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林匹克運動會會旗(奧林匹克旗)

奧林匹克運動會會旗

奧林匹克旗一般指本詞條

奧林匹克運動會會旗(Olympic flag)是奧林匹克運動會使用的旗幟;縱橫比例:3:5;呈長方形,旗面中心由5個尺寸相同的互相套接圓圈(奧林匹克環)組成。

1913年,奧林匹克運動會會旗在顧拜旦建議下確定,首次公開展示。1914年,在巴黎召開的慶祝奧運會復興20周年的奧林匹克全會上首次升起。1920年,安特衛普奧運會結束後,成為正式會旗。2010年,經國際奧委會執行委員會批准,奧運五環的正式版恢復了其原始的,無縫隔行掃描的設計。

奧林匹克運動會會旗五環:象徵五大洲,旗幟的底色是白色,意指所有國家都毫無例外地能在自己的旗幟下參加比賽。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奧林匹克運動會會旗
  • 外文名:Olympic flag
  • 別名:五環旗
  • 使用時間:1914年—
  • 圖案樣式:五環
  • 色彩構成:藍色、黃色、黑色、綠色、紅色、白色
  • 縱橫比例:3:5
  • 使用組織: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
確立歷程,設計要素,象徵意義,使用原則,文化特色,設計者,熱議事件,

確立歷程

1913年,奧林匹克運動會會旗在顧拜旦建議下確定,首次公開展示。
奧林匹克運動會會旗
1920年安特衛普奧運會上升起奧林匹克標誌
1914年,在巴黎召開的慶祝奧運會復興20周年的奧林匹克全會上首次升起,顧拜旦解釋了他對標誌的設計思想。
1920年,安特衛普奧運會結束後,比利時國家奧委會將大會使用的那面旗贈送給了國際奧委會,成為正式會旗。
1957年,國際奧委會正式批准了奧林匹克環的特定版本,與Coubertin的環相交僅略有不同。
1986年,奧林匹克運動會會旗的IOC圖形標準中包含了如何製作帶有空間的環的正式版本的描述。
2010年,經國際奧委會執行委員會批准,奧運五環的正式版恢復了其原始的,無縫隔行掃描的設計。

設計要素

奧林匹克運動會會旗縱橫比例:3:5;呈長方形,旗面中心由5個尺寸相同的互相套接圓圈(奧林匹克環)組成;環從左到右互相套接,整個造形為一個底部小的規則梯形。奧林匹克運動會會旗在以五色版本使用時,顏色從左到右分別為藍色,黃色,黑色,綠色和紅色。環從左到右交錯。根據下面的圖形複製,藍色,黑色和紅色環位於頂部,黃色和綠色環位於底部。
奧林匹克運動會會旗
奧林匹克運動會會旗

象徵意義

奧林匹克運動會會旗五環:藍、黃、綠、紅和黑環,象徵世界上承認奧林匹克運動,並準備參加奧林匹克競賽的五大洲,第六種顏色白色:旗幟的底色,意指所有國家都能在自己的旗幟下參加比賽。“奧林匹克標誌表達了奧林匹克運動的活力,代表了五大洲的聯盟以及奧運會上來自世界各地的運動員聚會。” (《奧林匹克憲章》第8條)

使用原則

奧林匹克財產的所有權利及其使用權均完全屬於國際奧委會,包括但不限於出於任何牟利,商業或廣告目的而使用。
奧林匹克標誌和奧林匹克財產只能在獲得國際奧委會事先明確書面同意的情況下使用。
《奧林匹克憲章》可為奧林匹克運動及其授權的利益相關者提供使用奧林匹克標誌的方向。《奧林匹克憲章》旨在維護奧林匹克標誌的完整性和權威性,同時確保其可見性和包容性。

文化特色

2008年08月25日,英國全國各地400多個地點在北京奧運會閉幕式結束後舉行了奧林匹克會旗交接慶祝活動。
奧林匹克運動會會旗
中國八達嶺長城,迎接奧林匹克會旗
2018年2月27日,參加了平昌冬奧會的運動員和上百位青少年在八達嶺長城,迎接奧林匹克會旗。隨著會旗交至延慶青少年手中。是平昌冬奧會閉幕後,奧林匹克會旗抵達北京後的第一站。

設計者

皮埃爾·德·顧拜旦(Le baron Pierre De Coubertin,1863—1937年),出生在法國巴黎。1913年,顧拜旦為國際奧委會設計了藍、黃、黑、綠、紅環環相扣的五環標誌;被譽為“現代奧林匹克之父”。
奧林匹克運動會會旗(奧林匹克旗)
皮埃爾·德·顧拜旦

熱議事件

2020年7月26日,皮埃爾·德·顧拜旦設計的奧運會會旗原始圖樣,在坎城拍賣會拍出18.5萬歐元,奧運會會旗原始圖樣是用石墨和水粉在白紙上畫出的,紙張大小為21×27.5厘米。在白紙中間,畫著五個圓環組成的圖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