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賦予人的道德品格與人在社會上的官職祿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天爵人爵
- 定義:天賦予人的道德品格與人在社會上的官職祿位
天賦予人的道德品格與人在社會上的官職祿位。
天賦予人的道德品格與人在社會上的官職祿位。孟子用以標示“德”與“位”關係的兩個相對的概念。《孟子·告子上》云:“有天爵者,有人爵者。仁義忠信,樂善不倦,此天爵也。公卿大夫,此人爵也。”孟子做這種區分目的在於尊德行,即把“...
《天爵與人爵》,春秋戰國時期孟子創作的散文。作者簡介 孟子(約前372-前289),名軻,字子輿,戰國中期鄒國人(也就是現在的山東鄒縣東南人),距離孔子的故鄉曲阜不遠。是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學說的繼承者,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相傳孟子是魯國貴族孟孫氏的後裔,幼年喪父,家庭貧困,曾受業於...
天爵是漢語辭彙,拼音tiān jué,意思為天然的爵位,指高尚的道德修養。因德高則受人尊敬﹐勝於有爵位﹐故稱。解釋 1、天然的爵位。指高尚的道德修養。因德高則受人尊敬﹐勝於有爵位﹐故稱。2.天子所封的爵位;朝廷官爵。出處 《孟子·告子上》:“仁義忠信,樂善不倦,此天爵也;公卿大夫,此人爵也。”唐 ...
正廳堂有對聯曰:“里名昭善,昭元善而百善集;堂標修爵,修天爵而人爵從。”最引人注目的是罕見的花崗岩過丁石,長達6.2米,寬0.67米,厚0.21米。正廳堂的背後有1個進深4.2米的後軒。後庭院寬15米,進深5.2米,也有左右後廳書院。最後面的是後大廳及後廳左右大房、左右六扇,每間進深都達13.7米。
《天爵論》是唐代柳宗元創作的一篇散文。作品原文 天爵論 柳子曰:仁義忠信,先儒名以為天爵,未之盡也。夫天之貴斯人也,則付剛健、純粹於其躬,倬為至靈,大者聖神,其次賢能,所謂貴也。剛健之氣,锺於人也為志,得之者,運行而可大,悠久而不息,拳拳於得善,孜孜於嗜學,則志者其一端耳。純粹之氣...
中國文化注重修德與立功,對人進行爵位分級。按《孟子》所講 天子是得天爵而有人爵的人,東漢班固文章講 天子王者之制祿爵凡五等。”謂公、侯、伯、子、男。爵者,盡也,各量其職盡其才也。“公”之為言公正無私也;等 周朝分封制,天子 被稱"王"者,父天母地。孟子講古人修德為天爵,修仁義忠信,樂善不...
孟子曰:“有天爵者,有人爵者。仁義忠信,樂善不倦,此天爵也;公卿大夫,此人爵也。古之人修其天爵,而人爵從之。今之人修其天爵,以要人爵;即得人爵,而棄其天爵,則惑之甚者也,終亦必亡而已矣。”孟子曰:“欲貴者,人之同心也。人人有貴於己者,弗思耳矣。人之所貴者,非良貴也。趙孟之所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