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白華陽龍

太白華陽龍

太白華陽龍是一種中等大小的原始劍龍,體長4.3米,其主要特點是頭大而厚重,呈三角形,頸子較短,前肢大大短於後肢,但四足著地行走。背部兩列骨板比較小,形狀多變,尾端具兩對板狀尾刺。現有標本陳列在自貢恐龍博物館以及重慶博物館中。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太白華陽龍
  • 拉丁學名:Huayangosaurus taibaii dong, et. al
  • :華陽龍
  • 生存年代:中侏羅世
  • 生存地點:中國自貢大山鋪
  • 食物:柔軟多汁的植物
恐龍名稱,拉丁文名,恐龍體長,恐龍體重,恐龍食物,生存年代,地質層位,生存地點,辨認要決,恐龍種類,來 歷,簡 介,亮相“國家名片”,

恐龍名稱

太白華陽龍
太白華陽龍

拉丁文名

Huayangosaurus taibaii dong, et. al

恐龍體長

長4.3—4.5

恐龍體重

不詳

恐龍食物

柔軟多汁的植物

生存年代

中侏羅世

地質層位

下沙溪廟組

生存地點

中國自貢大山鋪

辨認要決

肩上各有一個的棘刺

恐龍種類

來 歷

1980年,在中國發現了第一個華陽龍化石頭骨。從那以後,科學家們又發現了更多的骨化石,其中包括這種多刺恐龍的完整骨架。

簡 介

太白華陽龍屬於極為原始型的劍龍類,大約4.5米長,頭骨非常厚重而狹長,像楔子狀。在頭骨上,存在有二到三個眶上骨;同時在顎上有一個小型的眶前開孔;在大顎上又發育良好的尺骨冠狀突起,以及在上隅骨一個小型後方孔。顎前排列有六到七顆葉片狀小齒。最引人入勝的背脊骨板,從頸項到尾端對稱排列,形狀稍異。而在肩部則有一對特大型的骨板。總計大山鋪挖掘出12具華陽龍的個體;完整的兩具骨架經過復元裝架,分別陳列在自貢恐龍博物館以及重慶博物館中。
太白華陽龍是一種中等大小的原始劍龍,體長4.3米,其主要特點是頭大而厚重,呈三角形,頸子較短,前肢大大短於後肢,但四足著地行走。背部兩列骨板比較小,形狀多變,尾端具兩對板狀尾刺。這具標本是目前世界上發現的時代最早的完整劍龍骨架。它的發現為劍龍起源於東亞的理論提供了實證。

亮相“國家名片”

2017年5月19日,備受郵迷期待的《中國恐龍》特種郵票,將正式發行。據悉,自貢出土的太白華陽龍,將作為自貢獨有恐龍屬種入選其中,亮相“國家名片”,進一步提升自貢在全國及世界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中國郵政集團公司自貢市分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郵票一直以來被視為國家的名片,而自貢作為我國重要的恐龍化石產地,以“恐龍之鄉”聞名海內外,從自貢出土的恐龍化石填補了國內外侏羅紀恐龍研究的空白。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