舉行。
此前申請主辦本屆奧運會的還有美國的洛杉磯。
1974年10月,國際奧委會第75次會議決定,將會址選在莫斯科。
參加本屆比賽的有81個國家和地區的五千八百七十二名運動員,其中女選手一千二百四十七人。
由於蘇聯入侵阿富汗,我國和其他一些國家進行了抵制。這次奧運會是近二十年來奧運會參加國最少的一次。
1976年蒙特婁奧運會利用現代科學技術傳送奧林匹克火種的作法,後來受到了非議,本屆遂又恢復了火種的傳遞方式。
運動會期間,國際奧委會主席基拉寧卸任,由西班牙的薩馬蘭奇接替。
1984年第23屆 美國 洛杉磯夏季奧運會
第二十三屆奧運會1984年7月28日-8月12日在美國的洛杉磯舉行。
參加比賽的有140個國家和地區的7616名男女運動員,進行了21個大項221個單項的比賽。參加的單位和運動員數和比賽單項數在奧運史上都是空前的。
運動會破11項(田徑1項、游泳10項)、平1項射擊)世界紀錄,是自1948年奧運會後破紀錄最少的一次。
中國首次派出大型代表團參加了本屆奧運會16個大項的比賽。獲金牌15枚,銀牌8枚,銅牌9枚。金牌數居美、羅、聯邦德國之後,列第4位。
洛杉磯奧運會口號:參與歷史 (Play part in History)
1988年第24屆 韓國 漢城夏季奧運會
第二十四屆奧運會1988年9月17日-10月2日在韓國漢城舉行。
漢城奧運會:業餘體育時代的終結
這屆奧運會允許部分網球職業選手參賽,可以說這是薩馬蘭奇改革奧運的步驟之一
參加比賽的有159個國家和地區的8465名男女運動員,進行了23個大項237個單項的比賽。
加拿大短跑名將B.詹森在100米賽中以9"79的成績震驚田壇,但被查出服用興奮劑,終被取消紀錄,追回金牌,成為本屆奧運會最為轟動的醜聞。
時隔64年網球重返奧運大家庭.
桌球項目首次進入奧運會.
婦女首次包攬三枚馬術金牌.
瑞典擊劍選手帕姆成為第一個七次參加奧運會的婦女.
獲金牌總數最多的國家依次為:蘇聯55枚,民主德國37枚,美國36枚。中國隊獲得了5枚金牌。
漢城奧運會口號:和諧、進步(Harmony and Progress)
1992年第25屆 西班牙 巴塞隆納夏季奧運會
第二十五屆奧運會1992年7月25日-8月9日在西班牙的巴塞隆納舉行。
參加本屆奧運會的共有170個國家和地區的9364名男女運會員,進行了25個大項257個單項的比賽。
獲金牌最多的國家依次為:
獨立國協45枚,美國37枚,德國33枚。中國獲得了16枚金牌,名列金牌數第4位。
本屆奧運會共破19項世界紀錄,其中田徑3項、游泳9項、射箭5項、腳踏車2項。
棒球在連續六屆奧運會上作為表演項目後,在巴塞隆納終於成為正式比賽項目。
繼桌球之後,又一項在亞洲地區很流行的運動??羽毛球成為奧運會正式比賽項目。
巴塞隆納奧運會口號:永遠的朋友 (Friends for life)
1996年第26屆 美國 亞特蘭大夏季奧運會
第二十六屆奧運會1996年7月19日-8月4日在美國的亞特蘭大市舉行。
本屆奧運會將進行37個大項271個單項比賽。本屆奧運會增加了壘球(SOFTBALL)項目。
據本屆組委會提供的情況,參加本屆比賽的有197 個代表團,運動員10700人(其中女選手3779人)
參加採訪的記者15000人,志願者42500人, 贊助商代表12916人,仲裁人員5000人,共設 牌604枚,銀牌604枚,銅牌630枚,其中金牌最多的項目是田徑,設有44枚金牌,游泳3枚。預計全部比賽將售出門票1100萬張,參加開、閉幕式的人員達 7000人,在運動會期間主體育場火炬點燃後的火焰高度為39.6米。
亞特蘭大奧運會口號:世紀慶典(The celebration of the century) 
2000年第27屆 澳大利亞 悉尼夏季奧運會
第二十七屆奧運會於2000年9月15日至10月1日在澳大利亞悉尼舉行。
本屆奧運會設28個大項、300個小項比賽。比賽項目之多為歷屆奧運會之最。
來自全球200個代表團的11000多名運動員,參加了20世紀最後一次奧運會
中國體育代表團在悉尼奧運會上共奪得28枚金牌、16枚銀牌和15枚銅牌,在金牌榜和獎牌榜上均排在第三位。中國首次進入奧運會金牌榜前三名,取得了歷史性的突破。中國運動員共有3人12次創8項世界紀錄,6人11次創11項奧運會紀錄,成績比前四屆奧運會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創下了參加歷屆奧運會金牌數和獎牌數的最高紀錄。 最後一次主持奧運會的國際奧委會主席薩馬蘭奇稱本屆奧運會“是有史以來最好的一屆奧運會。”東道主在場館建設、競賽組織、藥物檢測等方面做了卓有成效的努力,也取得了圓滿結果。本屆奧運會以“綠色奧運”為標誌,為奧運會的成功舉辦提供了一個優美的外部環境,為今後主辦奧運會提供了一種新的可借鑑模式。
悉尼奧運會口號:分享奧林匹克精神(Share the spirit) 
2004年第28屆 希臘 雅典夏季奧運會
第二十八屆奧運會於2004年8月14日至8月29日在希臘雅典舉行。
本屆奧運會設34個大項、301個小項比賽。比賽項目之多為歷屆奧運會之最。
中國體育代表團在希臘雅典奧運會上共奪得32枚金牌、17枚銀牌和14枚銅牌,在金牌榜排在第三位。中國首次進入奧運會金牌榜第二名,取得了歷史性的突破。中國運動員共有2人4次創4項世界紀錄,1人1次平1項世界紀錄,成績比前五屆奧運會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創下了參加歷屆奧運會金牌數和獎牌數的最高紀錄。
田徑方面取得了歷史性的突破,劉翔以12.91秒(平世界紀錄)的成績獲得男子110米欄冠軍。
中國女子排球隊二十年後再奪奧運冠軍;中國女子排球隊以3:2擊敗俄羅斯隊重圓冠軍夢。
雅典奧運會口號:歡迎回家(Welcome Home)
2008年第29屆 中國 北京夏季奧運會
第二十九屆夏季奧運會於2008年8月8日至8月24日在中國北京舉行。
本屆奧運會參賽國家及地區共204個 ,參賽運動員 11438人 ,設302項(28種運動),共有6萬多名運動員、教練員和官員參加北京奧運會。本屆北京奧運會共打破43項新世界紀錄及132項新奧運紀錄,並破紀錄共有87個國家在賽事中取得獎牌,中國以51面金牌成為居獎牌榜首名,是奧運歷史上首個亞洲國家登上金牌榜首。
北京奧運會口號:同一世界,同一個夢想(One world,one dream)
2012年第30屆 英國 倫敦夏季奧運會
第三十屆夏季奧運會於2012年7月27日至8月12日在英國倫敦舉行。
倫敦是舉辦奧運會次數最多的城市。倫敦奧運會總共有205個國家和地區參加。出場順序上,希臘第1個出場,中國在第42位出場,中國香港第83位出場,中華台北在第180位亮相。此外,法國第69位,德國第73位,美國195位,英國205位壓軸。2012年倫敦奧運會共設26個大項,總計300個小項比賽。
倫敦奧運會口號:激勵一代人(Inspire a generation)
2016年第31屆 巴西 里約熱內盧夏季奧運會
第三十一屆夏季奧運會於2016年8月5日至8月21日在巴西里約熱內盧舉行。
巴西是第一個舉辦奧運會的南美洲國家。里約奧運會共設28個大項,306個小項比賽。高爾夫重返奧運會,七人制橄欖球加入奧運會。
里約奧運會口號:一個新世界

歷屆冬運會

第5屆 瑞士聖莫里茨 1948年聖莫里茨冬季奧運會
第12屆 奧地利因斯布魯克 1976年因斯布魯克冬季奧運會
第13屆 美國普萊西德湖 1980年普萊西德湖冬季奧運會
第20屆 義大利都靈 2006年都靈冬季奧運會
中國參加冬奧會歷史
1980年2月13日至24日, 第十三屆冬季奧運會在美國普萊西德湖舉行,中國首次派隊參加,男女共28名運動員,參加5個項目的比賽。此次冬奧會有37個國家和地區的約1400名男女運動員參加38個項目的比賽。 計有63人、108次破奧運會紀錄。 美國速滑運動員埃里克·海登囊括男子速滑全部5個項目的冠軍,被授予本屆冬運會最佳運動員稱號。蘇聯佇列金牌總數第一;東德(東部德國)第二。中國選手無一進入前10名行列,與世界先進水平差距較大。
2002年鹽湖城冬奧會,楊揚獲得短道速滑金牌,實現冬奧會金牌零的突破。
2015年7月31日晚6時,北京成功申辦2022年冬奧會。

歷屆青奧會

夏季

2010年 第1屆 新加坡 2010年新加坡青奧會
2014年 第2屆 中國南京 2014年南京青奧會
2018年 第3屆 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 2018年布宜諾斯艾利斯青奧會(未舉辦)

冬季

2012年 第1屆 奧地利因斯布魯克 2012年因斯布魯克冬季青奧會
2016年 第2屆 挪威利勒哈默爾 2016年利勒哈默爾冬季青奧會
2020年 第3屆 瑞士洛桑 2020年洛桑冬季青奧會(未舉辦)

國家經濟影響

指的是奧運會結束後,它仍然會對本國的經濟有著重大的影響。比如由於奧運的舉辦,給這個國家的國際影響力給予的巨大的提升,這會導致全世界都會關注你的,這樣很多投資者就會慕名而來的,他們看重的就是你這個國家的世界影響力。
隨著北京奧運會各項賽事的逐步展開,“奧運經濟”也成為一個使用率很高的“熱門名詞”。對於“舉辦奧運會是否給中國經濟帶來好處”這個命題,世界各國的經濟專家和媒體有不同看法。許多專家認為奧運會對中國經濟有推動作用,也有人認為中國經濟將進入“後奧運警戒水域”,但國際輿論普遍認為,奧運會對中國經濟影響甚微。
許多經濟界人士認為,在舉辦奧運會的過程中,北京獲益頗多。英國路透社援引里昂證券駐上海的經濟學家安迪·羅思曼的話說,北京為奧運會花了很多錢,這可能有益於其經濟發展。
路透社的報導還說,北京奧運會跟前幾個債台高築的奧運會主辦城市———從1976年的蒙特婁到4年前的雅典———不同,北京完全有能力負擔新建體育場館、捷運和公路的費用,而且可能有盈餘。
香港《南華早報》評論說,經濟學家普遍認為奧運會帶動了基礎建設、金融服務、通訊網路和旅遊接待行業的發展,能夠為北京的現代化帶來長期的好處。
日本《福布斯》月刊認為,北京奧運會的經濟效果是促進中國向消費大國轉變。
對中國“後奧運經濟”的看法,國際上既有“樂觀派”,也有悲觀言論。韓國《朝鮮日報》報導說,按“國際慣例”,夏季奧運會舉辦國的經濟成長通常會在奧運會後第二年受到影響,只有1996年的亞特蘭大奧運會例外,中國也可能經歷所謂的“低谷效應”。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也指出,奧運會給舉辦國帶來的“經濟紅利”就像百米賽跑一樣短暫,而奧運會後舉辦國經濟成長放緩則是普遍現象。
日本《富士產經商報》曾援引日本貿易振興機構海外調查部部長藪內正樹的話報導說,出口依存度高的中國極易受到世界經濟的影響,政府為抑制通貨膨脹實施的價格管理也開始產生影響,奧運會後中國經濟可能進入“警戒水域”。
但是,目前國際經濟界人士普遍認同一種觀點:國家越小、主辦城市經濟占全國經濟總量的比重越大,奧運會後的“低谷效應”越明顯,反之則越輕。法國《論壇報》據此認為,因北京經濟占中國GDP總量的比重很小,因此北京奧運會對中國經濟的抬升作用不像另外一些國家那樣明顯,同樣“後奧運經濟”的衝擊力也非常有限。
持相同觀點的還有世界銀行副行長兼首席經濟學家林毅夫。他認為中國整體經濟規模大、與奧運相關的投資比重小、上海世博會等大型活動接踵而至、中國產業升級空間大等因素都表明中國不會出現“後奧運經濟蕭條”。
奧地利《新聞報》稱,蒙特婁和悉尼為舉辦奧運會動用了全國GDP的五分之一,因此“後奧運滑坡效應”比較明顯,但北京奧運會投資占全中國總投資的比例不超過1%,因此“低谷效應”幾乎不存在。
美國《商業周刊》刊文指出,奧運會對中國經濟成長及經濟政策的影響大概可以忽略不計,因為北京人口僅占全中國的1.1%,經濟產值不到全國的3%,即使把過去4年間籌備奧運會的開支加起來,也只占到中國在此期間GDP總和的0.3%。
日本《每日新聞》也指出,奧運後中國將啟動眾多大型項目,包括上海世博會、廣州亞運會以及京滬高速鐵路等,再加上四川地震災區重建事業,因此“曾被遏制的投資將再度開始加速”。該報強調,目前中國良好的國內消費能否在奧運會後繼續維持,是中國經濟能否強勁發展的要點所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