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異格氏輪藻(新種)是發現於青海省海東市樂都區的晚白堊世時期化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奇異格氏輪藻(新種)
- 外文名:Grambastichara apota Yang sp. nov.
- 形成時代:晚白堊世
- 產地:青海省海東市樂都區
奇異格氏輪藻(新種)是發現於青海省海東市樂都區的晚白堊世時期化石。
奇異格氏輪藻(新種)是發現於青海省海東市樂都區的晚白堊世時期化石。特徵描述藏卵器小,長卵形、長橢球形至柱形,頂部圓、窄圓或丘狀上拱,底部圓或略收縮,末端平,最大寬度在中部或略偏上。長290~390微米,寬180~220微...
青海格氏輪藻(新種)是發現於青海省海東市樂都區大峽的晚白堊世時期化石。特徵描述 藏卵器長卵形至亞柱形,頂部收縮呈錐形上突,中、上部兩側近於平行,下部收縮並下延突出,最大寬度一般在中部。長460~510微米,寬280~340微米,側視9~12環。螺旋細胞微凹或近平,胞間脊低,旋至頂周微變窄變薄,頂周凹陷不...
大紡綞似輪藻(新種)是產於共和市曲溝鄉阿乙亥的一件晚新世化石。特徵描述 藏卵器較大,紡綞形至長橢球形,頂部收縮、寬錐形,底部收縮並下延呈柄狀突出、末端平,最大寬度在中部。長660~780微米,寬390~450微米,側視13~14環。螺旋細胞凹,間脊高、尖銳,旋至頂周略變窄,至頂心復變寬,聚集於一短折線或一點...
紡錘形格氏輪藻(新種)(Grambastichara fusiformis Yang sp. nov.)是採集于海東市樂都區大峽的岩石標本。特徵描述 藏卵器紡綞形至長橢圓形,頂底部均收縮並突出,底端近平,最大寬度在中部。長690~870微米,寬460~540微米,側視9~10環。螺旋細胞凹,具粗細不均的次生脊(局部可無),旋至頂周及底孔附近時...
短錐形格氏輪藻(新種)是發現於青海省海東市樂都區的中新世時期化石。特徵描述 藏卵器呈寬錐形,頂部丘狀上拱,底部略收縮、寬錐狀,底端圓突,最大寬度在中部偏上。長510~540微米,寬410~440微米,側環數7~9。螺旋細胞凹,胞溝寬淺,旋至頂周略變窄變薄,形凹成不明顯的頂凹陷,至頂心復變寬、略增厚...
紡棰形格氏輪藻(新種)(Grambastichara fusiformis Yang sp. nov.)是採集于海東市樂都區大峽的岩石標本。特徵描述 藏卵器紡锺形至長橢圓形,頂底部均收縮並突出,底端近平,最大寬度在中部。長690~870微米,寬460~540微米,側視9~10環。螺旋細袍凹,具粗細不均的次生脊(局部可無),旋至頂周及底孔...
旋迴格氏輪藻 旋迴格氏輪藻是產於青海省西寧市湟中區的中新世(N₁)的化石。特性描述 長610~640微米,寬390~460微米,側視9~11環。保存單位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逸夫博物館。
短柱形奈曼格特輪藻(新種)是發現於青海省海東市樂都縣馬哈拉溝的中新世時期化石。特徵描述 藏卵器短柱形,兩側近於平行,頂部寬錐狀,底部寬圓,最大寬度在中部。長550~640微米,寬450~480微米,側視8~9環。螺旋細胞凸、平或略凹,旋至頂周略變窄、變薄,至頂心復變寬呈寬錐形上拱,整個頂部均較薄。底孔...
極小球狀輪藻(新種)是發現於青海省海東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縣的晚白堊世時期化石。特徵描述 藏卵器很小,球形至橢球形,頂底部圓,頂心有時略突出,最大寬度在中部。長與寬近等,200~270微米,側視7~8環。螺旋細胞凹,胞溝深,胞間脊細,旋至頂周無明顯變化,至頂心正常聚集。底孔小,五邊形。保存單位 國...
大型中生輪藻(新種)是發現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塔里木盆地北部地區的晚白堊世時期化石。特徵描述 藏卵器中等偏大。寬橢圓形~寬紡錘形。頂底寬收縮頂心微突出,底部寬圓,最大寬度在中部。長550~630μm,寬440~530μm,側視8~10環,螺旋細胞凹,間脊窄,少數略鈍粗。旋至頂周無變化至頂心正常聚合。底孔中等,...
特大開口輪藻(新種)是發現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輪台縣及阿克蘇地區庫車縣的中侏羅世時期化石。特徵描述 藏卵器大,球形或近球形。頂部寬園或略收縮,頂端窄截平;底部寬園。長600~910微米,寬600~850微米,側視10~14環(以11~13環為主)。螺旋細胞凹,間脊多窄,旋於頂周近頂心處時向內...
多環開口輪藻(新種)是發現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阿克蘇地區庫車縣的中侏羅世時期化石。特徵描述 藏卵器以長卵形為主,少數略短。頂部微收縮頂端平,底部收縮末端窄園或略突出,最大寬度在中部。長270~370微米,寬220~300微米。側視環數多,10~13環,以11~12環為主。螺旋細胞近平或微凹,間脊低細,旋至頂周...
短奈曼格特輪藻(新種)是發現於青海省海東市樂都縣馬哈拉溝的中新世時期化石。特徵描述 藏卵器為短柱形至寬卵形,頂部寬鈍,頂心呈高低不等的寬錐形上拱,底部圓,最大寬度在中部偏上。長480~550微米,寬420~480微米,側視8環。螺旋細胞微凹、平或微凸,旋至頂周微變窄變薄並略呈水平旋轉,至頂心復變寬、...
精緻開口輪藻(新種)是發現於青海省海東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縣的晚侏羅世時期化石。特徵描述 藏卵器卵形,近頂部通常收縮呈短頸狀,頂端截平,底部寬圓,有時略收縮,最大寬度在中部或中部偏下。長340微米左右,寬290~320微米,側視12~14環。螺旋細胞平~微凸,細胞間溝窄細,旋至頂周后向內下方彎曲、然後水平...
塔吐開口輪藻(新種)是發現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阿克蘇地區庫車縣的中侏羅世時期化石。特徵描述 藏卵器小,球錐形或扁球錐形。長近於寬或小於寬。頂部略收縮頂端截平,底部收縮末端寬錐狀突出。長210~310微米,寬220~320微米,側視8~11環(9~10環為主)。螺旋細胞凹,間脊窄,旋至頂周向內下旋卷,形成淺的...
桶形口輪藻(新種)桶形口輪藻(新種)是發現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阿克蘇地區的早三疊世時期化石。特徵描述 藏卵器桶形~橢圓形,頂底寬鈍或微收縮。長360~380微米,寬280微米左右,側視以7環為主。螺旋細胞凹,間脊鈍,見縫合線。頂孔大,星形,約60微米。底孔小。保存單位 國家岩礦化石標本資源共享平台。
普通格氏輪藻是發現於湖北省宜昌市當陽市官家沖的晚白堊世時期化石。特徵描述 藏卵器亞柱形,長620-720微米,寬300-430微米,最大寬度位於中、上部,頂部圓至亞平,下部約1/3成錐形收縮並略顯柄狀突出;螺旋細胞微凸—微凹,間脊或間溝細,側視9-11環,在頂周處略變窄,在一個切面上頂部厚度約為赤道處的2/...
小星開口輪藻(新種)是產於甘肅省青海省蘭州市西固區河口鄉,省西寧市平安縣小峽鎮的一件化石。特性描述 藏卵器小,卵錐形,頂部略收縮,頂端截平,底部明顯收縮呈錐狀,末端突出,最大寬度在中部。長310~380微米,寬225~310微米,側視8~10環。螺旋細胞凹,細胞溝較窄,旋至頂周細胞間脊略加高,隨即消失並向內下方...
雲台山格氏輪藻 雲台山格氏輪藻是產於青海省海東市樂都區的晚白堊世(K₂)的化石。特性描述 長560~6l0微米,寬370~420微米,側視7~9環。與產自湖北京山歲店上白堊統雲台山組的標本相比,個體略小,側環數亦略少,其他特徵一致。保存單位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逸夫博物館。
庫車孔輪藻(新種)是發現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阿克蘇地區庫車縣的中侏羅世時期化石。特徵描述 藏卵器以橢園形為主。頂部略收縮末端窄截平,有具頂頸的趨勢。底部微收縮末端園或窄園,最大寬度在中部或略靠下。長590~700微米,寬490~610微米,側視11~13環。螺旋細胞以平或平凸為主,少數微凹。旋至頂心附近時...
新種)扁壇狀輪藻(新屬、新種)是發現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塔里木盆地北部地區的早石炭世時期化石。特徵描述 本種基本特徵同屬征。唯不具頂頸,僅呈有頂頸趨勢。扁圓形,長275~440μm,寬375~515μm,最大寬度在中部。頂孔大,底塞70~110μm,側壁厚30~40μm。保存單位 國家岩礦化石標本資源共享平台。
新疆孔球輪藻(新種)新疆孔球輪藻(新種)是發現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阿克蘇地區庫車縣的中三疊世時期化石。特徵描述 藏卵器近球形,頂底均寬鈍而末端微突出。長350~410微米,寬310~350微米,側視8~10環。螺旋細胞凹,間脊窄。頂孔細小。底孔五邊形,略大於頂孔。保存單位 國家岩礦化石標本資源共享平台。
突頂球狀輪藻(新種)是發現於青海省海東市樂都區的中新世時期化石。特徵描述 藏卵器近球形,頂部略突,最大寬度在中部,底部圓。長480~500微米,寬410微米左右,側視9~10環。螺旋細胞凹,胞間脊細,胞溝淺,旋至頂周無明顯變化,至頂心正常聚集。底孔中等大小,五邊形。保存單位 國家岩礦化石標本資源共享平台...
雲台山格氏輪藻尖變種是發現於湖北省宜昌市當陽市跑馬崗的晚白堊世時期化石。特徵描述 藏卵器錐卵形,長560-655微米,寬395-490微米,最大寬度位於中部以上,頂周略平,頂心圓突,從中部向下成錐狀收縮,底部窄,偶而有小柄狀突出;螺旋細胞微凹至凸,側視8-10環,在頂周寬度和厚度分別為赤道處的3/4和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