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廟門

太陽廟門

太陽廟門,位於西安南城牆裡朱雀門和小南門之間,東起南廣濟街,西至四府街。東邊與五嶽廟門相對,西邊則連著報恩寺街。全長298米。1966年曾改名為東升街東段。1972年恢復原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太陽廟門
  • 地理位置:陝西省西安市
  • 長度:298 m 
  • 起點:東起南廣濟街
  • 終點:西至四府街 
歷史沿革,地名典故,

歷史沿革

明末,因建有太陽廟而得名太陽廟門(街)
1966年,改名為東升街東段。
1972年,街道名稱恢復為太陽廟門。

地名典故

據《陝西省西安市地名志》中記載,太陽廟門因明末這裡曾建有太陽廟而得名。而太陽廟的歷史很有可能更為久遠。西安地名專家葛慧認為,太陽廟很有可能是古代羌族信奉的太陽神與佛教相結合的產物。陝師大西北歷史環境與經濟社會發展研究中心副研究員史紅帥說,在中國,太陽廟並不多見,太陽廟裡供奉的往往並不是太陽神,而是對當地有所貢獻的官員、戰死的戰士、忠烈之士等。史紅帥說:“中國古人認為,萬事萬物都有神,對太陽的信仰可能是比較早的信仰,太陽廟也有可能時間較早。”
《西安老街巷》中載,相傳,太陽廟坐北朝南,南北長東西短,占了至善巷(解放前太陽廟門街北的一條南北向小巷)東側的一多半。共有三門三間,兩側寬廂房各五間,有前後兩座大殿,前殿供奉關聖帝君,後殿供奉太陽神。民國時期,這裡住著毛和尚和利清法師。太陽廟還有一個院子在至善巷南口外以西不遠。
因為太陽廟位於此處,這條街道便以廟為名。不過,太陽廟門為何要以“門”來稱街呢?與太陽廟門一街之隔的五嶽廟門也是以“門”稱“街”,而在1986年朱雀門開鑿之前,這裡從宋元明清以來便沒有開過城門,同時,太陽廟門(五嶽廟門)並沒有南院門、北院門那么重要的地位,也不像端履門、西華門那樣曾經確有門存在。史紅帥解釋說,在中國古代,“門”有南來北往通達之意,有可能是形容這裡交通便利;此外,古時寺廟所在的街道上都有牌坊,而民間又常將牌坊稱作“門”,太陽廟門(五嶽廟門)的來歷有可能由於此。
清末西安府圖中可以看到,那時的太陽廟門還被稱為太陽廟街,並無“門”字,街北除了太陽廟外,還有一座劉忠壯祠。從圖中看,太陽廟門東口連線著大保吉巷,即現在的南廣濟街南端。曾經,這裡並沒有朱雀門和順城巷,大保吉巷的南端通到太陽廟門和五嶽廟門交匯口便結束了。在大保吉巷西,太陽廟門北邊,還有一條小保吉巷,這條小巷起止於大保吉巷,呈C型。今天,太陽廟門街北的保吉巷小區,便是在小保吉巷的舊址上建起來的。小保吉巷的南邊一牆之隔,便是至善巷。至善巷在太陽廟西牆外,是一條南北走向的半截巷,據說巷北頭曾有土地廟,號稱有求必應,故名“至善巷”。太陽廟街與報恩寺街交匯口的南側(約在今小南門偏北),還有一個“古紅廟”,而紅廟所對的街道則被稱為紅廟門。
民國時,太陽廟門的秘密監獄是西安城裡人人畏懼的恐怖地方。1934年,太陽廟內廂房被當時的警察二分局所占,抗戰後,東北流亡學生在此住過。1940年,太陽廟成為“國民黨西北特別拘留所”,關押過許多共產黨人和進步人士。《西安老街巷》中載,從1940年到解放前夕,共關押過5萬餘人。鄭伯奇、武伯綸、鄭竹逸、畫家趙望雲等都曾被關押在這裡。據說這座拘留所是胡宗南設立的特務機關,在此慘遭殺害者近萬人,那時候,“太陽廟內無太陽”已經成為西安人的一句口頭語。解放後,太陽廟陸續有單位和居民入住,不過卻逐漸荒廢了。
直到解放前後,太陽廟門街道兩旁都是老房院落,一般都是三大間寬,兩進深,大部分街房的當中一間縮進去半間做大門道,這樣不僅看起來莊嚴,而且便於路人在此避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