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夸克-膠子電漿(
英語:quark-gluon plasma,簡稱QGP),俗稱
夸克湯(quark soup),是一種
量子色動力學下的
相態,所處環境為極高
溫與極高
密度。據信這種狀態存在於
大爆炸宇宙誕生後的最初20或30
微秒。
歐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所屬的
超級質子同步加速器的實驗首先嘗試創造出QGP,時間大約是1980年代與1990年代,而且可能已達成部分的成就。目前,布魯克哈芬國家實驗室的相對論性重離子對撞機(Relativistic Heavy Ion Collider,簡稱RHIC)的實驗正接續這項工作。CERN的新型實驗——大型離子對撞機實驗和
超環面儀器實驗都已在
大型強子對撞機(Large Hadron Collider,簡稱LHC)展開。
基本介紹
夸克-膠子電漿顧名思義含有
夸克與
膠子,如同普通(
強子)物質。這兩種QCD的
相態不同處在於:普通物質里,
夸克要不是與反夸克成雙成對而構成
介子,或與另兩個夸克構成
重子(例如
質子與
中子)。在QGP,相對地,這些介子與強子失去了身份,而成為更大一坨的夸克與膠子。在普通物質,夸克是呈現色約束的;在QGP,夸克則不受約束。
電漿是一種物質,其中
電荷因為其他移動的電荷存在而被
禁止;換句話說,
庫侖定律需被修改來產生一項和距離相依的電荷。在QGP中則是
夸克與
膠子的
色荷被禁止。QGP則成為普通漿體(電漿)的類比。此外尚有些不相似之處,肇因於色荷是非
阿貝爾群的(non-Abelian),而電荷是阿貝爾群的。
這個差異的一個結果為
色荷太大以致於無法進行
攝動計算,而攝動計算卻是
量子電動力學(Quantum electrodynamics,簡稱QED)的支柱。因此,探索QGP理論的主要理論工具是晶格規範場論(lattice gauge theory)以及AdS/CFT對應。大約為170MeV的轉換溫度(transition temperature)首先為晶格規範理論所預測。自此,晶格規範理論也被用來預測這類物質的其他性質。
QGP可以在一個170MeV的
溫度(
能級)產生。此情況可以在實驗室中以撞擊兩個大型原子核達到如此高的能量。在CERN——歐洲核子研究中心和BNL——布魯克海文國家實驗室利用
金和
鉛的原子核進行以上的撞擊實驗。碰撞所生成的極高溫的區間被稱為“火球”。這個火球迅速地在自身壓力之下膨脹並冷卻下來。通過對此過程的仔細研究,實驗學家們希望能檢驗理論預測。
量子色動力學(QCD)是
標準模型理論的一部分,此理論和弱電相互作用和中微子有關。在現時,量子電動力學和弱電相互作用已經被測試和證實了。量子色動力學的微擾部分可檢驗到百分之幾的精度,與此相對應的是,其非微擾的部分卻幾乎未被檢驗過。對於QGP的研究是對這個粒子物理的宏大理論的部分檢驗。
對於QGP的研究也是對於有限溫度場子場論的一種檢驗。這種理論試圖了解在極高溫度下基本粒子的行為。這對於了解早期宇宙的演化(宇宙大爆炸後幾百微秒的時間)非常重要。雖然看上去距離實際生活非常遙遠,但是這對於研發新一代的宇宙探測器
威爾金森微波各向異性探測器及其後繼者是非常關鍵的研究。
實驗狀況
相關條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