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陂

太平陂

太平陂又名太和陂,位於萩蘆溪中游的福建省莆田市涵江萩蘆鎮崇林村蓮花石下,於宋嘉祐二年(1057年)由知軍劉諤創建。灌興教、延壽二里。太平陂原是1座用大溪石壘砌的滾水壩,壩長92米,高3.2米,頂寬2米。壩頂設有泄水口,寬1.1米,深0.65米。陂右岸築大圳(引水總乾渠)進口寬2.5米;乾渠沿山構築,工程頗艱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太平陂
  • 又名:太和陂
  • 位置:莆田市涵江萩蘆鎮崇林村
  • 流域面積:432平方公里,
簡介,古老水利工程太平陂,仙遊縣楓亭太平陂,

簡介

太平陂又名太和陂,位於萩蘆溪中游的福建省莆田市涵江萩蘆鎮崇林村蓮花石下,於宋嘉祐二年(1057年)由知軍劉諤創建。灌興教、延壽二里。太平陂流域面積432平方公里,水源較豐富。陂未建前,靠太和塘、屯前塘、東塘、勝壽塘、西沖塘等5個塘灌溉。建陂後5個塘復耕為田,以太和塘塘田抵作建陂費用。
太平陂原是1座用大溪石壘砌的滾水壩,壩長92米,高3.2米,頂寬2米。壩頂設有泄水口,寬1.1米,深0.65米。陂右岸築大圳(引水總乾渠)進口寬2.5米;乾渠沿山構築,工程頗艱巨。
陂右總乾渠,長4公里,循山麓為塍,自圳口起至輪車止,圳塍內外皆砌石粘灰,中用灰土堅築;又自輪車起至吳潭界止,塍單薄,砌石為護,紅土堅築,寬2.94米;又自吳潭起至萩蘆溪頭止,溪底立基砌石粘灰為塍,中用灰土堅實;又自橋頭至橋仔頭止,內外砌石堅築灰土;又自橋仔頭至後山破山而出,有分水石瓣,分上下二圳,上圳長11公里,由相園環山通圳,灌溉南山、林外、楓嶺、東宮、霞樓、泗洲、西庵、松板、平園、嶺前、過鋪等村。涵分為二:上下瓣口寬均0.94米。上瓣灌南埔,下瓣灌梧橋、上林、太平洋、南埔、東珠。各涵之水匯集後由泗州橋壩陡門入溝,陡門高1.2米,闊1.79米,閘板蓄灌梧梓、陳厝、尾東埔。下圳長5公里余,循小澗節節為壩閘,灌溉鼓岑嶺、九丘涵、度後亭、東張、林外至圭田陂(明正統中創建),又分為三:左入畚箕口,灌梧塘、東牌、太平莊、埔頭、溪口、東埔、陳厝尾;右分入靴瓣,灌漏頭上洋,潦則正流入溝。清鹹豐五年(1855年)又在橋仔頭設東墓涵,方孔,高0.17米,寬0.17米,底埋巨石,石灰粘作,引圳仔一,灌林尾、溪南。
沿渠建築物,在上圳有錢涵28口,水瓣2個,通溝陡門2座。涵因孔口如錢,故名錢涵。最初是立石鑿孔,名涵牌,旋安磐石,左右石柱,上壓以石。舊時孔在上,水小不出,容易毀壞。清時將孔改之於下,出水容易,田水足時,將孔以石塞之,溉下涵之田。在下圳有上壩七,下壩三,涵五,水瓣一,陡門一。
太平陂,因長期管理不善,工程失修,渠道沿線漏水嚴重,僅能灌溉6000多畝土地。1951年,建立太平陂水利管理委員會後,發動6個受益鄉組織4000個勞力疏圳擴渠,使渠道輸水能力從1.1立方米/秒增至1.6立方米/秒。1953年,新開囊山乾渠4.6公里,由南埔直通劉莊,修建建築物28座,增加灌溉面積4648畝。1957年,依靠農業合作化後的集體力量,又開挖支渠3條長8.6公里,分渠11條長13.5公里,整修配套建築物35座,增加灌溉4353畝,使灌溉面積達到15758畝,為1949年的1.6倍。1958~1970年,再整修配套乾支渠18.2公里。輸水流量從1.6立方米/秒增至2.3立方米/秒。1971年嚴重春旱,渠道末5000多畝土地遭受旱災威脅,利用涵江南林電灌站撤出的2台100千瓦電動水泵機組,在松西新建1座電灌站,從木蘭溪溝道中抽高24米補充水源。1972年外度引水工程建成,有利於調控利用萩蘆溪水源,因此於乾渠8.55公里處的跌水抬高渠道13米,開挖、擴建渠道8.55公里,新開渠道13.9公里,配套建築物130座,其中長度400米以上的石拱渡槽共6座。使渠道末端與東方紅水庫右乾渠相銜接,延伸到涵江公社林柄大隊“四角磚”高地,灌溉面積增至24205畝,工程於1975年全面通水。1978年灌區劃給沁後水庫1462畝,1984年又劃給木蘭灌區6863畝,1991年有效灌溉面積為15880畝。
1976年以後,灌區渠道繼續整修改善,提高水的利用率,計護砌石渠19公里,裁彎取直540米。至1990年,乾支渠共長41.95公里,附屬建築物245座,灌溉5個鄉(鎮)、30個村,保灌面積15300畝,挖填土石方63.18萬立方米,投工181.4萬工日,投資235萬元。

古老水利工程太平陂

太平陂位於萩蘆溪上游蓮花石下,是莆田四大陂之一,是一處古老的水利工程,至今仍發揮水利效益,灌溉二萬多畝田地。
太平陂
宋嘉佑年間(1056—1063),知軍劉諤在萩蘆溪上游蓮花石下攔溪築壩建太平陂。原用草木攔阻遏流,深6.85米,陂長92米,寬50.55米,用大溪石壘築成滾水壩,壩頂設泄水口,寬1.1米、深0.65米。陂南側開圳沿山而行,用石鋪砌,“迂壑斷處,乃作砥柱聯駕石船飛渡之。”石圳蜿延20餘里。及入境處乃分上下二圳。上圳長11公里,得水七分以灌興教、延壽二里(林外、楓嶺、下劉、松坂等)高仰田地;下圳長5公里,得水三分,專灌興教、吳(梧)塘、漏頭(林外、東張、東牌、太平莊、埔頭等)處平洋田地。
太平陂自知軍劉諤創建以後,歷代屢有修建,使水利工程不斷完善。宋紹定年間(1228—1233),知軍曾用虎重修太平陂,一度更名為曾公陂。明嘉靖四十三年(1564)再次進行修建。清乾隆13年(1748)和道光二年(1822)重新整修上下兩圳水渠。鹹豐五年(1855)陂首又進行重新整修加固。
太平陂太平陂
1950年以來,太平陂多次進行全面整修,開挖乾支分渠。主幹渠一條長達22.5公里,支渠25條共長達33.7公里。灌溉範圍除原來的萩蘆、梧塘外,再擴大延伸到西天尾、江口、涵江等地30多個行政村,灌溉面積由原來的6000多畝,增到2.3萬多畝,保灌的面積就有1.9萬畝,基本上實現自流灌溉。
百姓為紀念劉諤、曾用虎修建太平陂造福於民的功勞,於宋紹興二年(1191)在梧塘建太和廟,奉祀劉諤和唐太守何玉。後來,又增祀蔡襄、曾用虎等修建太平陂有功之士。明隆慶6年(1572)重建。此外,宋時還在楓嶺另建廟祀劉諤、曾用虎,廟名為世惠祠。

仙遊縣楓亭太平陂

太平陂位於楓亭鎮霞橋村。元代大德八年(1304年)由寺僧崇福倡建。陂基用長條石砌築,全長200米。陂築成後,海潮只能涌到太平陂下,海水溪水截然分開,楓江兩岸萬畝望天田變成良田。太平陂600多年來幾經興廢,現存陂壩為明成化十八年(1482年)十月重建,巧設12道閘門,用以控制水位。1984年12月,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