奎台

奎台

奎台,本村宋代前後名為千字坡,明代到清代末期名為奎台鎮,又名長魁台,是以理元寺的大佛而取名的。據清光緒十九年《德平縣誌》記載:“按前志載,長魁台在德平縣東十五里,高可十丈,周四百餘步,地產朱茅,傳為盤古生人處”。就是說此地為開天闢地之神盤古的出生地,大禹治水時又建起廟宇,供奉盤古。土台形成似龜,取黿鼉馱負之意。今歸屬山東省樂陵市管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奎台
  • 別名:長魁台
  • 歸屬:今歸屬山東省樂陵市管轄
  • 特點:一座年代久遠,高大魁威的台
基本信息,關於“長魁台”其名,自然地形地理位置考,長魁台形成考,

基本信息

據清光緒十九年《德平縣誌》記載:“按前志載,長魁台在德平縣東十五里,高可十丈,周四百餘步,地產朱茅,傳為盤古生人處”。就是說此地為開天闢地之神盤古的出生地,大禹治水時又建起廟宇,供奉盤古。土台形成似龜,取黿鼉馱負之意。今歸屬山東省樂陵市管轄。
世上萬物,其命名皆有緣由,今就“長魁台”其名略作考證,望有關專家學者及知情人士予以指正。

關於“長魁台”其名

據查有關資料對“長”字的解釋:《箋》:長,猶久也。《康熙字典》解釋:遠也,常也。這很符合清《德平縣誌》的記載“傳為盤古生人處”。另外,據筆者實地考察,奎台地形南北略長“魁”字之前冠以“長”字,也符合此台的地形地貌。
再看“魁”字的解釋:
《傳》魁,帥也。
《注》魁,地斗第一星也。
《博雅》魁,大也。
從以上可以看出“魁”具有高大魁威及首領之意。
綜上所述,此台是一座年代久遠,高大魁威的台。並因其地理居北斗第一星所指方位,更因開天闢地的盤古在這裡降生,故命名為“長魁台”。

自然地形地理位置考

長魁台北靠金堤(又稱鯀堤);據考:古代,金堤西南從德平南部入境,經楊安鎮斜深至鐵營進入陽信境內;南濱滳河,古稱商河,宋代以後因黃河水流經河道淤沙,遂改稱沙河;東臨武定府(今惠民);西有長河(古運河)。其地理位置得天獨厚。
此台形似神龜,南首北尾。在古代,將北斗七星視為龜蛇想盤,名為玄武,主管北方,北方屬水,《九章懷句》云:天龜水神。據《康熙字典》解:魁,指北斗七星之第一或第一至第四星,魁星即二十八宿之一的“奎宿”,魁又與龜同音,故又名“奎台”。

長魁台形成考

有關長魁台的形成,因年代久遠,可查資料甚少。今列舉下列說法以供參考;
自然形成說:按《德平縣誌》記載:“傳為盤古生人處”當為盤古開天闢地之前就有此台,也就是說是自然形成的。
另據三國時期《三五歷記》記載:禹治黃河,於下游疏通支脈,當理溝盤河河水肆虐,難以服道。禹即築高台,修大殿,塑盤古像供於期內,借盤古之神力鎮服水患,廟成水遂順軌。以此資料來看應是人工築起。
此外,民間傳說為神牛拉土築起,才有“丈二梢瓜打金牛”之說,此說已在《平昌新風》2009.4.20刊登。另外還有本地著名學者劉公明先生所著《白頭翁笑談錄》中也有有關記載,不一而是。
德平城東十五里有一高台,名叫奎台,在奎台之上原有一座雄偉壯觀的寺院——理玄寺。據原德平縣誌記載,該寺建於明代,為平昌八景之一。它以清新優美的環境,氣勢宏偉的建築,神奇的傳說,深深印在當地人們的心中。
奎台,高15米左右,大致呈橢圓形。面積6000平方米左右。周圍綠樹環繞,古木參天。方圓百里罕見。理玄寺就建於其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