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誕生日期與背景,北洋校歌故事,作曲,作詞,歌詞,曲譜,
誕生日期與背景
北洋校歌故事
1934年12月3日,一則刊登在北洋大學校刊《北洋周刊》上的“徵集校歌啟事”引起師生熱議:“本院……近擬編纂院史,並擬徵集校歌。尚望全國北洋先後畢業各同學,本其發揚母校精神之熱忱,各抒偉見,激勵後生。並附錄校歌未定稿於後……”
後附校歌未定稿:“武庫宏開,蔥蘢佳氣繞樓台。是我最悠久中華學府,文化胚胎。北運河流茲潤澤,西沽桃李遍培栽。煉歐美,鑄通材。綜土木機電冶金採礦,育成建設人才。看外交司法崢嶸頭角,工商路礦,蜚騰聲譽,盡皆實事求是中來。勸同儕,好繼續共同努力,永使我北洋光華發越,普照埏垓。”
從文學鑑賞角度而言,這篇“校歌未定稿”堪稱文辭優美,器宇軒昂,用來作為大學校歌,已是難得佳作。然而時任北洋大學校長的李書田卻並不滿意。在李書田看來,當時的天津、華北,哪裡還有什麼“蔥蘢佳氣”?只怕早已是“黑雲壓城”!且看:1934年8月7日,日本商人在河北唐山販毒,兩日內國人因吸食致死者達八百多人;8月11日,日本在北平、天津大規模軍演;8月25日,駐紮天津的日軍居然在市內演練巷戰。戰爭陰雲籠罩,家國命運艱危,一場前所未有的浩劫正在逼近。
而此時的北洋大學,正勤勉踐行著自己“興學強國”的諾言:北洋大學率先實現了工程人才培養的本土化,打破了中國大學在工程技術上對外籍教員的依賴;開創研究所,招收中國第一批研究生,引領了中國大學向研究性大學的轉型;克服艱難險阻,試製成功中國第一台飛機發動機,各項技術指標都追平甚至超過德國原機,達到世界一流水準;召集一大批工程巨擘,創立中國第一所水工試驗所,將救國救民的家國情懷灑向黃淮江海,興修水利,造福蒼生……
李書田清醒地意識到,這樣一所大學的校歌,不應僅僅是彪炳“悠久學府”“文化胚胎”的堂皇辭令,而應該唱出時局危難,唱出家國興亡,唱出北洋師生於家危國難之際的擔當!正如他在1933年北洋大學開學典禮上的慷慨聲言:“國難方滋,榆熱告急……校舍之堂皇,設備之宏麗,院系之遍設,學生之眾多,決未足盡大學使命之萬一,大學應向人民提供新發明、新創造,還要提供能發明、能創造、能領袖群倫的一流人才!”抱定這樣的精神信念,李書田找到當時中國音樂界的兩位巨擘——蕭友梅和廖輔叔,請兩位大師謹以北洋大學之精神風骨,殫精竭慮,譜寫校歌。
1935年8月,在北洋大學四十周年校慶之際,由蕭友梅作曲、廖輔叔作詞的《北洋大學校歌》正式確立。校歌旋律雄渾,詞意精練,內涵深遠,既體現了北洋大學的辦學精神與優良傳統,更強調了學校以工科見長、注重實踐的特色。自此以後,這首校歌激勉著萬千師生扶危克難、嚴謹治學、愛國奉獻,一字一句都仿佛蘊含著無盡的力量:“花堤藹藹,北運滔滔,巍巍學府北洋高。悠長稱歷史,建設為同胞。不從紙上逞空談,要實地把中華改造。窮學理,振科工;重實驗,薄雕蟲。望前驅之英華卓犖,應後起之努力追蹤。念過去之艱難締造,願一心一德共揚校譽於無窮。”
作曲
作詞
歌詞
花堤藹藹,北運滔滔,巍巍學府北洋高,悠長稱歷史,建設為同胞,不從紙上逞空談, 要實地把中華改造。
窮學理,振科工,重實驗,薄雕蟲,望前驅之英華卓犖,應後起之努力追蹤,念過去之艱難締造,願一心一德共揚校譽於無窮。
曲譜
北洋大學-天津大學校歌
1=D 4/4
行進速度
. . . . .
1﹒1 5 5 | 3 4 6 5 | 35 1 5 43 | 2 0 3 3 | 23 4 4 4 | 3 4 5- |1﹒1 55 36 |
 ̄  ̄  ̄  ̄  ̄  ̄  ̄
花堤藹藹, 北運滔滔, 巍巍學府北洋 高. 悠長 稱歷史,建設 為同胞. 不從紙上呈空
︵ ︵
5 333 2 6 | 5 23 1 0 | 30 30 30 0 | 30 60 50 0 | 30 30 60 0 | 20 30 10 0 |
 ̄ ̄  ̄  ̄  ̄  ̄  ̄  ̄  ̄  ̄  ̄  ̄  ̄  ̄  ̄
談要實地把 中 華改 造. 窮 學 理, 振 科 工, 重 實 驗, 薄 雕 蟲.
. . .
5 - 56 7 | 1 7 6 5 | 4 - 43 2 | 17 1 2 - | 3 - 34 5 | 2 1 7 6 | 5 5 6 5 |
 ̄  ̄  ̄  ̄
望 前驅之 英華卓犖, 迎 後起之 努力追蹤. 念 過去 之 艱難締造. 願一心一
. . . .
7 - - 5 | 6 7 1 2 | 1 - 1 0 |
德 共 揚校譽於 無 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