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岳區1943年秋季反“掃蕩”

太岳區1943年秋季反“掃蕩”,抗日戰爭時期,八路軍太岳軍區部隊與民兵、自衛隊相結合,對日偽軍進行的反“掃蕩”作戰。1943年9月底,日軍華北方面軍第 1軍以第37、第62、第69師團各一部以及偽軍共2萬餘人,由軍司令官吉本貞一指揮,採取所謂“鐵滾式”新戰術,將日偽軍編成3個梯隊,在20公里縱深內分三線配置,像鐵滾輾壓似地對八路軍太岳抗日根據地進行“掃蕩”。

基本介紹

  • 名稱:太岳區1943年秋季反“掃蕩”
  • 時間:1943年秋
  • 參戰方:八路軍太岳軍區部隊與民兵、自衛隊和日偽軍
抗日戰爭時期,八路軍第129師所屬太岳軍區部隊為保衛太岳抗日根據地,反擊日偽軍大規模“掃蕩”的作戰。
1943年10月初,日軍第1集團軍以第37、第62、第69師及偽軍備一部共2萬餘人,由日軍第1集團軍參謀長花谷正指揮,採取“鐵滾式”新戰法,對太岳抗日根據地進行“掃蕩”,企圖消滅太岳軍區主力,摧毀太岳抗日根據地,建立“山嶽剿共實驗區”。所謂“鐵滾式’’新戰法,即將日軍主力和配屬的偽軍、特工隊等編成3個梯隊,在20公里縱深分三線配置,3個梯隊以梳篦隊形推進。為挫敗日軍“掃蕩”,太岳軍區司令員陳賡、政治委員薄一波領導壘區部隊,於8月即進行反“掃蕩”準備工作,制訂作戰方案,進行演習,培訓民兵地雷手、神槍手,組織民眾空室清野。臨戰時將所屬4個軍分區12個基千團的1/3兵力,以連為單位分散,結合民兵、自衛隊於根據地內堅持游擊戰,各基於團的主力轉移到外線作戰,採取內外線緊密配合的戰法,反擊日軍的“掃蕩”。
10月1日,日偽軍各部在飛機配合下,由平遙、介休、南關等地出犯,首先合擊綿上地區,構成“鐵滾式”封鎖線。10日進至張店、唐城、石門峪之線。太岳軍區第1軍分區部隊,在民兵配合下,節節阻擊,給日軍以殺傷。15日後,日偽軍推進到臨、汾至屯留公路兩側。
太岳軍區部隊抓住日軍兵力不足,翼側和後方暴露的弱點,乘機向其側後進攻。第2軍分區主力向白晉鐵路(白圭—晉城)長於、晉城段出擊,連克大堡頭、三家店等據點,打破了日軍屯留至晉城的封鎖線。第3軍分區主力深入同蒲鐵路(大同—風陵渡)洪洞、臨汾地區,抵近敵據點進行襲擊、伏擊,並一度襲人臨汾以南張禮車站,迫使日軍抽兵回援。第1軍分區一部於白晉鐵路,沁屯留間,連襲道興、太平、余吾等據點;一部於同蒲鐵路霍縣地區襲入北張、趙壁等據點。22日,奉命前往延安的第2軍分區第16團,行至臨汾東北韓略村附近,根據情況主動在韓略村西南公路兩側高地設伏,於24日上午,一舉殲滅日軍華北方面軍為推廣新戰法所組織的“戰地觀戰團”旅長以下軍官120人。日軍遭此打擊後,慌忙抽調兵力增援臨汾地區,從而使其“掃蕩”部署錯亂。28日,日軍南北對進,企圖將太岳軍區第4軍分區主力壓縮至中條山區予以殲滅。第4軍分區部隊就地分散,機動作戰,襲擊日偽軍據點,伏擊日軍運輸部隊。11月10日以後,日軍除以第37師繼續在中條山進行“清剿”外,主力北返,繼續對太岳北部地區進行反覆“清剿”。太岳區軍民廣泛開展麻雀戰、冷槍戰、伏擊戰和地雷戰,使日軍顧此失彼,疲憊沮喪,被迫於22日全部撤退。是役,太岳軍區部隊共殲日偽軍3500餘人,繳獲輕重機槍10挺、長短槍421支,奪回被掠牲畜3546頭(匹),挫敗了日軍的“鐵蒗式”新戰法和建立“山嶽剿共實驗區”的計畫。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