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1842年,鴉片戰爭後,中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西方列強大肆侵華,清政府腐敗無能,廣大農民饑寒交迫,紛紛揭竿而起。
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召集2萬餘人在廣西桂平金田村正式宣布起義,組成了以楊秀清、馮雲山、蕭朝貴、韋昌輝、石達開等為核心的領導小組,建號“太平天國”。在清政府的極力“圍剿”下,太平軍揮師北上,於同年9月25日一舉攻克永安州,暫時結束了長期的爭戰局面,在這裡翻開了中國近代農民革命的歷史新篇章。
建築格局
武廟的廂房分為大殿、天井、前門、東西四部分,磚木琉璃瓦結構,是太平天國首領商議軍機大事的重要場所;玉蘭樹下是太平天國開國、封王、發詔的遺址。
1851年10月1日至1852年4月4日,洪秀全在樹下發布了8道詔令。
1851年12月17日,太平軍在此舉行開國大典,並由洪秀全分封諸王:左輔正軍師楊秀清為東王,右弼正軍師蕭朝貴為西王,前導副軍師馮雲山為南王,後護副軍師韋昌輝為北王,石達開為翼王。其餘秦日綱、胡以晃、羅大綱等48人授丞相等職。同時,建立軍事組織編制,頒布新的曆法天曆。
1852年4月4日,天王洪秀全再次在玉蘭樹下頒布永安突圍令,隨後揮師北上。
細心一點,還可看見武廟旁的方形眢井,主要用來處決州官。攻入永安州後,太平軍便把時任知州吳江的頭顱砍下和武廟祭器一併投入井內。
除此之外,還有南王馮雲山指揮所舊址、十里長牆、古蘇沖玉龍關戰場、西浮嶺太平軍地洞、太平軍中營嶺營盤、水竇營盤、欒嶺營盤、上陽營盤、龍眼塘營盤、龍關永安突圍遺址、三沖戰場遺址、天平坳戰鬥遺址等,這些文物、遺蹟和遺址以其特有的歷史地位和價值,見證了中國近代史上曾經波瀾壯闊的、席捲大半箇中國的太平天國起義。
歷史文化
太平軍在永安建立的政權雖然只持續了半年多時間,但在中國近代農民革命史上留下了重要的一頁。太平天國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精神,鑄起了一座歷史的豐碑。如今,人們憑弔、瞻仰這塊農民反封建鬥爭戰場上的古老的遺址和早已銹色斑斑的武器,仿佛又目睹了160多年前刀光劍影、戰火紛飛、硝煙瀰漫的場景。一方面,令人對太平天國英雄產生了無限的崇敬之情,另一方面卻又忍不住為他們最終的失敗感到惋惜。
1995年12月,經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同意,太平天國革命在永安史實陳列館被命名為廣西壯族自治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2006年,太平天國永安活動舊址-武廟及西城牆、馮雲山指揮所等25個文物點被確定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006年9月,陳列館列為梧州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校外活動實踐基地。2009年,陳列館由蒙山縣紀委確定為蒙山縣黨員幹部警示教育基地。
2011年12月,陳列館由梧州市紀委、監察局確定為全市反腐倡廉教育基地。開館以來,參觀者已達160多萬人次,舉辦有國內外著名專家、學者參加的太平天國學術研討會10場。
參觀信息
地理位置
交通路線
公交:無公交直達,可以乘坐當地計程車。
自駕:1、廣西省梧州市蒙山縣呼北高速。
2、從呼北高速出發,經過平那高速,行駛102千米到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