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望溪鎮

夷望溪鎮

夷望溪鎮,隸屬於湖南省常德市桃源縣,地處桃源縣西南部,東與剪市鎮接壤,南抵茶庵鋪鎮,西靠懷化市沅陵縣五強溪鎮,北與佘家坪鎮、龍潭鎮、觀音寺鎮隔河相望。鎮人民政府駐地距縣城35.7千米。行政區域總面積245.87平方千米。截至2019年末,夷望溪鎮戶籍人口為29796人。

原凌津灘鎮,民國,屬碧雲鄉。1958年9月,屬興隆街公社。1961年4月,屬新湘溪公社。1961年9月,分為一甲城、馬石2公社。1984年2月,公社改鄉。1995年11月,一甲城、馬石2鄉合併為凌津灘鄉。2002年8月,鄉改鎮。原興隆街鄉,清代,屬桃源縣上鄉黃沙村。民國,屬隆平鄉。1958年9月,屬興隆街公社。1984年2月,公社改鄉。1995年1月。一甲城鄉併入。1995年11月,一甲城鄉析出。2015年10月,撤銷凌津灘鎮、興隆街鄉,將其所屬行政區域劃歸夷望溪鎮管轄。截至2021年10月,夷望溪鎮轄4個社區、12個行政村。

2011年,原凌津灘鎮財政總收入499.8萬元,比上年增長13.1%。其中地方財政收入121萬元,比上年增長10.2%。從各主要稅種看,完成營業稅10萬元,增值稅25萬元,企業所得稅15萬元。人均財政收入270元,比上年增長15%。2011年,原興隆街鄉財政總收入496萬元,比上年增長12%。其中地方財政收入150萬元,比上年增長23%。2019年,夷望溪鎮有工業企業27個,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有2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5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夷望溪鎮
  • 行政區類別
  • 所屬地區湖南常德桃源縣
  • 地理位置:桃源縣西南部  
  • 面積:245.87 km 
  • 下轄地區:4個社區、12個行政村 
  • 氣候條件中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
  • 著名景點:夷望溪
  • 車牌代碼:湘J
  • 人口:29796人(2019年戶籍人口) 
歷史沿革,原凌津灘鎮,原興隆街鄉,撤併後,行政區劃,地理環境,位置境域,地形地貌,水文,人口,經濟,綜述,社會事業,教育事業,醫療衛生,社會保障,交通運輸,歷史文化,風景名勝,榮譽稱號,

歷史沿革

原凌津灘鎮

民國,屬碧雲鄉。
1958年9月,屬興隆街公社。
1961年4月,屬新湘溪公社。
1961年9月,分為一甲城、馬石2公社。
1984年2月,公社改鄉。
1995年11月,一甲城、馬石2鄉合併為凌津灘鄉。
2002年8月,鄉改鎮。

原興隆街鄉

清代,屬桃源縣上鄉黃沙村。
民國,屬隆平鄉。
1958年9月,屬興隆街公社。
1984年2月,公社改鄉。
1995年1月。一甲城鄉併入。
1995年11月,一甲城鄉析出。

撤併後

2015年10月,撤銷凌津灘鎮、興隆街鄉,將其所屬行政區域劃歸夷望溪鎮管轄。

行政區劃

2011年末,原凌津灘鎮轄凌津灘,馬石、一甲城3個居民委員會,岩巴嘴、紅鶴、桂竹園、仙人溪、牧馬口5個村民居民委員會,下設32個居民小組、77個村民小組。
2011年末,原興隆街鄉轄興隆、松林。龍潭溪。大同,夷望溪、大樟樹,竹園、簡家溪8個村民委員會,下設128個村民小組。
截至2021年10月,夷望溪鎮轄4個社區、12個行政村。
夷望溪鎮區劃詳情
凌津灘社區
紅鶴村
桂竹園村
竹園村
馬石社區
牧馬口村
松林村
大樟樹村
一甲城社區
仙人溪村
龍潭溪村
簡家溪村
興隆社區
岩巴嘴村
大同村
夷望溪村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夷望溪鎮,地處桃源縣西南部,東與剪市鎮接壤,南抵茶庵鋪鎮,西靠懷化市沅陵縣五強溪鎮,北與佘家坪鎮、龍潭鎮、觀音寺鎮隔河相望。鎮人民政府駐地距縣城35.7千米。行政區域總面積245.87平方千米。
夷望溪鎮

地形地貌

夷望溪鎮地勢略為西高東低、北高南低。地形大部分為丘陵。境內最高點位於紫雲山頂,海拔441.8米,最低點位於馬石社區的燕家灣,海拔47.7米。

水文

夷望溪鎮境內河道屬沅江水系,境內主要溪流有仙人溪、新湘溪,大馬溪、馬石溪等8條。

人口

2011年末,原凌津灘鎮轄區總人口18500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917人,城鎮化率5%。另有流動人口6244人。總人口中,男性9766人,占52.8%;女性8734人,占47.2%;18歲以下2914人,占15.7%;18~35歲3530人,占19.1%;35~60歲8221人,占44.4%;60歲以上3835人,占20.8%。總人口中,以漢族為主。2011年,人口出生率12.6‰,人口死亡率1.5‰,人口自然增長率11.1‰。
2011年末,原興隆街鄉轄區總人口12196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622人,城鎮化率5%。另有流動人口85人。總人口中,男性6346人,占52%,女性5850人,占48%;18歲以下1975人,占16.2%,18~35歲2641人,占21.7%,35~60歲5355人,占43.9%,60歲以上2225人,占18.2%。總人口中,以漢族為主。2011年,人口出生率13.1‰,人口死亡率2.6‰,人口自然增長率10.5‰。
截至2019年末,夷望溪鎮戶籍人口為29796人。

經濟

綜述

2011年,原凌津灘鎮財政總收入499.8萬元,比上年增長13.1%。其中地方財政收入121萬元,比上年增長10.2%。從各主要稅種看,完成營業稅10萬元,增值稅25萬元,企業所得稅15萬元。人均財政收入270元,比上年增長15%。
2011年,原興隆街鄉財政總收入496萬元,比上年增長12%。其中地方財政收入150萬元,比上年增長23%。
2019年,夷望溪鎮有工業企業27個,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有2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5個。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2011年末,原凌津灘鎮有幼稚園9所,在園幼兒354人,專任教師15人;國小4所,在校生812人,專任教師41人,國小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國中1所,在校生548人,專任教師38人,國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為100%,
2011年,原凌津灘鎮財政預算內教育經費86萬元,比上年增長30%。預算內教育經費占財政總支出的比例為20%,比上年提高了10個百分點。
2011年末,原興隆街鄉有幼稚園2所,在園幼兒130人,專任教師6人,國小4所,在校生480人,專任教師40人,國小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國中1所,在校生180人,專任教師28人,國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為100%。
2011年,原興隆街鄉財政預算內教育經費22.2萬元,比上年增長50%。預算內教育經費占財政總支出的比例為4.4%,比上年提高了3.2個百分點。

醫療衛生

2011年末,原凌津灘鎮有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3個,其中門診部(所)2個,病床45張,每千人擁有醫療床位2.4張,固定資產總值275萬元。專業衛生人員25人,其中執業醫師6人,執業助理醫師2人,註冊護士2人。2011年,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15100人次。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100%。
2011年末,原興隆街鄉有鄉級醫療衛生機構1個,門診部(所)13個,病床28張,每千人擁有醫療床位2.3張,固定資產總值300萬元。專業衛生人員21人,其中執業醫師4人,執業助理醫師3人,註冊護士3人。2011年,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2000人次。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100%。

社會保障

2011年,原凌津灘鎮有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76戶,人數98人,支出18.8萬元,比上年增長10%,月人均160元,比上年增長10%;城市醫療救助115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725人次,共支出2.4萬元,比上年增長5%。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216戶,人數489人,支出52.8萬元,比上年增長15%,月人均90元,比上年增;長15%。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93人,撫恤事業費支出28.2萬元,比上年增長8%。社會福利費14.7萬元,比上年增長5%;敬老院1家,床位40張,收養農村五保39人。
2011年,原興隆街鄉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35戶,人數50人,支出7.8萬元,比上年增長20%,月人均130元,比上年增長23%;城市醫療救助120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455人次,共支出15500元,比上年增長12%。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132戶。人數289人,支出23.9萬元,比上年增長12%,月人均69元,比上年增長27%。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93人,撫恤事業費支出26.1萬元,比上年增長18%。敬老院1家,床位35張,收養農村五保35人。

交通運輸

2011年,58縣道楊凌線、62縣道黃茶線和深仙公路、泥馬公路4條幹線交會於境內,有碼頭4個。

歷史文化

名稱來歷
原凌津灘鎮境內玩江河段有一險灘,稱“凌津灘”,後建凌津灘水電站,由此得名。
原興隆街鄉舊時境內興隆村一帶做生意不紅火,僅能糊嘴,稱“糊嘴溪”。民國時期,一位程姓鄉長取“生意興隆”之意,改為“興隆街”。沿用至今。

風景名勝

夷望溪
夷望溪是桃花源外圍景點中最美的景點,是常德十景之一。夷望溪位於湖南省常德市桃源縣夷望溪鎮(原興隆街鄉)夷望溪村,景色秀美、山水怡人,被稱為常德的的“小桂林”。
夷望溪鎮
夷望溪
夷望溪,亦稱怡望溪,有望之心怡的意思,乍聽起來,似乎又是一道被世間所遺忘的山間流水。的確,這幾乎是個與世隔絕的地方,一個靜宓神秘的地方。夷望溪,一個青山凝黛,綠水悠悠的妙境,仿佛又到了桂林灕江,恰好這裡也有個象山,酷似一隻剛從水中沐浴上岸的老象。兩岸也是青山如屏,翠竹成蔭。夷望溪水清澈透明,如同碧玉,無怪乎詩人將它稱作“沅江小桂林”。這山有的如大象、有的如雄獅、有的如麒麟、有的如鐘鼓,還有一座山崖壁上似掛著一彎明月。
沅水風光帶主景區的凌津灘鎮和興隆街鄉合併,改名為夷望溪鎮,旅遊資源可以實現整體開發利用;致力打造民族風情鄉鎮。

榮譽稱號

2019年11月13日,“美麗中國·網路媒體生態文明行”主題活動走進湖南省桃源縣、常德市桃花源旅遊管理區,近距離探訪當地踐行綠色發展理念的生動案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