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奉賢區奉城高級中學地處歷史文化積澱厚重、現代文明氣息濃郁,以西班牙風情為特色的現代化生態城鎮——上海市奉賢區奉城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上海市奉賢區奉城高級中學
- 創辦時間:1978年7月
- 所屬地區:上海市
- 類別:高級中學
- 現任校長:吳祖昌
- 校訓:奉高,求博
奉賢縣奉城中學一般指本詞條
上海市奉賢區奉城高級中學地處歷史文化積澱厚重、現代文明氣息濃郁,以西班牙風情為特色的現代化生態城鎮——上海市奉賢區奉城鎮。
1957年,奉賢縣人民委員會決定將奉城中學改名為曙光中學。同時在校園內為李主一樹了紀念碑,上書“死得其所”四個字,了卻了李主一烈士的心愿。“文化大革命”中被毀。1980年重建,上有故宮博物院院長吳仲超題詞“死得其所”。1983年11月,經奉賢縣修編縣誌辦公室和縣民政局共同提出,縣人民政府批准,李主一烈士紀念碑...
學校設 3 個班級 , 百餘名學生大多數是奉城附近農民與鹽民的子弟 。9月,中共曙光中學特別支部與中共江蘇省委接上關係。在《江蘇省委關於各縣黨的組織及工作概況》中,奉賢縣已統計在《有組織、有工作已與省委發生關係的各縣表》內,指出:奉賢“現有同志16人,盡屬知識分子,自辦曙光中學”。同年秋,中共奉賢...
奉城也是奉賢區文教、衛生中心。學校有曙光中學、奉城高級中學、奉城國小、東門國小和幼稚園。曙光中學是縣重點中學,學生招自東鄉各地,歷年來升學率較高。醫院有縣屬奉城醫院和鄉衛生院。奉城醫院是東鄉地區性綜合醫院,有29個科室、250個床位,能施行骨科、胸外科、泌尿科及臟器等各種手術。原舊縣署址建有奉城影...
曙光中學舊址 曙光中學舊址(中共奉賢縣委舊址)位於奉城鎮奉糧路70號的奉城鎮中心一國小內。始建於 清代同治年間(1862~1874年),原為“潘公祠”,供奉松江知府潘鼎新和奉賢知縣楊溥(也稱“潘楊祠”)。祠屋為磚木結構,坐北朝南,五開間三進平房,東西長25.7米,南北寬11.4米。房屋高大寬敞,有前後兩埭,...
上海市奉賢區奉城第一中心國小,解放後為奉城中心國小,1988年改名為奉城第一中心國小。學校位於上海市奉賢區奉城鎮,現有教學班22個、教職工86人,學生1000餘人。簡介 學校有著光榮的歷史。奉賢縣早期革命烈士李主一在校內創辦了曙光中學,進行地下革命活動。校內"旱船"是奉賢縣第一個黨支部所在地。學校繼承光榮革命傳統...
奉賢是著名的民歌之鄉,山歌演唱已有400多年的傳統。山歌之多、篇幅之長、歌手之眾,甚為少見。位於古岡身南端的柘林古文化遺址是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在南橋和奉城尚有元明時的佛閣和古城牆遺蹟可供觀瞻。縣內有宋代至清代建造的石拱橋12座,百年以上古銀杏31株,鄔橋鄉有株古牡丹已生存近400年,可謂“花中長者...
全區擁有奉賢區中心醫院、奉賢中醫院、奉城醫院等6所二級醫療機構、17所一級醫療機構。商業:全區基本形成了以金葉商廈、金葉大賣場為龍頭、以人民路、南中路為商業街的商業布局,便民超市遍布全區各大小城鎮。教育 全區現有24所中學(其中九年一貫制學校5所)、1所中等專科學校,上海師範大學、上海中醫藥大學、...
洪廟鎮位於奉賢縣東部,距市中心人民廣場50公里。1986年7月12日,市人民政府批准,由奉賢縣的奉城鎮、平安鄉、四團鄉邊緣的11個村組建洪廟鄉。1994年4月16日撤鄉建鎮,實行鎮管村建制。建鄉初期,鄉人民政府發動農民集資,在全鄉的中心地段,川南奉公路南側,即原洪廟村所在地規劃建設中心區—洪廟集鎮。80年代...
該鎮已有中學、國小、衛生院各1所,另有影劇院等文化設施。(以下為更新)平安鎮位於上海市奉賢區東南部,鎮域似長方形,東西長、南北窄,東南西北分別與南匯區、五四農場、奉城鎮、四團鎮接壤。縱貫平安腹地的母親河——四團港,北通浦南運河,南極中港出海水閘,河海相連,蓄排自如。地理位置東經121º27'、...
清雍正四年(1726年),分治奉賢縣,縣治設於本鎮西真道院,雍正九年,遷至奉城。民國元年,復治。民國元年(1912年),縣治由奉城遷回南橋,江海屬南橋鎮管轄,江海原與南橋同一區域。1949年5月30日,南橋、江海全境解放,10月建立區、鄉、村人民政權機構。1958年9月,成立政社合一的南橋人民公社。1959年9月...
朱墩村位於上海市奉賢區奉城鎮西部,距離奉城鎮近5公里,南靠海灣鎮,西接青村鎮,村的地理位置比較偏遠,奉柘公路貫穿全村,2008年9月由原團結村、墩外村二村合併為朱墩村。現有總人口3357人,總戶數1399戶。其中,本村人口2554人,隨著社會保障政策的實施,我村村民現有590人參加農保、235人參加鎮保、250人...
清雍正四年(1726年),析出華亭縣東南境雲間鄉和白沙鄉置奉賢縣。1949年5月13日下午,中國人民解放軍20軍進入南橋,柘林地區解放。1956年5、6月,中共奉賢縣委及縣人民政府遷居協和弄沈家花園(今解放中路502號)。1949年~1952年隸屬於蘇南行政公署松江專區。1952年~1958年2月隸屬於江蘇省松江專區。1958年3月起...
五四農場,是上海市建立起的國營農場。1954年10月1日,上海農墾在奉賢海灘築堤造田,建立上海市第一家國營農場“五四農場”,拉開了上海在沿江沿海灘涂圍墾造田的序幕。五四農場,位於奉賢區東南的杭州灣畔。五四農場東與蘆潮港農場接壤,南臨杭州灣,西與奉城鄉、燎原農場相連,北與平安鄉相依。創建於1954年,曾名...
1985年,奉城改為縣屬鎮。1985—1986年,農民集資建成邵廠、洪廟集鎮,邵廠鄉、洪廟鄉同時成立。 1994—1995年,全縣各鄉漸次改為建制鎮。2002年4月,奉賢區鎮級行政區劃調整,22個鎮撤併為16個鎮。 2003年11月,奉賢區級行政區劃又一次調整,16個鎮撤併為7個鎮。
工藝設計,1979年平反。1984年~1989年,先後當選為奉賢縣第五、六屆政協委員。自幼受其父薰陶研習書畫,為奉賢書畫研究會首批會員之一。書藝以行楷見長。80年代,奉賢多部鎮志、部門志由其題寫書名,莊行、四團、頭橋北宋、奉城四處烈士陵墓亦由其書寫碑文。90年代初,奉城中學將其楷體書法列為學生臨摹字帖。
1938年夏,徐景達隨其父母從奉城移居徐家匯廣元路181弄復興坊3號(原法租界),1939年9月至1945年7月,與堂兄徐景賢一起就讀於徐家匯天平路復華國小。1945年夏抗日戰爭勝利後回奉城老家。1945年8月至1948年7月就讀於南匯大團鎮海東中學。1948年9月至1949年7月在奉賢縣立三官中學國中畢業班旁聽一年。1949年夏同時...
洪廟鎮,位於奉賢區東部,距市中心人民廣場50公里。1986年7月12日,市人民政府批准,由奉賢縣的奉城鎮、平安鄉、四團鄉邊緣的11個村組建洪廟鄉。1994年4月16日撤鄉建鎮,實行鎮管村建制。建鄉初期,鄉人民政府發動農民集資,在全鄉的中心地段,川南奉公路南側,即原洪廟村所在地規劃建設中心區—洪廟集鎮,現屬...
青村鎮位於上海市區南部,奉賢區中部,東與奉城中心鎮接壤,南鄰海灣旅遊開發區,西依南橋新城,北以青村界河與金匯鎮相望。中心地理座標為東經121°27′、北緯30°56′。2020年,鎮域面積73.16平方千米。氣候 青村地區屬季風副熱帶海洋性氣候,受季風交替影響,具有明顯的季節性變化,春、夏、秋、冬季節特徵分明,...
風貌區較為完好地保存了古奉賢城護城河、十字街等基本格局,保留和恢復了一批歷史古蹟、清朝民國故宅,重修了具有一定國際影響的佛堂庵閣、主要的日軍侵華暴行與抗戰遺址等,有著較為豐富的物質與非物質歷史遺存。這其中,當屬始建於明代洪武十九年的奉城古城牆,始建於清代同治年間的曙光中學舊址,始建於明萬曆年間...
2000年4月,華東師範大學舉行中學骨幹教師國家級培訓(第一期)開學典禮 2000年11月14~16日,上汽培訓中心與德國大眾公司舉辦審核員培訓班 1986年,國家教育成人教育研討會代表參觀盧灣區業餘大學 1987年10月10日,京津滬地區職工中專首屆協作會在上海市閘北區職工中專學校舉行 1988年5月10日,成人中專教材建設研討會...
包世傑(1891~1938年),原名永江,字志拯,奉城人。早年求學於上海澄衷中學,與胡適之同學。後入南洋公學(交通大學前身)肄業,長於交際。辛亥革命時,說服該校校長唐文治,首舉白旗,擁護革命。民國3年去日本留學,獲明治大學法學碩士學位。回國後在北京、天津當律師,與陳友仁、郭增凱等辦《益世報》、《民報》...
四團鎮,隸屬於上海市奉賢區,地處奉賢區境東部。東及東北與浦東新區大團、彭鎮兩鎮毗連,南與五四農場以友誼河為界,西與奉城鎮接壤,北沿界河港與浦東新區宣橋鎮相望,轄境呈馬蹄形。截至2019年末,四團鎮戶籍人口為64940人。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7月,成立奉賢縣奉城區四團鎮。1957年9月,全縣撤區並大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