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宋代,宋仁宗將此山賜給范仲淹為家山,又名“賜山”。
明萬曆年間,范仲淹第十七世孫、福建布政使司右參議范允臨棄官歸蘇,將從泉州帶回的楓香樹苗植於天平山。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天平山古稱白雲山,又名賜山。天平山風景名勝區位於蘇州市吳中區靈天路,是太湖國家級風景名勝區的核心景區。
地形地貌
天平山風景名勝區以怪石、清泉、紅楓“三絕”著稱。海拔221米,然山勢高峻,因山頂正平故名。山上奇石嶙峋,狀如朝板,人稱“萬笏朝天”。
水文特徵
天平山中部有一股清泉,醇厚甘冽,相傳茶聖陸羽品評為“吳中第一水”,白居易贊為“白雲泉”。
主要景點
古楓林在北臨範文公祠,東靠放生池,西依紫藤長廊的地帶,就是古楓樹林區域,這些經歷400餘年風霜的古楓香樹,高約20多米,胸徑近1米,冠幅達10多米,需三人合抱。這裡有年逾400歲的古老楓樹。據傳是范仲淹17世孫范允臨從福建移來的。
十景塘為明末范允臨開鑿,池上架橋,紅欄曲折,四周有來燕榭、翻經台等古蹟。
白雲古剎位於天平山莊西,唐寶曆二年(826年)僧人永安修建,初名白雲庵,以白雲泉得名。北宋慶曆四年(1044年)賜額“功德禪院”,成為范氏功德香火院,又稱天平寺。如今的白雲古剎寺,為晚清重建,內種有高大的古銀杏樹。
一線天是只容一人通過的,天平山的奇石很多,形成了一線天的奇特構造。
天平山莊為范仲淹十七世孫明代范允臨所建,包含咒缽庵、來燕榭、范參議祠、高義園、白雲古剎等區域,幾座古色古香的屋子加上范氏家廟白雲古剎。
清代乾隆帝多次來巡,因感范仲淹高風亮節,在山麓賜建“高義園”,現仍留有“高義園”牌坊遺蹟。
開發建設
基礎建設
截止2021年11月,天平山景區已建成森林步道總計約6.58千米。新建公共停車場1處,新增車位255個在森林步道沿線改造涼亭6座,公共座椅22個;提升洗手間等配套服務設施8處,新增人工服務點1個。
品牌建設
天平山是蘇州文化的祖山,是北宋賢相范仲淹家族的根脈之地,也是江南地區乃至全國範圍內一處文化聖地。
文化活動
人文歷史
唐代以來,天平山就是江南著名旅遊勝地,白居易、范仲淹、唐伯虎、乾隆皇帝等人物,留下了眾多的詩詞、遊記和遺蹟。人山門有乾隆皇帝御賜“高義園”牌坊、接駕亭,古景塘西側古楓林中有御碑亭、范文正公忠烈廟等名勝。
活動
風景名勝區於每年10月下旬到12月上旬都會舉辦天平山紅楓節。
2020年10月,天平山景區舉辦第二十七屆天平山紅楓節。
2022年2月,天平山景區舉辦春節園事活動。
旅遊信息
門票信息
30元/位。
交通信息
自駕:從蘇州市出發,途經獅山路、玉山路,全程9.0千米,大約需要23分鐘。
公交:在蘇州市區乘坐511路 → 4路,全程11.7千米,大約需要1小時13分鐘。
景區熱度指數
景區熱度指數根據景區歷史人流量計算得出。為排除異常數據、保證準確性,對近期數據會定期檢查回溯,有可能造成數據波動。
近30天熱度指數均值為17.70近一年熱度指數均值為6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