奈氏魟

奈氏魟

奈氏魟,Dasyatis navarrae (Steindachner,1892),魟科魟屬的一種魚類。棲息於近海沙底質水域底層。遊動緩慢,靠胸鰭擺動。平時伏於沙中,眼、噴水孔和尾部外露,以尾刺禦敵。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奈氏魟
  • 拉丁學名:Dasyatis navarrae;D. navarre (Steindachner);Naveris stingray
  • 別稱:洋魚、勞板魚、黑土魟
  • :動物界
  • :脊索動物門
  • 亞門:脊椎動物亞門
  • :軟骨魚綱
  • 亞綱:板鰓亞綱
  • :鱝形目
  • 亞目:魟亞目
  • :魟科
  • :魟屬
  • :奈氏魟
基本信息,形態特徵,生活習性,中群分布,

基本信息

編號:
5277
拉丁目名:
MYLIOBATIFORMES
中文目名:
鱝形目
拉丁亞目:
Dasyatoidei
中文亞目:
魟亞目
中文科名:
魟科
拉丁科名:
Dasyatidae
中文屬名:
魟屬
拉丁屬名:
Dasyatis
拉丁種名:
navarrae
定名人:
(Steindachner)
年代:
1892
中文名:
奈氏魟
ogenus:
Trygon
原始文獻:
anz. Akad. Wiss. Wien, vol. 29, p. 132.
模式產地:
上海
國內分布:
渤海, 黃海和東海
資料來源:
中國軟骨魚類志:173-174.

形態特徵

體平扁,略呈斜方形,體盤寬比體盤長為大;尾細長如鞭,無側褶。吻中長,稍光突。眼小,稍突起,約等於眼間隔1/2。噴水孔大。鼻孔橫列。前鼻瓣連合成口蓋,未伸達口隅。口小,平橫而波曲。口前吻長比口寬約大2.5倍。口底中部具乳突3個,每側具細小乳突1個。齒細小平扁,鋪石狀排列。鰓孔小,5個。胸鰭前延,伸達吻端。腹鰭近方形。尾鰭退化,只留皮膜。具尾刺。幼體光滑,成體具粒狀小鱗。尾刺前具1—3個大型平扁結刺。體背面褐黃色;眼前、眼下、噴水孔上側及後側橙黃色;尾後部和上下皮膜黑色;腹面白色。冷溫性近海底層中小型次要經濟魚類。體長達1m左右,體延長而平扁。體盤寬大,寬稍大於長,似斜方形。頭寬長,吻端尖,稍突出。口小,腹位,橫裂,前頜稍上而中部凹入,後頜中部凸出;口底中部有顯著乳突3個,兩側各有細小乳突1個。兩頜齒細小而平扁,鋪石狀排列。眼小,背位,稍突出;眼間隔平寬。噴水孔稍大於眼徑。兩前鼻瓣連成長方形口蓋,向後延伸掩蓋前頜。鰓孔5對,腹位,前4對大小與間隔近相等,後1對狹小。尾部長約為體盤長的1.3—1.6倍,前部平扁而較粗,背面有尾刺,後部細長如鞭;尾部上下方有皮膜突起,上皮膜起於尾刺端部之後,短於尾刺,下皮膜較長。無背鰭和臀鰭,尾鰭消失。胸鰭寬大,位於體盤兩側,前緣斜直,向前延伸到吻端,在近吻端處略凹入;外角和里角均圓形,後緣廣弧形。腹鰭小,近方形,起點位於胸鰭末基稍前下方,前緣斜直,外角和里角均圓形,後緣圓凸;雄性腹鰭後緣與鰭腳外側相連,里緣消失。幼體光滑。成體頭背面兩側各有粒狀小鱗片1群,有些鱗片群稍擴大,向後延伸至尾上成1縱群。尾上從尾基起到末端密布粒狀小鱗。尾刺前有1—3個大結刺,每刺下部均有1寬大的盾狀基板。背面黃褐色,有時有不規則暗色斑塊;眼前、眼下及噴水孔上側和後側均呈橙黃色;胸鰭、腹鰭、尾的邊緣及鰭腳里外側黃色。腹面白色,邊緣稍呈橙黃色;鰓孔後方、鼻孔外側及肛門邊緣橙黃色。尾後部及上下皮膜黑色。體盤長一般為50厘米左右。

生活習性

夏季喜在近岸水域,冬季移向深水區。長江口一帶水域為繁殖場。主要食物為甲殼類、底棲貝類。性成熟年齡和生殖方式不詳。生殖期7—8月。分布於渤海、黃海、東海,渤海、黃海數量較多。常用底拖網、延繩釣和三重刺網漁具捕撈。可鮮食,亦可加工淡乾或鹹乾品。可入藥。尾刺有劇毒,防止刺傷。

中群分布

分布於黃渤海和東海中國海域。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