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門山(明代于謙詩作)

天門山是明代于謙的一首七言律詩。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天門山
  • 創作年代:明代
  • 作品體裁:七言律詩
  • 作者:于謙
作品全文,注釋,

作品全文

天門山峙近西偏,屹立芙蓉翠插天。六月岡巒飛雨雪,四時草木吐雲煙。
鳥飛不過岩頭石,人渴難尋澗底泉。安得六丁施斧鑿,滔滔車馬信平川。

注釋

天門
(1).天機之門。指心。《莊子·天運》:“故曰,正者,正也。其心以為不然者,天門弗開矣。” 成玄英 疏:“其心之不能如是者,天機之門擁而弗開。天門,心也。”
(2).指鼻、口或天庭。《老子》:“天門開闔,能無雌?” 河上公 註:“天門,謂北極紫微宮……治身,天門,謂鼻孔。”按, 朱謙之 校釋以為“無雌”當作“為雌”。《黃庭內景經·隱藏章》:“上合天門入明堂。” 務成子 註:“天門在兩眉間,即天庭是也。”
(3).天宮之門。《楚辭·九歌·大司命》:“廣開兮天門,紛吾乘兮玄雲。”《淮南子·原道訓》:“昔者 馮夷 , 大丙 之御也……經紀山川,蹈騰昆命,排閶闔,淪天門。” 高誘 註:“天門,上帝所居紫微宮門也。” 唐韓愈《孟東野失子》詩:“乃呼大靈龜,騎雲款天門。”
(4).指皇宮之門。 唐杜甫《宣政殿退朝晚出左掖》詩:“天門日射黃金榜,春殿晴曛赤羽旗。”
(5).星名。東方七宿角宿中之兩星。即室女座53、69。
(6).牌九賭博,莊家對面稱天門。《老殘遊記》第十九回:“第二條拿了個八點,天門是地之八,上下莊是九點,又賠了一個通莊。”
(7).草藥名。《宋書·謝靈運傳》:“尋名山之奇藥,越靈波而憩轅。採石上之地黃,摘竹下之天門。”
西偏
(1).西部;西方邊遠地區。《左傳·隱公十一年》:“﹝ 鄭伯 ﹞乃使 公孫獲 處 許 西偏。” 南朝 梁江淹《遂古篇》:“青鳥所解,路誠亶兮;五色玉石,出西偏兮。”
(2).西側。 三國 魏何晏《景福殿賦》:“溫房承其東序,涼室處其西偏。” 宋陸游《涪州》詩:“古壘西偏曉繫舟,倚欄搔首思悠悠。”
屹立
高聳挺立。 唐 李荃《大唐博陵郡北嶽恆山封安天王銘》:“維 恆 兮作鎮壬癸,善利萬物兮德配諸水,雄峰屹立而朝山邐迤。” 宋 張世南《遊宦紀聞》卷六:“下臨石壁,屹立萬丈,真奇觀也。” 清黃遵憲《哀旅順》詩:“炮台屹立如虎闞,紅衣大將威望儼。” 魯迅《野草·一覺》:“我照作品的年月看下去,這些不肯塗脂抹粉的青年們的魂靈便依次屹立在我眼前。”
芙蓉
(1).荷花的別名。《楚辭·離騷》:“制芰荷以為衣兮,集芙蓉以為裳。” 洪興祖 補註:“《本草》云:其葉名荷,其華未發為菡萏,已發為芙蓉。” 唐 王維《臨湖亭》詩:“當軒對樽酒,四面芙蓉開。” 清唐孫華《晚秋獅子林小集》詩之一:“三徑林香穿竹樹,一池波影漾芙蓉。”
(2).木蓮,即木芙蓉。落葉大灌木,葉大掌狀淺裂,秋季開花,花大有柄,色有紅白,晚上變深紅。可插枝蕃植,供觀賞,葉和花均可入藥。 隋江總《南越木槿賦》:“千葉芙蓉詎相似,百枝燈花復羞燃。” 宋宋祁《木芙蓉》詩:“芙蓉本作樹,花葉兩相宜。慎勿迷蓮子,分明立券辭。” 清梁紹壬《兩般秋雨盦隨筆·芙蓉》:“ 嶺 南木芙蓉,有一日白花,次日稍紅,又次日深紅者,名曰‘三日醉芙蓉’。”
(3).《西京雜記》卷二:“ 文君 姣好,眉色如望遠山,臉際常若芙蓉。”後因以“芙蓉”喻指美女。 清蒲松齡《聊齋志異·鴉頭》:“室對芙蓉,家徒四壁。”
(4).寶劍名。 明湯顯祖《南柯記·俠概》:“一生遊俠在 江 淮 ,未老芙蓉說劍才。”
六月
《詩·小雅》篇名。序云:“《六月》, 宣王 北伐也。”《國語·晉語四》:“ 秦伯 賦《六月》。” 韋昭 註:“《六月》,道 尹吉甫 佐 宣王 征伐,復 文 武 之業。《小雅》其詩云:‘王於出征,以匡王國。’二章曰:‘以佐天子。’三章曰:‘共武之服,以定王國。’此言 重耳 為君,必霸諸侯以匡佐天子。”後多用以指衛國定亂的正義之師。《樂府詩集·郊廟歌辭七·梁郊祀樂章》:“白日體無私,皇天輔有德。七旬罪已服,六月師方克。” 明夏完淳《大哀賦》:“於是竿木群興,風雲畢會,興六月之師,振九天之銳。”
岡巒
山巒。 漢 張衡 《西京賦》:“ 華 岳峨峨,岡巒參差。” 宋 王安石 《即席次韻微之泛舟》:“地隨牆墅行多曲,天著岡巒望易昏。”《老殘遊記》第八回:“只是這左右兩條大峪,就是兩批長嶺,岡巒重沓,到此相交。”
飛雨
(1).飛飄的雨。 南朝 齊謝朓《觀朝雨》詩:“朔風吹飛雨,蕭條江上來。” 唐王昌齡《鄭縣宿陶太公館中贈馮六元二》詩:“飛雨祠上東,靄然 關中 暮。”
(2).驟雨。 唐杜甫《立秋雨院中有作》詩:“飛雨動華屋,蕭蕭梁棟秋。”
四時
(1).四季。《易·恆》:“四時變化而能久成。”《禮記·孔子閒居》:“天有四時,春秋冬夏。” 前蜀韋莊《晚春》詩:“萬物不如酒,四時唯愛春。” 宋陸游《老學庵筆記》卷二:“ 靖康 初,京師織帛及婦人首飾衣服,皆備四時。”
(2).指一年四季的農時。《逸周書·文傳》:“無殺夭胎,無伐不成材,無墯四時,如此十年,有十年之積者王。”《淮南子·本經訓》:“四時者,春生夏長,秋收冬藏,取予有節,出入有時,開闔張歙,不失其敘,喜怒剛柔,不離其理。”
(3).指一日的朝、晝、夕、夜。《左傳·昭公元年》:“君子有四時,朝以聽政,晝以訪問,夕以修令,夜以安身。”
(4).樂舞名。 漢文帝 作。《漢書·禮樂志》:“ 孝文廟 奏《昭德》、《文始》、《四時》、《五行》之舞。” 南朝 梁 劉協《文心雕龍·樂府》:“《武德》興乎 高祖 ,《四時》廣於 孝文 。”
草木
(1).指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易·坤》:“天地變化,草木蕃。” 唐韓愈《送李願歸盤谷序》:“ 太行 之陽有 盤谷 , 盤谷 之閒,泉甘而土肥,草木叢茂,居民鮮少。” 明劉基《〈悅茂堂詩〉序》:“故人不得其性則痛,鳥獸不得其性則瘏,草木不得其性則萎以枯。”
(2).指荒野。《韓非子·說疑》:“此十二人者,或伏死於窟穴,或槁死於草木,或飢餓于山谷,或沉溺於水泉。”
(3).比喻卑賤。多用作自謙之詞。 唐陳子昂《諫刑書》:“臣草木微品,天恩降休,伏刻肌骨,不敢忘舍。” 宋蘇軾《笏記》之一:“徒傾草木之心,莫報乾坤之施。”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