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乙寺

太乙寺

太乙寺是湖南省地名,傳說古時長沙南門沙湖港有一條妖龍盤踞,興風作浪,土地老爺請來太乙真人鎮妖,太乙真人將手持鐵塔擲下,寶塔和塔底的沙土落在沙湖港,頃刻變成了三座山。塔底泥土中一粒種子落地生長,五百年後開花結果,到三國時結了一個大瓜,當時長沙屬東吳,便起名“東瓜。 而寶塔落的地方就是寶塔。山上原有一座寶塔,南宋末年,元軍攻打長沙,湖南安撫使李芾為防止元軍利用,將之拆毀。另一座即古堆山,在今南湖路南側。後來,人們為祭祀太乙真人,在此山建了一座太乙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太乙寺
  • 曾用名:上清宮
  • 羅馬字母拼寫:Tàiyǐ Sì
  • 所屬國家:中國
地名含義,歷史沿革,

地名含義

太乙又稱太一,是楚人視為全天最尊的“上皇”。屈原《九歌》稱太乙為“東皇”。道家認為太乙是無形的,它生成了陰陽。根據崇禎《長沙府志》載,太乙寺即古時上清宮,傳為唐時太乙真人在寺煉丹,改名太乙。

歷史沿革

唐代時,太乙真人居此煉丹,與太乙寺僧孤月長老講性命之理。元至正二十五年( 1365 ),遷建此地,內有藥池、龍井 。明正德年間長沙知府陸相有詩詠《太乙寺》。詩云:野寺高林太乙壇,藥池龍井號真宮。雙峰闕處湘江白,一雁來時錦樹丹。曾有梵僧春咒虎,豈無仙子夜乘鸞。山靈不薄紅塵吏,終日依依停石闌。又傳,明太祖曾率師至長沙,獨宿太乙寺,寺中人不識,左盤右詰,太祖不快,又不便明言。天明,隨從俱至,寺眾方知是太祖,驚恐萬分。太祖為了解除他們的怕恐,笑曰:“太乙寺中孤月亮。”一道士馬上對曰:“長沙城上一星明。”於是皆大歡喜。據清光緒«善化縣誌»載,清光緒年間,曾重建太乙寺,時寺內藥池、龍井尚在。龍井又稱九龍池,在寺後,方僅尺,深二尺許,泉水不凅。還有宋代大鐘一口,為南宋淳熙十二年九月鑄造,上鑄南嶽化成禪寺及施造者姓名。其時寺內還有三座化身窯。傳說一化洋人,一化和尚,一化尼姑。明代太乙寺一帶竹樹茂密,風景幽雅,寺內正殿三楹,有藥池,龍井,香菸縹緲,鐘鼓並鳴。原有“太乙真人洗藥池”祁陽石碑,今不存。l957年,太乙寺舊址拆除,在遺址上興建了長沙木材公司修建職工宿舍4棟,寺眾轉入木材公司工作。今存寺屋一間,內有清光緒殘碑一通,存放僧道骨灰的普通麻石塔建築一座和磉墩二個;北側尚存普同塔一座。寺屋有一截牆系光緒年間的原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