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馬山古墓群

天馬山古墓群

天馬山古墓群位於長沙市嶽麓區天馬山社區,屬嶽麓山脈,山體呈南北走向。據長沙文物部門資料,該古墓群僅是西漢長沙國王室墓地的一小部分。2013年,天馬山漢墓被傳藏一噸黃金,盜墓人結隊開往長沙。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天馬山古墓群
  • 外文名稱:無
  • 地理位置:長沙市嶽麓區天馬山社區
  • 占地面積:不詳
墓群簡介,盜墓事件,盜墓筆記,技改洛陽鏟,一噸黃金,炸藥炸不開,王陵誘惑,保衛多艱,存在隱患,新聞資料,

墓群簡介

天馬山古墓群位於長沙市嶽麓區天馬山社區,屬嶽麓山脈,山體呈南北走向。據長沙文物部門資料,該古墓群僅是西漢長沙國王室墓地的一小部分。
長沙作為漢長沙國的都城,是當時政治、軍事、文化重地,歷代長沙國諸王去世以後便葬於江邊丘陵地帶,形成王陵。此處王陵墓穴規模均以宏大為特點,成為目前發現和保存最大的古墓葬集中地。天馬山因山形如同一匹起躍的駿馬而得名,嶽麓、天馬之間,坐落著千年學府湖南大學,天馬山往東,則是瀟湘路、湘江和著名的橘子洲。
2013年,天馬山漢墓被傳藏一噸黃金,盜墓人結隊開往長沙。

盜墓事件

盜墓筆記

“著名的長沙馬王堆漢墓墓主是臣,天馬山上的漢墓墓主是王,一仆一主,可見天馬山王陵的價值”
長沙天馬山下一派平靜安祥。這是一條連線湖南大學教學樓到公寓的平淡無奇的大馬路,馬路邊除了挨挨擠擠的小吃店、小超市、小旅館,就主要剩下來來往往的大學生。而恰恰是這裡,過去幾年中,一隊隊職業盜墓人或自河南南下,或自江西西進,不遠千里奔波至此,藏身於小旅館,覬覷著身後的天馬山。這些旅館多系長沙本地農民自建房,一些房間僅僅用木板隔斷。單間一張床,標間兩張床,房價每天低至40元,高不過80元。
職業盜墓人極有可能在這裡一住十天半月。白天,他們窩在旅館,看一台小得可憐的10多寸的電視機,到了夜間,他們“幹大事”的野心卻能放大到無邊無際。
“我們不斷發現有人盯著這個古墓,2011年底是一個5人團伙,2013年又打了兩個團伙,光這兩個加起來是26人。”2013年5月20日,長沙市文物局局長曹凜說,“上周又打掉了一個團伙,他們是盜竊一個清朝古墓。”天馬山盜墓之猖獗,已到使用雷管炸藥的程度。手法張揚至此,這恐怕是盜墓小說所不能想像的情景。

技改洛陽鏟

2013年1月22日,天馬山沉睡在冰冷的夜色中,一團黑影仿佛幽靈一樣在山坡潛行。
這正是一夥盜墓賊,手提洛陽鏟、礦燈、鐵鍬、鼓風機。他們先分出一股留在山腳,另一股進到山腰才停下,簡單休整後,即向山上的一處古墓靠近。
在這次挖掘之前,團伙中有一名年長的“大師傅”已多次上山查看風水,他斷定山中有一兩座體量龐大且不同尋常的古墓。
在盜墓這一行,“大師傅”是盜墓團伙里“德高望重”的人,深得一眾成員信賴。在具體盜墓行動中,他負責提供技術指導,大夥相信,只有他能測算出墓室的位置、價值以及墓室開挖選點。
天馬山漢墓天馬山漢墓
這次,“大師傅”把挖點選在了山腰。於是,一部分人挖洞,一部分人裝土,其他人將挖出的土石裝進蛇皮袋,一袋袋背到數十米之外,倒進一座土坑---儼然一個施工班組。
這天晚上,一夥人挖了好一陣,泥土挑了好幾堆,才見下面儘是砂石、石礫,之後再往深處挖,依舊是石頭。“大師傅”犯了難,他只好修改方案,不得已提議轉戰山頂,從山上打洞至墓頂。由於時間已經不早,一夥人只得將挖開的洞口回填掩蓋,匆匆下山。與該盜墓團伙有著特殊關係的人士透露,“大師傅”在盜墓一行中的作用十分關鍵,一座古墓是否具備開挖價值,能否順利開挖,先要請“大師傅”看風水、勘地形,做一整套技術分析。“但這次請來的‘大師傅’好像不怎么行,點都沒踩準,真要是厲害的‘大師傅’,拿根棍子在山上掃幾下,就知道下面是什麼級別的古墓。”
2013年1月26日晚,團伙再次上山,開始實施從山頂鑿洞的方案。因為之前施工已有教訓,發現盜墓常用的洛陽鏟掘土雖易卻對付不了石頭,所以他們在這期間研製出了新型鑽頭。
這種鑽頭配合鋼管朝墓室打洞,加上洛陽鏟深入,效果很明顯。前述熟悉該盜墓團伙的人士說,該團伙研製的鑽頭系對傳統洛陽鏟的一次改進,這一次“技改”很快就在行業里傳開,並被認為“推動了盜墓技術一大步”。

一噸黃金

據警方後來查實,該盜墓團伙成員主要來自河南,他們最早從2012年12月就開始策劃這次盜墓。
最先是河南禹州人張朴雨聽妹夫李二儉說長沙有一座古墓,裡面堆滿寶貝。手頭正缺錢花的張、李遂找來同鄉李大儉、王彪商量,決定同赴長沙乾一票。
張朴雨、李二儉一夥盜墓賊,就這樣成為2013年天馬山漢王陵的首批不速之客。而此時在盜墓行內,一條訊息早已傳得神乎其神,“天馬山漢王陵里至少藏有一噸黃金!”
張朴雨一眾到了長沙,馬不停蹄上天馬山踩點,卻發現這裡似已有人捷足先登。
按盜墓行業規矩,已經盜挖的墓絕對不挖,可是查看古墓之後,發現墓地並未完全打開,價值猶存,因此張不甘心就此放棄。
就在張朴雨、李二儉兩人上山頂踩點時,竟看見兩名神秘男子也在山上走走停停。張、李遂主動上前搭訕,原來此二人系本地人氏,一經深入交談,知是同道中人。張朴雨心想,如果撂開本地人,或許大家都做不成事,不如合作。
盜墓賊在天馬山打洞盜墓一般要十天半個月,於是一些當地人發現古墓信息後,有的會將信息提供給犯罪份子,或與之合作牟利。
盜墓計畫隨即展開。兩幫人中,張朴雨負責整體部署,並安排前期資金籌集和人力召集;兩名本地人負責望風、報信。
雙方約定,事成之後四六分成,張一方得六,本地人得四。待計畫商定後,就等著大幹一場,不料趕上盜墓一行最忌諱的事情---細雨綿綿。雨水天氣不宜動工,極易暴露痕跡,張朴雨一行只得暫時折返河南,再等時機。
直到2013年1月26日前後,張朴雨、李二儉再度來到長沙,與當地人商定後,認定時機已經成熟,盜墓計畫遂再次啟動。這次,張、李各出資一萬元,再次明確的分成方案為:張、李各占所得利潤的15%,當地人占40%,另外30%分給其他人員。
方案一經敲定,張、李即刻從長沙發出指令。河南方面集結的人馬上了一輛麵包車,其他人員趕高鐵,一齊往長沙天馬山“會盟”。
與此同時,前期駐守長沙勘察地形的人馬並沒閒著,他們在長沙市面上精心採購了繩子、鐵鍬、帶子、手電筒、望遠鏡、鋼絲、雷管、炸藥、鼓風機、電瓶、電纜線、安全帽、頭燈、通風管等工具和裝備。
隨後,全部人員匯集長沙,分別入住。據警方掌握的案情,主要負責打洞、搬運的盜墓人入住了一家早已租好的四合院,該四合院內常年居住外地人,流動性大,相互不熟。其他望風和後勤保障人員則分別住進兩家賓館。
一切準備就緒,就有了前述盜挖古墓的一幕。

炸藥炸不開

據警方後來調查的情形,此次除李二儉等少數人負責供水、送飯、望風等後勤及設備保障外,主要力量統統上山,部署在打洞、挑土、運土、裝土、鋸木、開棺等盜墓流水作業線上。
這樣,十多人分批次輪流打洞,待天亮再將洞口掩好下山。他們通常是上山、下山各一套衣服。如此日復一日,一切順風順水。
為了加快打開墓室的速度,其中一名王姓成員聯繫遠在江西的朋友,提出弄一批炸藥,爆破山石。
2013年1月27日,一名萬姓江西人將70斤炸藥和兩支雷管運到長沙。1月28日晚上8時許,團伙在古墓上端洞口裡灌滿炸藥。10點左右,炸藥被引爆,山洞被炸出8米深坑。
正當一步步逼近墓室之時,“大師傅”才又看出來,墓室竟是“黃腸題湊”的墓葬結構。
“黃腸題湊”是用異常堅固的木頭層層平鋪、疊壘而成的棺槨,一說用於西漢帝王陵寢,一說天子以下的諸侯、大夫、士也可用“題湊”,只是一般不能用柏木,而用松木及雜木,但經天子特許,諸侯王和重臣死後也可用“黃腸題湊”。
作為一種特殊的墓葬結構,“黃腸題湊”向來是盜墓行業的剋星,而據前述知情人士介紹,一名挖墓男子曾對他說,當繼續深挖時,發現這種層層平鋪的木頭至少有7層以上。
這顯然是炸藥不能輕易攻克的難題,但一夥人又不甘心,他們一度運來更多炸藥實施爆破。然而,直到2013年1月29日凌晨3點多鐘,費盡心力,依舊未能傷及墓室筋骨。
第二天,當團伙實施爆破作業將天馬山漢墓炸出盜洞準備繼續挖掘時,接到舉報的公安部門四路抓捕小組出現在了現場,隨後其他藏身酒店和出租屋的盜墓成員悉數被抓獲。

王陵誘惑

這次墓盜案只是幾年間天馬山漢墓大大小小盜案中的普通案件。而張朴雨、李二儉這一盜墓團伙的信息源,正來自2010年首個盜挖天馬山漢墓的團伙。
2010年,一個江西職業盜墓團伙對天馬山漢王陵進行盜掘,暴露後,當地文物管理部門和公安奮力追查,該團伙逃走。
雖然古墓得以保存,但是,天馬山漢墓經此江西盜墓團伙掘墓未遂後,一時“名聲大噪”,有關“一噸黃金”的傳聞也在職業盜墓圈中不脛而走。
“一噸黃金”誘惑當前,全國各路職業盜墓人一隊隊開往長沙。長沙市嶽麓區文物管理所所長肖輝說,駐守在長沙的職業盜墓人都伺機出動,已讓文物部門不堪其擾。
經文物部門證實的盜墓痕跡,顯示天馬山漢墓已屢遭盜掘,重災區則在“天馬山2號漢墓”。
2011年4月8日,在“天馬山2號漢墓”發現一處深14米的盜洞;2011年8月25日,又發現一處被覆蓋的隱蔽盜洞,盜洞深十餘米;2011年11月25日,該處再發現8米深盜洞。
2012年7月30日,同樣在“天馬山2號漢墓”,文管所巡護員發現盜墓賊藏匿的洛陽鏟、二齒耙、繩索、礦燈等盜墓工具,並發現一處深約2米的新盜洞。
一個月之後,此處再次發現藏匿的洛陽鏟等盜墓工具,其中包括一台安裝了消音設備的發電機。後經文物部門工作人員仔細察看,發現一處經過精心掩飾、幾乎不留痕跡的十餘米新盜洞。
對天馬山漢王陵進行巡防的工作人員感嘆,職業盜墓團伙的工具和手段越來越先進,為了避免被發現,盜墓團伙直接將作案工具藏在古墓內,挖完墓在洞口鋪置蛇皮袋封住洞口,而後填土、踩緊,再堆上樹葉。
在“天馬山2號漢墓”附近陸續發現多處“洛陽鏟”取土痕跡,一些作案工具在幾層掩護後,甚至直接埋在了墓室頂上。
長沙文物部門雖費盡心思追查盜墓者痕跡,但來自全國各地的職業盜墓團伙讓他們力不從心。所幸“黃腸題湊”這樣的古老墓葬技術,最終將盜墓者擋在了離墓室最近的地方,這使得“天馬山2號漢墓”雖屢遭挖掘,至今並未打開,至於墓室中是否真正藏有一噸黃金,也就無從證實。
“墓室埋藏了一兩千年,什麼情況都有可能,誰也猜不到。”長沙市嶽麓區文物管理所所長肖輝確認,“2010年第三次文物普查時,經專家調查確認,‘天馬山2號漢墓’為漢代長沙王陵。”
肖輝說,與長沙天馬山漢代長沙王陵同時代、享譽國內外的“長沙馬王堆2號墓”中,發現了“長沙丞相”、“ 侯之印”和“利倉”3顆印章。經考古資料鑑定,這些墓主是西漢初期長沙國丞相、 軑侯利倉及其家屬。
“著名的長沙馬王堆漢墓墓主只是臣,‘天馬山2號漢墓’墓主是王,一仆一主,可見其價值。”肖輝說。
實際上,放在更大範圍內看,天馬山盜墓也只是近年長沙盜墓風潮的一個縮影。
僅長沙市嶽麓區轄內已探明的漢王室古墓,在2011年就陸續發生了11起盜墓未遂的案件。

保衛多艱

“有一個公司交了4億元,有5個公司在裡面做開發。現在發現了古墓,地方政府在做他們的工作,他們也同意和理解,但還沒達成一個方案”
長沙湘江西岸有一座古城,“北津城”。城牆長約1700米。歷經滄海桑田的千年之變後,如今“北津城”只留殘骸。
2013年5月,《“北津城”僅有一段土建古城牆若隱若現。而從這裡放眼四望,“北津城”以東是北去的湘江,當年的長沙國王及王室成員則歸隱於西邊或南邊的綿綿山脈。
據考古學者研究,在“北津城”的西、南方向,現已發現的長沙國王陵墓群可分為4個片區:谷山片區,望城縣戴公廟片區,嶽麓區鹹嘉湖片區,以及天馬山片區。
居中扼住4個王陵墓群的“北津城”,歷史上正是守護王陵的戍城。長沙文物部門曾在“北津城”里發現了兵器,並證實歷史上駐有陵邑。
“陵邑就是守陵的官員,陵園長就是一個官職,相當於現在的縣長,只是面積小,但很重要。他們是國家機器的一部分,既有他們的城,還有武器庫、軍事訓練機制的跡象。”長沙市文物局局長曹凜說。
“北津城”由此成為進入長沙悠悠歷史的一把鑰匙:兩千多年前,王族的衛士在這裡戍守王陵;兩千年之後,現代職業盜墓人依舊未停止對於王陵的窺伺。

存在隱患

自2010年全國第三次文物普查發現9座漢長沙王陵墓以來,這些墓葬的盜洞已不斷出現。而受制於編制不夠、資金不到位、沒有啟用先進監控技術等諸多因素,長沙文物保護部門在漢墓保護上頗為力不從心。
以“天馬山2號墓”為代表的王陵墓,正成為職業盜墓團伙眼中的“唐僧肉”。
“相關部門若再不加大對古墓的投入和保護力度,古墓失守將是早晚的事情。”長沙市嶽麓區文物管理所所長肖輝說。
“自從刑法修改後,對盜竊古墓古遺址的人不用判死刑了,2008年,漢王陵馬上被盜。”曹凜說。
據《文物法》與《刑法》,中國對於破壞文物行為的懲治有限,比如只有破壞省級以上的文物保護單位方可追究刑事責任,而數量龐大的市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和一般不可移動文物,拆毀一處最高處罰只有50萬元,這給文物安全管理留下了重大隱患。
盜墓賊頻頻出現,讓長沙文物保護部門草木皆兵。
文物部門已採取諸多措施,比如加強漢長沙王陵的日夜巡查力度。尤其從2009年之後,長沙正式進入文物、公安聯合辦案模式,並建起四級文物保護制度,即市政府和區縣(市)政府、區縣(市)政府和鄉鎮(街道辦)、鄉鎮(街道辦)和文物保護員之間逐級簽訂《文物安全管理責任書》。村(社區)接受鄉鎮或街道辦的委託,行使對文物安全員的代管之職。
“同時,文物部門正在做局部安全保護方案,已經做到二期,一期已經到位。另外,和公安部門合作的攝像頭監控也正在做。”長沙市文物局文物保護管理科科長吳文峰表示。

新聞資料

鬼吹燈案曾連發
長沙追捕盜墓賊
2006年
望城縣風篷嶺一號墓發掘。
墓主身份極高,可能為西漢劉姓長沙王的一位王后,出土了如金縷玉衣殘片等稀有珍貴的文物,故備受關注。
2008年
風篷嶺二號墓被盜,盜墓者進入主墓室。盜洞已達槨室,盜洞下部已部分坍塌。
此墓為西漢長沙國王或王室成員墓,級別超過馬王堆西漢大墓的“侯”級!
2009年
望城縣風篷嶺二號墓再次被盜。
現場盜洞陰森黑暗,部分文物殘破不堪。
2009年
古墓被盜案連發。
嶽麓區天馬山古墓群、寧鄉縣大成橋鎮戰國中晚期貴族“七星伴月”古墓群等接連被盜。
此後,警方拘捕13人,並繳獲一批涉案珍貴文物。
2013年1月
嶽麓區天馬山二號漢墓險遭盜掘。
14人被批捕。
5年前,長沙境內接連發生了一系列轟動全國的古墓盜掘案——
20座古墓葬遭不同程度破壞,其中包括11座西漢王室墓,大批文物失竊!案發後,4名盜墓主犯一審被判處死刑。
今年1月下旬,長沙市嶽麓區天馬山二號漢墓險遭盜掘!
為進入這座西漢長沙王王室家族的墓地,14名盜墓者從天馬山頂炸開一條7米深的洞口,準備一路挖向墓底。墓周新掘的浮土引起了附近居民的警惕,漢墓最終幸免於難。
近日,嶽麓區人民檢察院以涉嫌盜掘古墓葬罪,將14名犯罪嫌疑人批捕。■記者 龔化 通訊員 黃珀 實習生 胡麗媛 廖綺睿 漆珂伊
險遭盜掘的古墓位於長沙市嶽麓區橘子洲街道天馬山。
今年春節期間,14名來自河南、江西的盜墓者自製炸藥,混在化肥中輾轉運至長沙。他們分工明確,並拉了兩個長沙人入伙,約定四六分成。
盜墓者說,去年他們的同行就“動過手”,但由於技術原因放棄了。
山頂打洞直通墓穴
周邊居民發覺“天馬山二號漢墓”被盜時,漢墓側面的天馬山半山腰,一個深約2米的盜洞在樹枝的遮蔽下隱約可見。天馬山頂一條深七八米的小隧道從山頂垂直下行,企圖接近墓葬。
“為進入這座漢墓,盜掘者們先是從側面掘洞,但被巨大的石塊擋住去路,後來改從山頂垂直挖洞。”辦案人員介紹。
辦案人員在現場發現,這個盜洞直徑60-70厘米,發現時已挖了約8米深,可容一人通過。盜墓者先是用火藥在山頂炸開口子,然後用吊繩放人和鏟子下到洞穴中,將泥土挖松吊出。
盜墓遇“同行”拉人入伙
14名盜墓者中有13人來自河南,1人來自江西,他們都有明確的分工。
老闆張朴雨、李二儉各出資1萬元供入伙成員們的食宿、作案工具、後勤保障;有盜墓技術的王彪負責指揮地下打洞進度;江西人萬盼通過地下渠道為團隊提供自製炸藥。此外,雷管接線、爆破、放繩、背土等工序,均有專人負責。
頗讓人意外的是,在盜掘前期查勘古墓周邊環境時,這伙盜墓者還意外地遇到了“同行”。“去年12月份,我們在天馬山查看環境,發現兩個當地人也在古墓旁轉悠。結果一聊,發現都是想‘幹這個活’(盜墓)的。”盜墓團伙的“技術指導”王彪說,考慮到對長沙不熟,也為避免走漏風聲,他們決定拉這兩個長沙人入伙,並約定得手之後,本地人分四成,河南人分六成。
火藥混在化肥中運送
為了盜墓,這夥人可謂煞費苦心。
由於盜掘時間選在春節期間,火車、客運等交通站點對違禁物品的管控相當嚴格。為了能將河南家鄉的自製炸藥運到長沙來,他們將火藥、雷管封裝,混在化肥中裝袋,並輾轉河南、江西等地,最後用私家車運至長沙。
由於擔心盜掘行動被天馬山周邊居民發覺,盜墓者選擇在深夜上山動手。外圍有兩三個人放風,洞中由4個身強力壯的輪流下去挖土,洞口有六七人輪流處理挖出來的浮土。
盜墓者事後向檢察機關交代,這已是第二次對天馬山二號漢墓動手。
早在去年,他們的同行就曾對這座古墓開挖,最終由於技術原因放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