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統二年造像

1989年5月,晉縣文物保護管理所在本縣西關村徵集到一件石造像,經有關專家鑑定並定名為天統四年張貴伯造菩薩像。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天統二年造像
  • 製造人:張貴伯
  • 性質菩薩像
  • 建造年代:天統四年
石造像通高22厘米,漢白玉質,舟形背光。菩薩面龐豐碩稍長,高鼻樑,雙眼微閉,嘴角微翹。頭戴寶冠,寶繒垂於肩下,腹部凸起。上身著僧衣,佩如意形項飾,下身著齊足長裙,裙只有其形,不刻衣紋,平素簡潔。帔帛掩雙肩於體側,搭至肘上,後垂至於蓮台。右臂上屈執蓮蕾,左臂彎肘向下提握香袋,跣足立於單瓣覆蓮台上。下為長方形基座,長12、寬5、高4厘米,座背面及左右豎刻發願文12行25字,銘文為:“天統四年四月三日張貴伯為(亡)父像一區亡者生天見在德富。”
晉州位於河北中南部,北齊時屬巨鹿郡,郡治在下曲陽縣(今鼓城)。4世紀中葉,佛教發展興盛,各地紛紛建立寺院。與此同時,受佛教宣傳的影響,民間信奉佛教之風日盛,人們希望得到佛、菩薩的保佑,以求福消災,競相發願造像。這件造像就是在這種歷史背景下製作出來的。
民間藝術晉州市民間藝術豐富多彩,主要有官傘、木偶、戰鼓、挎鼓、霸王鞭(俗稱“落子”)、拉碌碡、扇鼓、跑龍燈、旱船、彩車、荷花燈、挑長藍、舞獅子、踩高蹺、二鬼摔跤等。每逢佳節表演。
歷史悠久的晉州木偶晉州木偶歷史悠久,文化內涵豐富,有很高的文化科研價值,深受民眾喜愛。它是集音樂、表演、文武場與一身的一種綜合性藝術形式。它發源於清代,代代相傳至今,凝聚著民族的表達方式和審美趣味,濃縮著民族的感情和性格。它通過音樂和文武場的有機結合,以精湛的技藝和維妙維俏的木偶造型動作,來表達人物的思想感情和豐富的生活內容,刻畫不同的人物性格,展現複雜曲折的故事情節。晉州“木偶”是人們生活中一種獨特的娛樂形式,有較高的娛人功能,曾有廣泛的民眾基礎。
晉州木偶興起於晉州鼓城村,至今已200餘年。俗稱“大木偶”或“大膠泥蛋”。舞台特製,稱“台口”,高約2米,廣、深各約3米,狀若瓦房或戲樓。台架之上裝有前幕、邊幕、布景和道具,下圍以布,高2米,以容藝人匿其內作戲。木偶藝人稱木偶頭為“人子”,實為用榆樹皮面合以配料所塑制的各種頭型,中空,榆皮面殼厚約半厘米,頭長約十多厘米,彩繪臉譜,冠以頭盔發須。接上兩隻袖筒,著以袍甲服裝,其形體若似倒置的口袋,亦稱“大布袋猴”。另有連桿三根:一根固定於脖領,以操縱頭部動作;另外兩根分別繫於袖頭、腕部,以左右其手勢。演出時,藝人臉朝上,兩肘架“人子”表演,身軀腿腳依照劇情做各種動作。
晉州鼓城木偶劇團,演出範圍廣至華北平原各地。演員最多時達百餘人,木偶70多具,分配唱、表演、文場、武場4個功班。唱功班分生、旦、淨、末、醜5種角色,唱腔多為河北梆子。該團配唱、表演、文武場有機結合,技藝精湛,木偶形象維妙維俏,久負盛名。演出的主要劇目有傳統戲《轅門斬子》、《三堂會審》、《打漁殺家》等。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劇團排演了《抗日救國》、《兄妹開荒》、《新編小放牛》、《小二黑結婚》、《打老蔣》等新戲。時任華北軍區司令員的聶榮臻觀後予以高度讚揚,解放區政府授予獎旗。新中國成立後,聶帥特致信函叮囑一定把木偶劇團辦好。劇團排演傳統劇目,同時配合政治形勢排演新劇目。主要在農閒時節演出。“文革”浩劫中,木偶被視為“牛鬼蛇神”險遭砸毀,80歲的班主杜瑞山捨身相護才得以倖存。1978年後,藝人們新置“台口”、幕布和服飾,粉畫“人子”臉譜,將技藝傳授給年輕一代,使晉州鼓城木偶戲又以全新的陣容、高超的技藝展現於觀眾面前。1981年,鼓城木偶參加河北省民間藝術展覽,同時表演給台灣友人;次年又在北京中國美術館展出,中央電視台播放鼓城木偶戲,省《民眾文化研究》刊登木偶劇照,《農民日報》刊載鼓城木偶史料。隨著老藝人逐年減少,現僅剩1位70多歲的老藝人,再加上資金短缺,年輕一代無人學習木偶表演藝術,晉州木偶面臨滅絕的危險,急需搶救、繼承、挖掘整理。2004年,晉州市對晉州木偶現狀進行深入調查,制定保護髮展方案,逐級上報;6月,被河北省文化廳列入省民族民間文化保護工程首批省保試點項目。晉州市文體局組織專人紮實進行挖掘整理,改編了《小放牛》等傳統劇目,組織藝人復排。2005年春節成功地與民眾見面,使這一古老的民間藝術在繼承和發揚上邁出堅實的一步。
獨具魅力的晉州官傘官傘,原是中國古代官員為炫耀其權勢、威嚴,出行時設定的專用儀仗之一。相傳,唐代貞觀後,官傘傳入晉州民間,成為時人向親朋好友、達官貴胄賀喜、慶壽、治喪的“執事”和相互贈送的重禮。舊時晉州送傘之風甚盛,不同場合有不同紋飾,寄託不同寓意。送“福祿壽星”、“松鶴延年”類圖案的傘,象徵吉祥如意或富貴長壽;喪事,送帶有陰陽祭奠及各類古代人物圖案的傘;結婚送表喜慶的傘,人們往往以得傘數量衡量事主人緣好壞。廣泛的社會需求為官傘舞的產生、流傳奠定了基礎。後來,在紅、白事時,就逐步有成群結隊的鄰里鄉親,舉著各式傘具,蹦跳著不同動作表情達意,這便是官傘舞的雛形。其原有的“官”義,漸漸演化為一種“公眾”藝術。清代,境內出現了眾多以耍“官傘”為業的專門戲班,逐漸形成了有一定程式的舞蹈形式。20世紀50年代後,民間藝人大多回鄉務農,“官傘”一度瀕臨絕跡。
1979年,縣文化館呂振東、趙孟群等,走訪民間老藝人,進行發掘、整理。1980年,他們在官傘原有程式的基礎上,大膽創新,創作出了舞台表演節目雙人舞《老兩口參加計畫生育表彰會》,參加石家莊地區文藝匯演,廣受好評。次年,創作了8人舞《鬧新春》,參加石家莊地區比賽,獲創作、演出二等獎。1982年,創作了大型舞蹈《豐收樂》(16人群舞),參加河北省首屆民間音樂、舞蹈觀摩演出,獲優秀獎,河北省和石家莊市電視台錄像並多次播放,送中國藝術研究院舞蹈藝術研究所保存,省群藝館將其收入《河北省民族民間舞蹈集錦》。1984年,《晉州官傘》又編入《中華民族民間舞蹈集成》(河北卷)。1999年,晉州文化館編導人員在成人舞台舞基礎上,再度創作48人的少兒廣場舞蹈,大膽革新舞蹈語彙和音樂,在河北省民間舞蹈精粹展演中獲一等獎。2001年1月,舞蹈藝術大師賈作光先生親臨晉州悉心指導,《晉州官傘》應邀參加文化部社圖司和北京市文化局聯辦的第十四屆“龍潭杯”中華優秀民間花會大賽,獲金獎第一名,並刻碑永記。並被石家莊市列為民間花會優勢項目。現在,《晉州官傘》既保留了原有那些情緒化、自娛自樂性的舞蹈表演方式,而且增加了舞台舞、廣場舞和行進舞;還有少兒舞、青年舞、老年舞,每逢節日,舞者眾多,成為晉州的獨特風景。
《晉州官傘》舞隊的基礎是舞組,舞隊是舞組間的鬆散聯合。舞組由2—3個角色組成,2人組為一男一女,男執傘,女右手執扇,左手捏絹;3人組為一男二女,成一傘二扇。舞隊無統一隊形,舞組多少無定額,表演人數無限制。
《晉州官傘》角色裝扮可隨舞者之意,比較靈活。開始,男著古代官吏裝,頭戴涼帽,腰系褡包,長袍左襟提起掖在褡包上;後演變為男扮如古戲中的小生,身著箭衣、彩褲,腳穿快靴,頭戴紅纓帽,腰系大帶,箭衣左襟提起掖在大帶上。女扮如古戲中小旦,身披女帔,著彩褲,腳穿彩靴,腦後梳一大辮子,兩鬢戴花。也有扮為現代青年男女、老頭老婆、和尚道士的,也有著丑角服飾的。
春節期間多表演《晉州官傘》。表演時,先由鑼鼓打開場點,會頭出場自報村名、會名。演員念白叫板;“左手執傘,右手叉腰,足跟提起,咱們走起來了!”接著在樂隊伴奏下開始表演。幾十個舞組各顯其能,誰吸引的觀眾多,誰是勝者。
《晉州官傘》基本動律是輾、擰、夾、轉四類動作的有機組合,形成和諧、完美、獨特的藝術統一。“輾”指腳步。每前進一步都是動力腿的腳跟落地後,立即半重心移向腳掌,腳掌又隨即用力輾動。“擰”指腳掌輾動後,主力腳立即變為動力腿吸起,膝部向主力腿的足尖方向,而面向方位不變,形成腿、腰、上身的反向擰動。“夾”指動力腿落地時雙腿夾緊,身體有向上立的感覺。“轉”指雙肩部反向轉動。伴奏樂隊主要由嗩吶和打擊樂組成。打擊樂為堂鼓、大鑼、水鑔、小鑼、小鑔。伴奏樂器主要為大桿嗩吶(俗稱大笛子、喇叭)。主要曲牌有《大擺隊》、《將軍令》、《備馬令》、《豐收樂》、《小十番》等。
《晉州官傘》道具主要是傘、彩扇、彩絹。傘用長140厘米的竹竿做把,厚竹篾做傘圈。鐵絲做傘頂,傘頂直徑50厘米,用長180厘米的綢子打折,做成大圍子轉住傘圈,圍子下綴絲穗。傘圍外罩8厘米的綢質小圍子。傘頂置兩根10厘米的彈簧,簧頂端安兩個高10厘米的大絨球。
《晉州官傘》老藝人彭雙全,1916年生於本市相邱村,已病故。他多才多藝,自幼愛好表演,14歲學演高蹺、《老漢背妻》。16歲隨本市鼓城村崔小根(1889年生)學習《官傘》,以執傘見長。其表演特點是:站得穩、跳得高、肩膀活、脖子活、以動帶情,表演幽默、風趣、生動,在晉州頗有名氣。宿無用,1924年生,本市東宿村人,已病故。16歲始表演《官傘》,以扮女角見長。其表演風格滑稽、幽默,肩膀活,人稱“帶軸承的肩膀”,他還創作了“小吸腿、軋腰步”等動作,很受民眾歡迎,常應邀到本市小樵、槐樹等鄉鎮傳藝,為《晉州官傘》普及傳播做出了貢獻。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