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星橋街道

天星橋街道

天星橋街道位於重慶市沙坪壩區東南部。轄石碾盤、小正街、洪逸新、天星橋、曬光坪、柑子、天正街、都市花園、紅槽房、梨樹灣、泉景11個社區,辦事處駐天星橋正街7號。襄渝鐵路、319國道、成渝、天陳、天梨、天馬等公路過境。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天星橋街道
  • 行政區類別:街道
  • 所屬地區:重慶沙坪壩區
  • 下轄地區:11個社區
  • 電話區號:023
  • 郵政區碼:400030
  • 面積:1.5平方千米
  • 人口:2.7萬人(1997年)
  • 方言:重慶方言
  • 車牌代碼:渝A
概況,沿革,街道概況,街道文化,社區服務,

概況

重慶市沙坪壩區轄街道。位於區境東南部。常住人口77470人(2010年六普)。轄11個社區。街道辦事處駐天星橋正街7號。襄渝鐵路、319國道、成渝、天陳、天梨、天馬等公路過境。

沿革

街道因駐地而得名。相傳,清代此地建橋竣工時請來喻為天上壽星的老翁踩橋,故名天星橋。1951年設民政室,1961年建天星橋公社,1962年改為天星橋街道。1996年,面積1.5平方千米,人口2.7萬人,轄以序數命名的13個居委會。
【郵編】400038【2013年代碼及城鄉分類】500106012:~001 111石碾盤居委會 ~002 111小正街居委會 ~003 111洪逸新村居委會 ~004 111天星橋居委會 ~005 111曬光坪居委會 ~006 111柑子村居委會 ~007 111天正街居委會 ~008 111都市花園居委會 ~009 111紅槽房居委會 ~010 111梨樹灣居委會 ~011 111泉井居委會

街道概況

1951年設民政室,1961年改天星橋公社,1962年建天星橋街道。1997年,面積1.5平方千米,人口2.7萬人,轄以序數命名的13個居委會。街道著力抓好美化綠化淨化,改善街道環境,改變街道面貌。
重慶市沙坪壩區天星橋街道
帶動全街道持續快速發展。在統籌經濟社會全面協調發展中,高度關注民生,促進社會公平,把城鄉居民的就業、增收、社保、宜居作為系統的民生工程來抓,及時解決了下崗職工、農民工、個體工商戶等民眾反映的涉及廉租房、醫療衛生、民生的23個問題,對困難民眾,組織社區黨員結親幫、社會單位結對扶、基層黨委定人督,提高了學習活動的實踐效應。圍繞建設首善天星橋,確立了街道年度30項重點工作任務,啟動第三屆“和諧天星橋”藝術節,打造“榕湖紅歌傳唱基地”,推進柑子村社區“紅岩家園”品牌社區建設,提高了街道區域發展效應。

街道文化

街道為推動文化教育大發展大繁榮,滿足轄區居民民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2011年6月,天星橋街道投入70多萬元,打造了一流的文化中心。中心有600多平方米,設有排練廳、展覽廳、培訓廳、圖書室等,環境優雅、設施一流,文化藝術氛圍濃厚,目前已面向轄區居民民眾免費開放。街道文化中心建成後,街道向轄區居民民眾發放了文化需求調查問卷,根據民眾需求對活動場地的功能進行了拓展和完善。轄區居民在文化中心辦理“親民一卡通”後,可憑卡免費書報刊借閱、電子閱覽、每周星期四還可觀賞電影、參加中心舉辦的日常公益性展覽和各類講座。文化中心還積極開展地區性的文體教育活動,組建了街道合唱團,舞蹈團,少兒藝術團,書畫院、民樂、管樂等精品團隊20餘支,演員們經常參加區、市及全國的各類演出、比賽等,街道文化中心提供的文化服務平台,讓社區老年朋友愉悅了身心,晚年生活也過得很充實。為他們提供了豐富的舞台實踐機會和才藝展示平台。
天星橋街道

社區服務

天星橋街道提出“345”工作法貫徹落實區第十一次黨代會精神。“3”即搭建以民眾工作辦公室為龍頭、民眾工作站為紐帶、民眾工作室為基礎的民眾工作網路“三級平台”,觸發民眾工作新活力。“4”即建立起以區域化大黨工委為核心,社區大黨委為基礎,社區樓院聯合黨支部、“兩新”組織黨支部為主體,駐街單位黨組織共同參與的“四位一體”區域化黨建新格局,促進了社區資源和社區服務互利互惠,共用共享。“5”即深化“社區美化”、“平安穩固”、“文明提升”、“品牌社區”和“民生幫扶”五大惠民工程,撐起居民幸福“保護傘”。下一步,天星橋街道還將繼續擴大學習範圍,通過分批、分層組織中心組、機關幹部、社區幹部民眾等開展學習活動,使黨代會精神深入社區、深入樓棟,利用QQ工作交流群、社區微博、壩壩會、社區講師團等載體無縫式的傳達黨代會精神。街道十個社區共組織了52名“4050”下崗失業人員、低保戶家庭人員和新增城鎮失業人員,進城務工人員、以及其他需要重點援助的人員,參加了在沙坪壩區人力資源市場進行“富士康科技集團”的現場招聘會,前來擇業的市民享受到了就業和再就業的服務。
天星橋街道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