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目杜鵑(Rhododendron fortunei),又名雲錦杜鵑,常綠灌木或小喬木,高3-4米,主幹彎曲,樹皮褐色,片狀開裂;幼枝黃綠色,出具腺體;老枝灰褐色。頂生冬芽闊卵形,長約1cm,五毛。葉長橢圓形,先端急剪,基部圓形,表面鮮綠色,被有白粉。花為總狀花序,8-10朵簇生於枝頂。花期4-5月。原產中國。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天目杜鵑
- 拉丁學名:Rhododendron fortunei
- 別稱:雲錦杜鵑
- 界:植物界
- 門:被子植物門
- 綱:雙子葉植物綱
- 目:杜鵑花目
- 科:杜鵑花科
- 屬:杜鵑花屬
- 種:天目杜鵑
- 分布區域:浙江;江西;湖南;安徽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繁殖方法,栽培技術,套用,
形態特徵
葉厚革質,長圓形至長圓狀橢圓形,長8-14.5厘米,寬3-9.2厘米,先端鈍至近圓形,稀急尖,基部圓形或截形,稀近於淺心形,上面深綠色,有光澤,下面淡綠色,在放大鏡下可見略有小毛,中脈在上面微凹下,下面凸起,側脈14-16對,在上面稍凹人,下面平坦;葉柄圓柱形,長1.8-4厘米,淡黃綠色,有稀疏的腺體。頂生總狀傘形花序疏鬆,有花6-12朵,有香味;總軸長3-5厘米,淡綠色,多少具腺體;總梗長2-3厘米,淡綠色,疏被短柄腺體;花萼小,長約1毫米,稍肥厚,邊緣有淺裂片7,具腺體;花冠漏斗狀鐘形,長4.5-5.2厘米,直徑5-5.5厘米,粉紅色,外面有稀疏腺體,裂片7,闊卵形,長1.5-1.8厘米,頂端圓或波狀;雄蕊14,不等長,長18-30毫米,花絲白色,無毛,花葯長橢圓形,黃色,長3-4毫米;子房圓錐形,長5毫米,直徑4.5毫米,淡綠色,密被腺體,10室,花柱長約3厘米,疏被白色腺體,柱頭小,頭狀,寬2.5毫米。蒴果長圓狀卵形至長圓狀橢圓形,直或微彎曲,長2.5-3.5厘米,直徑6-10毫米,褐色,有肋紋及腺體殘跡。
生長環境
生長在海拔600-2000米山間林中。喜涼爽、濕潤和半音的環境。耐寒,不耐乾旱和高溫。生長適溫10-22℃,冬季能耐-15℃低溫。土壤以土層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酸性腐葉土為宜,切記鹼性土壤。
分布範圍
華東 中亞熱帶常綠、落葉闊葉林區(主要城市:武漢、沙市、黃石、宜昌、南昌、景德鎮、九江、吉安、井岡山、贛州、上海、長沙、株洲、岳陽、懷化、吉首、常德、湘潭、衡陽、邵陽、桂林、溫州、金華、寧波、重慶、成都 、都江堰、綿陽、內江、樂山、自貢、攀枝花、貴陽、遵義、六盤水、安順、昆明、大理)
產於浙江、安徽、江西、 福建、廣東、廣西、湖南、四川等地。近年已有抗州、無錫、上海等地引入園林種植成功。
繁殖方法
主要用播種、插桿和壓條繁殖。
播種:種子細小,春季採用室內盆播,播種土應高溫消毒。發芽適溫為15~22℃,播後20~30天發芽,幼苗生長慢,注意養護。
扦插:在梅雨季節進行。剪取頂端半木質化嫩枝,長10~15厘米,用0.2~0.3%吲哚丁酸溶液處理插條3~5秒,室溫保持18~22℃,播後15~25天生根。
壓條:5~6月採用高壓壓條法。在離枝頂20厘米處行環狀剝皮,寬1.5厘米,用腐葉土和薄膜包紮,到秋季可剪離母株翁栽。
栽培技術
栽培
每年花後換盆,加入肥沃、酸性的腐葉土,適當疏剪,保持優美株形。生長期每月施肥1次或用“卉友”21-7-7酸肥。開花時適當控制澆水,以免水大引起落花。梅雨至高溫季節,放涼爽通風處越夏,若溫度過高容易引起落葉。秋季天氣乾燥,注意噴水,增加空氣濕度。人冬前剪除枯枝、病枝和過密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