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天文學家首次捕捉到太陽系外行星身影
- 人物:德國天文學家
- 工具:“斯皮策”紅外望遠鏡
- 對象:類太陽恆星
德國天文學家利用“斯皮策”紅外望遠鏡,於2005年第一次捕捉到太陽系外行星的圖像,直接證明了太陽系外有行星圍繞類太陽恆星運行的推測。由於恆星發出的光比圍繞其運行的行星所反射的光要亮許多倍,因此,太陽系外行星很難被直接觀測...
2016年12月,日本科學家利用地基望遠鏡,首次成功捕捉到可能存在生命的太陽系外行星“K2-3d”通過主星(行星凌日)時的影子。科學價值 認識宇宙的重要工具 凌日是一種難得的天象,也是天文學家認識宇宙的重要工具。藉助於水星凌日,天文學家曾第一次較為精確地測量了日地距離。如今,天文學家正在用類似的方法尋找其他...
天文學認為,人們身處的銀河系是一個擁有數條主“螺旋臂”的漩渦星系,螺旋臂中包含大量恆星。人類所處的太陽系處於一條比較小的螺旋臂上,位於人馬座螺旋臂和英仙座螺旋臂之間,該螺旋臂稱為獵戶座螺旋臂或獵戶座突起(Spur)。這張NASA網站公布的示意圖示注了“克卜勒”號太空望遠鏡搜尋太陽系外類地行星的範圍。...
天文學家使用日本斯巴魯望遠鏡拍攝GJ 504b,這是一顆木星大小的氣態巨行星,GJ 504b是迄今直接拍攝到的最小系外行星。類地行星應當存在於太陽系周圍 2013年初,一項研究表明類地行星可能存在於距離太陽系13光年的範圍內。克卜勒探測器對紅矮星觀測報告顯示,銀河系記憶體在著1000億顆恆星,其中75%是紅矮星,60%紅矮星...
早在十九世紀便有天文學家聲稱發現外太陽系行星。1855年,在東印度公司馬德拉斯天文台(Madras Observatory)工作的雅各(W. S. Jacob)發現蛇夫座70雙星系統軌道異常,懷疑當中有類似行星的物體;1890年代,芝加哥大學及美國海軍天文台(United States Naval Observatory)的湯瑪斯·傑佛遜·傑克遜·希(Thomas Jefferson ...
系外行星偵測法是偵測太陽系外的行星的一種方法。任何行星相對於其母恆星都是極其微弱的光源。要在母恆星耀眼的光輝內同時檢測出這種微弱的光源,都有其內在的困難。因為這種緣故,只有很少的太陽系外行星被直接觀測到。取而代之的,天文學家通常都訴諸間接的方法來偵測太陽系外的行星。有好幾種間接的方法都取得了...
未來,將有一定數量的望遠鏡有能力直接觀察到類地行星,包括類地行星搜尋者(Terrestrial Planet Finder)、太空干涉測量任務、達爾文、新世界任務、刻卜勒任務和貓頭鷹(Overwhelmingly Large Telescope,OWL)。而天文學家也認為許多或大多數的近似太陽的恆星附近可能都存在類地行星。密度趨勢 一個地行星的密度是指在零壓...
“'羲和'在中國神話中是太陽女神,同時也被認為是中國古代最早的天文學家和曆法制定者。'望舒'在中國神話中是為月亮駕車的女神,被當做月神。這兩個名字具有美好的寓意,也象徵著探索精神。”廣州市第六中學天文社社長、高二學生許翊芃介紹道。宿主恆星 太陽系外行星HD 173416 b是中國天文學家發現的第一顆太陽系外...
2015年1月27日,天文學家探測到首個像土星一樣擁有環狀系統的太陽系外行星。這一光環十分巨大,如果“套”在土星上,會在夜晚看到比滿月大數倍的光環。這一行星名為J1407b,距離地球420光年,圍繞褐矮星J1407運轉。它擁有30多個光環,光環總直徑達1.2億公里,是土星環的200多倍。荷蘭萊頓天文台和美國羅切斯特...
2010 TK7小行星的蝌蚪軌道非常大,接近於地球到太陽軌道的最遠端。2023年7月,據發表在《天文學與天體物理學》雜誌上的一項新研究,天文學家首次發現了太陽系外兩顆行星可能共享同一軌道的證據。國際研究團隊觀測了位於370光年之外的半人馬座的PDS70系統。已知有兩顆類似木星的行星,即PDS70b和PDS70c,繞著這顆...
克卜勒186f(英文:Kepler-186f)是一顆環繞紅矮星克卜勒186的太陽系外類地行星,距離地球約492光年。該行星是第一顆在太陽系以外恆星旁發現的適居帶內半徑與地球相若的系外類地行星。NASA的克卜勒太空望遠鏡以凌日法偵測到克卜勒-186f所在的恆星系統內有另外4顆距離母恆星更近,且半徑都稍大於地球的太陽系外行星。天...
這是天文學家首次發現的太陽系外的行星系統,是一次重大的突破。太陽系空間探測和地外文明的搜尋,射電望遠鏡是藉助雷達技術發展起來的,而雷達後來也成為直接探測天體的一種手段,發展成一門新的學科——雷達天文學。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配備了一台強大的無線電發射機。巨大的天線具有非常高的方向性,使無線電波聚集成...
加上這兩個新發現的行星,如今天文學界利用“凌掩法”發現的太陽系外行星已經達到14個。迄今,科學界已發現200多個與太陽一樣有行星圍繞其公轉的恆星,而圍繞這些恆星公轉的行星特別引起天文學界的興趣,因為對這類行星及其質量的分析,可以幫助科學界了解氣體星球的內部結構,並通過與太陽系同類星球進行比較,更好...
2013年世界十大科技進展新聞是:人類探測器歷史性地飛出太陽系;首次3D列印出“活體組織”;世界第一台碳納米管計算機建成;首次發現人類DNA存在四鏈螺旋結構;首次捕捉到太陽系外高能中微子;成功培育出人類胚胎幹細胞;世界最大地面天文觀測裝置正式啟用;首張人腦超清三維圖譜問世;首次實現兩個人腦之間的遠程控制;“...
1821年,赫歇爾與兒子一起創建了英國皇家天文學會,他被選為第一任會長。1822年8月25日威廉·赫歇爾病逝於斯勞,享年84歲,這恰好等於天王星繞太陽運行的公轉周期。卡羅琳終生陪伴哥哥從事天文觀測等工作,後來也成為著名天文學家,她一生曾發現了8顆彗星,享年98歲。人物成就 1781年發現了太陽系中的第七顆行星——...
2018年10月,報導稱科學家無法再通過斯皮策太空望遠鏡捕捉到奧陌陌的蹤影。按照計算,奧陌陌應正處在木星與土星之間,4年後就將越過海王星軌道,一去不返。科學研究 科研分析 據推測,奧陌陌可能來自太陽系附近的一個恆星團,距離地球大約163至277光年。在某個年輕恆星的原行星盤中形成,並在4000萬年前被一顆行星拋出...
根據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訊息,史匹哲太空望遠鏡首次捕獲到太陽系外行星發出的光,由此得到的行星光譜使科學家有望確定外層空間行星大氣層中的分子組成。這一發現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科學家邁出了探測外層空間行星上潛在生命的重要一步。利用“次蝕”(Secondary Eclipse)技術,史匹哲太空望遠鏡獲得了太陽系外兩顆凌日...
這兩顆行星體積巨大,至少有一顆行星較為溫暖,上面可能有液態水存在。這就是說,該行星上具備了生命棲息的必要條件。這一發現首次證實了在太陽系之外還存在著類似太陽系的行星系統。馬西和巴特勒的重要工作可能改變天文學的發展進程。同時,探尋太陽系外行星將成為人們關注的熱點。美國航宇局局長丹尼爾戈爾丁說:“在...
4.軌道離心率都很低。這是因為它們的軌道都是圓型,或是經歷天平動的過程而圓化。這也造成行星的公轉與自轉同周期相同,因此總以同一面朝向宿主恆星,稱為潮汐鎖定。探測及意義 根據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訊息,斯皮策太空望遠鏡首次捕獲到太陽系外行星發出的光,由此得到的行星光譜使科學家有望確定外層空間行星...
它配備有主鏡、 副鏡、 成像系統、計算機處理系統、 中心消光圈、 主副鏡消光圈、 控制作業系統、圖像傳送系統、太陽能電池板以及與地面保持通信聯繫的拋物面天線。哈勃望遠鏡攜帶著多種當時最先進的天文觀測儀器。 它最初攜帶有廣角行星照相機、高解析攝譜儀、 高速光度計、暗天體照相機和暗天體攝譜儀等等。廣角行星...
1999年4月,英澳天文台和加州大學又以確鑿的證據,認定仙女座υ和繞它運行的3顆行星組成了一個不折不扣的“太陽系”。至今已“註冊報到”的日外行星有75顆。其中南半天球40個行星隸屬於36個恆星,北半球35個行星跟從著31顆恆星。2001年11月27日,美國宇航局宣布首次觀測到一顆日外行星充滿了鈉的大氣。這些...
2002年3月1日,美國“哥倫比亞”號太空梭在美國東部凌晨發射升空後,於3日凌晨“捕捉”到了哈勃太空望遠鏡,並成功地將其固定到太空梭的載貨艙內。在太空望遠鏡被固定到太空梭載貨艙內之後,太空人們開始操作“哈勃”收縮太陽能電池板。驅動望遠鏡太陽能電池板收縮的馬達,雖然自1993年“哈勃”接受首次“大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