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陰之人,五態人之一,指氣質過偏於陰的人。
“太陰之人,其狀葚葚然黑色,念然下意,臨臨然長大,膕然未僂。”集註解釋說:“葚葚然者,黑暗而無光明也,念然下意,即下齊足恭之意也。身半以下為陰,是以臨臨然,膕脛之長大也”。對此,我的理解是,陰氣太盛的人,多臉色灰暗發青,廋骨嶙峋,腿骨細長無力,為使身體平衡,喜將上體前恭。表面看似是謙恭,實為病態之表現也。
《黃帝內經》論述說:“太陰之人,貪而不仁,下齊湛湛,好內而惡出,心和而不發,不務於時,動而後之。”
集註解釋說:“太陰之人,太偏於陰矣,其人陰險,故貪而不仁,陰內而陽外,故好內而惡出。”意思是說,體質陰虛太盛的人,在性格表現上,多為陰險貪婪之人。表面看好似謙謙君子態,實內心卻惡意頻頻。“心和而不發,陰柔之性也,不務於時者,不通時務也,動而後之者,見人之舉動而後隨之,柔順之態也。”其對陰暗算計之心理刻畫之細緻,如臨其境,如見其人。“太陰之人”因其陰虛太盛之故,其病態症狀與性格特點都比較偏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