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國烈士墓

太平天國烈士墓

太平天國烈士墓,位於上海浦東新區高橋鎮屯糧巷村。於1945年開始修建,紀念在太平天國運動中犧牲的先烈。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太平天國烈士墓
  • 所屬區域:上海浦東新區高橋鎮屯糧巷村
  • 修建時間:1945年
  • 意義:紀念在太平天國運動中犧牲的先烈
  • 面積:600平方米的花崗石平台
  • 門票:免費
基本信息,歷史淵源,

基本信息

六百平方米的花崗石平台上,周圍環以石欄,中央矗立著黑石墓碑,碑之兩旁立石柱,上置蓋頂(石制屋頂),頗似古代墓葬前的石闕。碑上刻"太平天國烈土墓",碑陰有記:"在十九世紀五十年代的歷史條件下,太平天國除了擔負起反對封建勢力的任務外,更擔負起反對外國資本主義侵略勢力的任務。太平天國的英雄們,為了完成歷史所賦予他的革命任務,曾作了英勇的鬥爭。他們的戰績是輝煌的。1862年忠王李秀成勝利進軍上海,在這裡有力地打擊了外國資本主義的侵略勢力。表現了崇高的愛國主義精神。犧牲在這一次反侵略戰爭中的太平天國英雄們永垂不朽!"這是一九五四年修建時所撰。
碑後是墓台,呈橢圓狀。墓地上種著松柏和常綠樹木,充滿了莊嚴、靜穆的氣氛。

歷史淵源

一百多年前的高橋之戰,壯烈犧牲的太平軍戰士的屍體都移到屯糧巷,來不及埋葬,後來農民們用土掩蓋,堆成一座狹長的墳,當地人都喚作"長墳"。清兵和外國侵略軍在高橋殘酷燒殺,使這一帶人民十分痛恨,從而益發增加對太平軍的懷念。太平天國革命失敗後,每到清明節,總有人帶了酒菜來供祭,還要燒錫箔。直到光緒十六年(1890),來的人太多了,受到官府注意,才下令禁止。此後,土墳有損壞,也沒人敢修,以致雜草叢生,成為荒冢。
解放後,為紀念太平天國定都南京一百周年,上海市文管會於1954年修復太平天國烈士墓,並建立石碑。1959年,將此墓列為上海市甲級文物保護單位。 "文化大革命"中,墓碑遭到破壞。至1985年又進行重建,墓地亦擴大一倍,東西41米、南北11米,保護範圍為墓地周圍50米。
太平軍三次攻打上海:
第一次,1860年6月,太平軍進軍蘇常,並一舉攻克蘇州,成立蘇福省。李秀成部繼續東進上海縣城,因英法聯軍助清軍守城,數日未克,後由於嘉興告急撤出戰鬥。
第二次,1862年1月,李秀成部第二次進攻上海,由杭州北上在今奉賢、南匯、川沙一帶與由蘇州經嘉定、青浦、寶山直逼上海縣城的逢天義劉肇均等部呈南北夾擊之勢,上海官紳在洋涇浜設立會防公所(又稱“上海會防局”),與英法聯軍共同會防。而且李鴻章率新組建的淮軍6500餘人,由安慶舶運登入上海參戰。淮軍的第一次亮相就是在上海,導致太平軍節節敗退。
第三次,1862年5月,李秀成集結精銳部隊試圖反攻,由崑山太倉一線推進並一度攻占松江府城,但此時湘軍水師已在天京城下,天王洪秀全幾次詔催李秀成率軍回援,至年底太平軍全部撤至崑山。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