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在
阿波羅11號登月50多年後,為什麼太空中人類的身影如此之少?我們會到達火星嗎?怎樣才能成為一個多星球物種,殖民太陽系並前往其他
恆星? 本書將直面這些問題。
本書對離開地球的安全界限、實際挑戰或合理動機進行了深入探討。克里斯托弗·萬傑克認為,考慮到潛在的科學和商業寶藏,在未來幾十年里,我們將重返月球並探索火星,這一點毫無疑問。其中私營企業已經發揮了主導作用,並從人類的太空活動中獲利。萬傑克認為,這可以是一個可持續的項目,是地球科學、商業和休閒活動的自然延伸。他構想在近地軌道上建造旅館,在月球上採礦、發展旅遊和科學探索。他還建議在火星上緩慢而穩定地建設科學基地。如果火星的重力能夠允許生育和兒童的健康成長,那么人類將在火星上建立定居點。
對奇蹟的渴望會帶領我們走得很遠,但如果我們真的想在新世界定居,則需要工程師、科學家和企業家的籌劃。萬傑克向我們介紹了那些規劃者,他們正在努力使太空生活成為現實。
作者簡介
著者:【美】克里斯托弗·萬傑克(Christopher Wanjek)
科普作家、科學記者,曾擔任
NASA戈達德太空飛行中心資深作家,報導宇宙的結構與演化。先後為《華盛頓郵報》《史密森尼雜誌》《天空與望遠鏡》《天文學》《水星》和《生命科學》等報刊撰稿500餘篇。已出版有《
這才是醫學》《工作中的食物》等作品,其著作已被翻譯成近10種語言。
譯者: 李平,高級工程師、情報工程學學士、通信與信息系統碩士,長期從事航天類科技期刊編輯、航天領域科技信息研究、文獻資料翻譯以及國內外航天技術發展史研究工作,曾參與《
阿波羅是如何飛到月球的》《
阿波羅計畫——權威原始資料》等譯著的翻譯和審校。
審校
王加為
1988年畢業於山東大學外文系英語語言文學專業。現為航天工程大學教授,長期從事英語教學和學術翻譯工作,主要涉足領域有國防採購、文學評論和語言學。主要譯著有《文學論著》《文化與權利》《表達與意義》等。
鄭子軒
荷蘭代爾夫特理工大學博士,西北工業大學副教授、碩士生導師。主要研究領域為空間套用科學與工程、飛行器設計等。在Aerospace Science and Technology、Acta Astronautica等權威雜誌發表論文10餘篇,並出版有英文專著Autonomous Mission Planning for Multiple Satellite Systems。
目錄
推薦序
譯者的話
引 言 發射之前
1 - 生活在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