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地質學是套用天文學的研究方法、觀測資料和研究成果,來探討和解釋地球上的各種地質現象的成因和演化規律的學科。
基本介紹
- 書名:天文地質學
天文地質一般指本詞條
天文地質學是套用天文學的研究方法、觀測資料和研究成果,來探討和解釋地球上的各種地質現象的成因和演化規律的學科。
《天文·地質·古生物》,李四光著,地質出版社。2017年12月26日,被評為2017年全國優秀科普作品,向全社會推薦閱讀,並頒發榮譽證書以資鼓勵。...
天文地質學是套用天文學的研究方法、觀測資料和研究成果,來探討和解釋地球上的各種地質現象的成因和演化規律的學科。...
學分支學科,又稱空間地質學。包括天體地質學,隕石學,天文地質學。月球地質學較詳細,包括月球結構、地貌、月球礦物等。隕石學的隕擊坑、隕石、隕石礦物等。...
《天文和地理篇》是2010年3月出版的...... 地質地理、自然現象、氣候變遷和地貌成因等,並以問答的方式,把關於天文和地理的知識融匯在一個個有趣的問題和精彩的回...
地質時期(Geologic time scale)指地球歷史中有地層記錄的一段漫長的時期。由於目前已經發現地球上最老的地層同位素年齡值約46億年左右。因此,一般以46億年為界限,...
天文學(Astronomy)是研究宇宙空間天體、宇宙的結構和發展的學科。內容包括天體的構造、性質和運行規律等。天文學是一門古老的科學,自有人類文明史以來,天文學就有...
天文時期又稱前地質時期(pregeologic time),是指地球歷史中尚未形成岩層記錄的階段,一般認為上限為46億年。...
太空地質學,或稱為天體地質學、天文地質學、行星地質學(Planetay Geology, Astrogeology, Exogeology)是行星科學的一個重要分支學科。研究範圍是行星、衛星、小行星...
地質時代,是地質學專業術語,可分為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5個時期。指只能用地質學方法來測定的冰期和冰期以前的時代。在不同的地質時期,地質作用...
地質泛指地球的性質和特徵。主要是指地球的物質組成、結構、構造、發育歷史等,包括地球的圈層分異、物理性質、化學性質、岩石性質、礦物成分、岩層和岩體的產出狀態...
天體地質學是研究太陽系中所有的固態天體,其中包括大行星及其衛星、小行星、彗星和限石的地質問曰的一門學科。天體地質學的研究還延伸到限石的類地結構方面。...
穀神星(Ceres)是太陽系中最小的、也是唯一位於小行星帶的矮行星。由義大利天文學家皮亞齊發現,並於1801年1月1日公布。2006年,國際天文學聯合會將穀神星重新定義為...
天文測量(astronomical survey)是通過觀測太陽或其他恆星位置,以確定地麵點的天文經度、天文緯度或兩點間天文方位角的測量工作。...
天文點是指天文經度和天文緯度的地麵點。系用天文觀測的方法所測定。通常將大地控制點作為天文點時,可在此點上測到一個相鄰大地控制點的天文方位角,此類天文點則...
地質變化是指地球本身由於受到某種能量(外力、內力、人為)的作用,從而引起地殼組成物質、地殼構造、地表形態等不斷的變化與改造的過程。...
地質學,與數學,物理,化學,生物並列的自然科學五大基礎學科之一。地質學是一門探討地球如何演化的自然哲學,地質學的產生源於人類社會對石油、煤炭、金屬、非金屬等...
實用天文學是指天體測量學的一一個分支。根據天文觀測資料推算地面經緯度、方位角和時刻等的學科。包括航海天文學、天文大地測量學、航空天文學等。現代實用天文學的...
《天文災害》是未來出版社在2005年10月1日出版的圖書。...... 本書為《自然之魔》叢書中的一本,該叢書共四冊,即氣象災害、地質災害、生物災害、天文災害。本冊...
絕對地質年代是以絕對的天文單位“年”來表達地質時間的方法,絕對地質年代學可以用來確定地質事件發生、延續和結束的時間。[2] 在人類找到合適的定年方法之前,對...
地質年代(Geological Time)是指地殼上不同時期的岩石和地層,時間表述單位:宙、代、紀、世、期、時;地層表述單位:宇、界、系、統、階、帶。在形成過程中的時間...
地質時期氣候根據地質考察的各種證據(物質成分、沉積岩結構特點和生物化石等)推斷的地球各地質時代的氣候。又稱古氣候。...
岩石(rock) 是天然產出的,由一種或多種礦物(部分為火山玻璃物質、膠體物質、生物遺體) 組成的固態集合體,是地球內力和外力地質作用的產物。根據成因,岩石劃分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