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

天津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由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系、計算機基礎教學部、計算機基礎教學實驗中心、天津大學-IBM計算機新技術中心等單位於2006年1月組建而成,是我校有關計算機方面的人才培養基地和科學研究基地。天津大學的計算機學科創立於二十世紀50年代,並於1983年成立計算機科學與工程系,至今已經走過了半個多世紀的歷程,為我國計算機學科領域培養了上萬名傑出人才,是我國最早從事計算機學科領域教學和科研工作的單位之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天津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
  • 建立時間:2006年1月
  • 教職工人數:101人
  • 在校生:1100多人
學科體系,師資力量,教學機構,院長寄語,人才培養,歷史沿革,人才獲獎,

學科體系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擁有工學博士、工學碩士、工程碩士、工學學士等完整的學科體系。天津市最早的計算機學科博士點就誕生在當時的天津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系。學院現有計算機套用技術博士點;計算機系統結構碩士點、計算機軟體與理論碩士點、計算機套用技術碩士點、模式識別與智慧型系統碩士點;計算機技術領域工程碩士點以及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本科生專業。
計算機學院計算機學院

師資力量

學院師資力量雄厚,現有教職工102人,其中:國家“973計畫”首席科學家1人,國家“千人計畫”特聘專家1人,國家外專"千人計畫"特聘專家1人,天津市"千人計畫"特聘專家2人,博士生導師11人,碩士生導師34人,教授和研究員15人,副教授30人,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61人,基本形成了由學術帶頭人率領,以中青年教師為骨幹的教學與科研梯隊。

教學機構

學院的教學機構有計算機科學系、計算機工程系、計算機及信息技術系、計算機基礎教學部;學院的教學實驗機構有計算機實驗教學中心、計算機網路實驗室、嵌入式系統實驗室、並行計算實驗室、軟體工程實驗室、學生創新實驗室;學院的科研機構有計算機網路新技術研究中心、計算機圖形圖像技術研究所、CIMS工程研究中心、天津大學-IBM新技術中心、知識科學與工程研究所、網路智慧型信息技術研究所、信息系統研究所、積體電路設計與計算機系統研究所,民航信息技術聯合實驗室,天文信息技術聯合實驗室,研究領域涉及計算機網路、網路信息安全與性能評價、計算機圖形圖像、虛擬現實與可視化技術、高性能計算、知識工程、智慧型控制與實時計算機套用、積體電路與嵌入式計算系統等,近年來共承擔國家和省部級科研項目數十項,發表高水平學術論文500多篇。
學院除建有計算機硬體和計算機軟體兩個大型基礎實驗室外,還建有包括計算機網路、嵌入式系統、高性能計算、軟體工程和學生創新等專業實驗室,擁有大量配置良好的計算機系統和教學實驗儀器設備,不僅承擔學院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各種實驗、實踐教學任務,還可支持學生課內課外的自主選題的實驗、實習以及各種創新實踐活動。

院長寄語

當今,計算機技術、網路技術以及嵌入式技術已經成為支撐現代信息社會的底層結構。計算機已經無時不在,無處不在地滲入了人們的生活,改變著我們生活方式和思維方式。人們正在關注著我們賴以生存的“雲霧”般的計算機社會是否能夠給我們提供一個安全安心的環境;計算機將怎樣影響我們的未來。這將是我們計算機科學技術工作者應當回答的問題。肩負著對未來社會的負責,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在計算機科學,計算機體系結構,計算機信息技術,軟體工程等4個學科方向進行系統的教學及前沿性研究。我們學院擁有一支作風嚴謹、能為人師表的教學隊伍和結構合理、攻關刻苦的研究隊伍。並已逐步形成了計算機網路、網路信息安全與性能評價、計算機圖形圖象、虛擬現實與可視化技術、高性能計算、知識工程、智慧型控制與實時計算機套用、積體電路與嵌入式計算系統等多個有特色的優勢學科方向。我們繼續以充實和加強上述學科方向的同時,以網路信息安全和軟體安全工程為立足點、以積體電路與嵌入式計算系統為支撐,研究開發基於人類認知機理的新一代知識計算理論。用我們的智慧和辛勤勞動來創造和開發新一代技術,營造一個和諧的人機社會。
計算機學院院長 黨建武計算機學院院長 黨建武
作為國內計算機學科的先驅者之一,天津大學計算機學科從50年代後期至今為國內外培養了一大批優秀的計算機人才。我們計算機與技術學院成立於2006年,承前啟後肩負起為國家為未來培養計算機科學技術人才的重任。我們在全面加強基礎理論教學的同時,將因材施教分別按照學術型和工程型將學生培養國家建設的棟樑之才。我們在高標準嚴要求的同時,營造寬鬆的學術氛圍,以ACM等知名國際大賽為動力,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和競爭能力,塑造拔尖創新人才。

人才培養

學院人才培養特色鮮明,學生基礎理論厚,交流能力強,團隊意識好,具有很好的創新精神,多年來受到用人單位的一致好評,絕大部分同學到大中專院校,政府機關、銀行、金融等重點領域和百度、谷歌、聯通、移動、華為等重點單位工作,學生的一次性就業率穩定在98%以上。

歷史沿革

1958年參照蘇聯模式天津大學成立“分析統計計算機專業”。9月份定名為“數學計算儀器及裝置專業”,模仿蘇聯潘津工學院的模式,設定了電子數字計算機原理、模擬計算機原理、機械式計算機原理三個專業方向。1963年首屆共17名畢業生,分配到祖國各地,他們中的很多人後來成為我國計算機事業的骨幹力量。
許鎮宇教授1941年畢業於西北工學院機械系,抗戰時期曾任職於資源委員會,1949年以後歷任北洋大學、天津大學副教授、教授,機械零件機械原理教研室主任、精密儀器系副主任、計算機系籌備組組長。曾著有《機械設計原理》、《機械零件》、《電子數字計算機原理》等著作在國內有廣泛的影響。他所兼任的學術性植物有:高教部教材編審委員會機械零件組組長、計算機軟體教材編審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全國高等院校計算機基礎教育研究會理事長、名譽理事長,天津市計算機套用技術研究會理事長、天津市計算機學會名譽理事長等。並被英國劍橋國際傳記中心及美國傳記學會(ABI)列為國際名人。
許鎮宇教授許鎮宇教授
從專業的創建到文化大革命前,在專業創始人許鎮宇教授的帶領下一方面進行人才培養,一方面又進行了多項科研工作。其中“浮動磁鼓”課題的研究,設計思想新穎,在國內處於領先水平,1966年曾在全國儀器儀表展覽會新技術館展出,受到很高評價;部分教師還參與了我國第一台大型電子計算機104型機的研製工作。
1971年春專業調整,計算機教研室由精儀系劃歸無線電系(後改名為電子工程系)。從1972年到976年共招收了5屆工農兵學員,每屆30人。雖然學生來源廣泛,文化水平參差不齊,但此期間的教學指導思想是“以典型任務帶教學”,強調實踐活動,強調開門辦學、走向社會。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和培養了許多有用的人才。如72屆學生就是聯合天津市無線電技術研究所,圍繞DJS-130電子計算機(我國最早研製的積體電路計算機)的研製和生產開展教學的。學員一方面學習DJS-130機,一方面學習專業基礎課程。73屆學員的專業教學是在北京站進行,圍繞北京張鐵路運輸自動計價計算機的研製進行。74屆十圍繞研製PDP-8計算機進行,該項研究還曾獲天津市科技進步二等獎。
隨著全國恢復高考,1978年開始招收計算機系統結構專業新生,1979年成立了計算機系籌備組,許鎮宇教授人籌備組組長。為了適應計算機軟體的迅速發展,1979年開始建立計算機軟體專業。同年,天津大學計算機組織與系統結構專業首批被批准為碩士點,開始招收研究生,最早的碩士生導師是許鎮宇教授,以後又增加了劉家松和王鐳兩位教授。
劉家松教授,1947年畢業於北洋大學電機工程系,歷任北洋大學、天津大學講師、副教授、教授。1957~1959曾留學捷克斯洛伐克布拉格技術大學電機系和無線電系。主要從事無線電技術、電子技術、電子儀器與測量、計算機輔助測試(CAT)等方面工作。主要著作有“自動測試儀器與系統”,“智慧型儀器入門”、“國外電子工業該欄”(獲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電子工業部科技進步一等獎)等。主持開發的“ED2810LCR自動測試儀”或電子部科技成果二等獎,“微機晶片功能測試程式”獲機械科學院科技成果二等獎。主要社會學術兼職有:天津市電子學會理事、中國計算機學會容錯計算委員會委員,中國測量與儀器學會大規模積體電路測試專業委員會委員。
1983年6月計算機科學與工程系成立,柏家球教授任首屆系主任。成立了基礎、硬體、軟體、套用等四個教研室和一個中心實驗室。隨著計算機系的成立,教職員工的隊伍迅速擴大,從校內外調進許多新生力量,大批研究生畢業留校任教,其中的許多青年教師後來出國深造。和計算機系成立的同時,天津大學成立為全校服務的計算中心,多名教師先後從計算機系調出組建計算中心。為了加強計算機學科的建設,增強學術帶頭人力量,1991年從中國科學院調來舒炎泰教授,而後,從國外獲得博士學位的來可偉等人加盟計算機系,使計算機學科步入了一個良好的發展時期。
舒炎泰教授,1967年天津大學無線電系研究生畢業,曾在中國科學院任助理研究員、副研究員、研究員、室主任等。1981~1984年在美國加州大學作訪問學者,1985年在英國歐洲聯營JET核聚變研究中心做高級訪問學者。1991年調天津大學,歷任研究員、教授、校長助理、副校長。在數據採集與處理系統、計算機網路、排隊論、實時系統性能評價、模擬與仿真等領域均取得許多成果。在國內外高水平期刊、國際學術會議上發表論文100餘篇。研究成果中“HT-6M聚變裝置數據採集與處理系統“,”303EMG電磁炮數據採集與處理系統“獲得中國科學院科技進步一等獎。多年來,已主持多項國家863計畫、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計畫、國家科技攻關重大項目等。主要社會兼職有:天津市自動化學會常務理事、儀器儀表學會電磁測量與信息分會理事,天津市CIMS工程專家組組長等。
舒炎泰教授舒炎泰教授
1996年計算機科學與工程系與計算中心和電子工程系等單位組建“電子信息工程學院”。
2006年1月天津大學根據學校事業發展和學科建設的需要,在原天津大學電子信息工程學院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系、天津大學計算機基礎教學部、天津大學計算機基礎教學實驗中心、天津大學-IBM計算機新技術中心等單位基礎上組建成立天津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

人才獲獎

教學獲獎情況
1、“計算機軟體技術基礎”課程建設,天津大學新世紀第一屆教學改革與研究成果獎課程建設與教材類一等獎,2004年,陸明 趙國瑞、汪大菊、葛衛民
2、《計算機硬體技術基礎》教學內容與課程體系改革方案 ,天津大學新世紀第一屆教學改革與研究成果獎課程建設與教材類二等獎,2004年,艾德才
3、教師本科教學工作綜合管理系統,天津大學新世紀第一屆教學改革與研究成果獎教學管理類一等獎,2004年,王慶節 張文文、姜淑華、王保國
教師獲獎情況
1、孫濟洲,計算機入侵取證關鍵技術 天津市技術發明獎三等獎,2009年
2、馮志勇,計算機大會突出貢獻獎,2009年
3、於瑞國,天津市優秀教師,2009
4、郭煒, 主編的《SoC設計方法和實現》被教育部高等教育司評為2008年度普通高 等教育精品教材,2009年
5、張加萬,天津大學教書育人青年標兵,2008年
6、舒炎泰,天津市勞動模範,2007年
7、張加萬,天津大學十佳傑出青年(教工),2007年
8、舒炎泰,天津大學教書育人先進工作者,2006年
9、於瑞國,天津大學教書育人先進工作者,2006年
10、王英,天津大學管理育人先進工作者,2006年
11、張鋼,第二屆天津大學教學名師獎,2006年
12、張加萬,IBM全球學者獎(IBM Faculty Award), 2006年
13、劉艷,IBM全球學者獎(IBM Faculty Award), 2006年
14、馬彥,天津大學優秀共產黨員,2006年
15、車明,天津大學優秀黨務工作者,2006年
16、車明,IBM獎教金 2006年
17、黃靜,天津大學暑期社會實踐先進個人,2006年
18、張加萬,IBM全球學者獎(IBM Faculty Award), 2005年
19、黃靜,天津市暑期社會實踐先進個人,2005年
20、馮志勇,IBM中心管理獎,2005年
21、李罡,IBM優秀教師獎,2005年
22、李森,IBM優秀教師獎,2005年
23、李春,IBM優秀教師獎,2004年
24、車明,IBM優秀教師獎,2004年
25、張新榮,天津大學教學名師獎,2004年
26、孫濟洲,寶鋼教育基金優秀教師獎,2003年
27、孫濟洲,天津大學教書育人優秀教師,2002年
青年教師講課大賽及獲獎
1、喻梅,天津市高校第七屆青年教師教學基本功競賽二等獎 ,2004年
2、喻梅,天津大學第五屆青年教師講課大賽 一等獎,2004年
3、李罡,天津大學第六屆青年教師講課大賽 二等獎,2006年
4、李春,天津大學第六屆青年教師講課大賽,2006年
5、饒國政,天津大學第六屆青年教師講課大賽,2006年
6、曲日,天津大學第六屆青年教師講課大賽,2006年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