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流域良渚古城與中全新世環境耦合系統研究

太湖流域良渚古城與中全新世環境耦合系統研究

《太湖流域良渚古城與中全新世環境耦合系統研究》是依託華東師範大學,由戴雪榮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面上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太湖流域良渚古城與中全新世環境耦合系統研究
  • 項目類別:面上項目
  • 項目負責人:戴雪榮
  • 依託單位:華東師範大學
項目摘要,結題摘要,
以良渚古城考古新發現為契機,運用地貌學、沉積學、古地理學、第四紀年代學、環境考古等理論、方法和技術,在對太湖流域野外可行性論證和預研究基礎上,通過對良渚文化代表性遺址所處地貌環境調查分析,太湖上游東苕溪流域全新世多種沉積記錄(古湖盪、泛濫平原、古河道等)的獲取和沉積、14C年代、磁性參數、礦物、微體古生物(有孔蟲、孢粉)、地球化學等多指標綜合分析測試,探討良渚古城與中全新世環境多因素耦合關係並加以集成。內容包括:與地貌環境的耦合(人類適應性回響過程)、與氣候-海面變化過程的耦合;與流域突發性地貌過程(如洪水)的耦合,與杭州灣風暴潮/海嘯等過程的耦合,為重新認識中華早期文明與地理環境的相互關係提供依據,為我國古海岸與全球變化研究和長江三角洲人地系統綜合研究增添新的內容,也為國際IHOPE計畫的實施提供中國東部、長江下游地區不可多得的樣本。
這是基於太湖流域良渚古城考古新發現提出的一個環境考古項目,旨在從地貌、第四紀學科角度探討良渚古城與中全新世環境的耦合關係。內容包括:與地貌環境的耦合,與氣候—海面變化過程的耦合,與流域地貌(洪水)過程的耦合,與突發性風暴潮/海嘯等災害過程的耦合等。三年來,課題組在協作單位的支持配合下,開展了資料收集、遺址信息挖掘、高程測量、鑽探採樣等大量的調研工作,積累了豐富的野外第一手資料。室內開展了AMS 14C測年和磁性測量、粒度、粘土礦物、元素地球化學、有孔蟲等,獲得了大量的實驗分析測試數據,為本項目的順利完成奠定了基礎。 以良渚古城北城牆為例和基於磁性參數、粒度、粘土礦物、地球化學元素等多指標物源追蹤分析,城牆夯土層與墊土層和下伏生土層都表現出截然不同的特點,而與鄰近饅頭山、黃泥山山體土(網紋紅土)有關,並且特別指向其表層一定厚度範圍內的風化表土。由此認為,良渚人修建城牆在取土方面是有選擇的,是一種富含伊利石和高嶺石的粉質粘土資源。也代表良渚古城與地貌環境耦合的一個重要方面。 基於野外對多個良渚文化遺址剖面的觀察,遺蹟大多被埋於杭嘉湖平原面之下,上覆厚約數米不等的黃粉土層,代表良渚文化末期(約4.3ka BP)所發生的一次大洪水事件。橫向上不同剖面黃粉土層的粒度對比表明,平均粒逕自西向東、自北而南逐漸變粗、厚度變厚,指向並非為來自東苕溪流域的洪水,而是海水倒灌。黃粉土的堆積也奠定了該地區的最後成陸。綜合遺址剖面考古分層和鑽孔地層,認為杭嘉湖平原全新世地層結構可以概括為“五位一體”,從上而下分別為現代耕作層、歷史耕作層、黃粉土層(淤積層)、湖沼層(生土層)和砂礫層。 基於美人地、皋亭山附近兩個鑽孔的年代測試和有孔蟲等分析,在埋深4m多的深度上都發現大量有孔蟲,有孔蟲豐度為36~503(平均286顆),個體小,種類少,代表性屬種為畢克卷轉蟲(變種)Ammonia beccarii vars,兼有縫裂希望蟲Elphidium magellanicum、奈良小上口蟲Epistominella naraensis、優美花朵蟲Florilus decorus、孔縫篩九字蟲Cribrononion prisuturalisl等。由此證明,該地區在6.5ka BP時還是一片汪洋。這在空間上,與前人提出的“湖杭(太湖—杭州灣)大通道”基本吻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