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明綠豆

天山明綠豆

天山明綠豆,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阿魯科爾沁旗特產,全國農產品地理標誌。

阿魯科爾沁旗屬溫帶、半乾旱大陸性氣候區系。日光充足,積溫有效性高,平均日照時數2700-3100小時,平均無霜期95-140天,年平均降雨量300-400毫米,適宜種植綠豆。天山明綠豆粒大適中,百粒重5.5-6.5克,顆粒飽滿,色澤明亮,鮮綠,無雜色,無污染,營養豐富,經國家農業部農產品質量檢測中心檢測:含蛋白質27.18%,含脂肪0.97%,含澱粉49.39%,礦物質元素(毫克/千克):鈣924、磷2496、鐵38.52。

2008年8月22日,原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正式批准對“天山明綠豆”實施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天山明綠豆
  • 產地名稱: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阿魯科爾沁旗
  • 品質特點:顆粒飽滿,色澤明亮
  • 地理標誌:國家農業部農產品地理標誌
  • 批准文號:國家農業部2008年第1080號公告
  • 批准時間:2008年8月22日
產品特點,品質特徵,藥用價值,產地環境,地貌,水文,氣候,歷史淵源,生產情況,產品榮譽,地理標誌,地域保護範圍,質量技術要求,

產品特點

品質特徵

天山明綠豆粒大適中,百粒重5.5-6.5克,顆粒飽滿,色澤明亮,鮮綠,無雜色,無污染,營養豐富,經國家農業部農產品質量檢測中心檢測:含蛋白質27.18%,比其它綠豆高3%,含脂肪0.97%,含澱粉49.39%,礦物質元素(毫克/千克):鈣924、磷2496、鐵38.52。富含B族維生素、葉酸胡蘿蔔素、硫胺素等。

藥用價值

綠豆蛋白中的賴氨酸類,不能在人體中合成,靠食用豆類吸收,綠豆芽還含有維生素C和P,所以綠豆具有主要的保健和藥用功效。其清熱、解毒、性甘涼。對防治高血壓、動脈硬化、壞血病、夜盲症等都有一定的療效作用。
天山明綠豆

產地環境

地貌

阿魯科爾沁旗北依大興安嶺山脈,南臨西拉木倫河畔,地勢北、西高,南、東低,由中山地過渡到低山丘陵,直至傾斜平原。耕地主要分布在中西部及南部的沿河兩岸,山間谷地及丘陵緩坡地帶,土址類型主要是栗鈣土、灰色草甸土,其中是草甸土、灌淤土,土壤pH值在8左右,偏鹼。土壤肥力氮少、磷中等偏下,鉀大部分區富足,少部分地塊欠缺。

水文

阿魯科爾沁旗境內河流屬於西遼河流域上游,烏力吉木倫河、西拉木倫河水系,總流域面積為14477平方公里,地表水總量13.393萬立方米,主要有烏力吉木倫河、西拉木倫河、黑木倫河、歐木倫河四條河,在本旗發源的有黑木倫河、歐木倫河,有“五一”水庫、寶力格水庫兩座,有效庫容量284萬立方米,可灌地面11.2萬畝,大小湖泊52個,自然水面3.2萬畝。以歐木倫河(發源於本旗坤都鎮)、烏力吉木倫河(發源於巴林左旗)兩大河流貫穿本旗,由於處在下游,水源較好。根據水文地質資料證明,地下水源比較豐富,淨貯量可達458億立方米。

氣候

阿魯科爾沁旗屬溫帶、半乾旱大陸性氣候區系。其特點是春季乾旱多風,夏季溫熱而多雨,秋季低溫而霜早,冬季寒冷少雪而漫長,冬、春大風較多,以西北風為主,年平均風速3-3.5米/秒。日光充足,積溫有效性高,平均日照時數2700-3100小時,平均無霜期95-140天,年平均降雨量300-400毫米,濕潤度罕蘇木以北為0.6以上,罕蘇木以南為0.46-0.3。
天山明綠豆

歷史淵源

1983年,阿魯科爾沁旗就以形成綠豆種植的歷史,但並沒有形成產業,近十年來,已成為內蒙古主要綠豆生產基地,已成為阿魯科爾沁旗農業的主導產業之一,是農民經濟收入的主要來源。
1990年開始,阿魯科爾沁旗推行綠豆與禾本科作物間種模式及倒茬輪作模式。
2004年後,綠豆與禾本科作物間種模式及倒茬輪作模式模式在阿魯科爾沁旗普遍推廣。
2003-2005年,阿魯科爾沁旗政府出資建設8000畝種子繁育基地,生產了一級優質綠豆種子118萬斤,以供串換播種。
天山明綠豆

生產情況

截至2008年底,天山明綠豆種植面積150萬畝,年生產總量7500噸,年產值46500萬元。
天山明綠豆

產品榮譽

2008年8月22日,原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正式批准對“天山明綠豆”實施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
天山明綠豆

地理標誌

地域保護範圍

天山明綠豆的地理標誌保護的區域範圍為阿魯科爾沁旗(以下簡稱阿旗)位於赤峰市東北部,地理位置東經119°2′-121°1″,北緯43°21′-45°24′。

質量技術要求

(1)產地條件:氣候條件:無霜期100天以上,有效積溫2200℃以上,年降雨量在300-400毫米以上。土壤條件:播前要選準地塊,鹽鹼度過大地塊不選,低洼易澇地塊不選。土壤pH值在6.5-7.0為宜。pH>8不利根系生長。
(2)栽培技術:
①種子與選茬
a、品種選擇:按當地生態類型和市場需求,因地制宜選擇熟期適宜,優質、高產、抗逆性強的優良品種天山明綠1、2號等天山明綠豆品種。
b、選種要求:種子播前要精選。挑除病粒、雜粒、硬粒,以保證種子的純度和淨度。種子發芽率不低於95%,純度不低於97%,淨度不低於98%,含水量不高於13%。種子質量應符合GB4404.3的有關規定。
②茬口的選擇:綠豆忌連作。重茬、迎茬地塊不選。應選擇禾本科作物的茬口。
(3)整地與施肥:
①整地:播前要精細整地,要做到翻、耙細碎、平整。綠豆適宜壟作。壟距以不超40厘米為宜,壟距過大,不能充分發揮單位面積效益。播深2-3厘米。
②施肥:綠豆生育期短,需肥集中,所以施肥應以底肥為主,一次性施入。並做到農肥與化肥結合,農肥每公頃10-15立方米,化肥每公頃施45%以上硫酸鉀(氯化鉀)複合肥80-150千克。
綠豆對微肥敏感,施入微量元素肥料效果明顯,一般每公頃可施微肥5-10千克做底肥。
(4)播種:
①播種時間:以5月下旬-6月上旬。
②播種方法:適時搶播,播前灌水最佳。播種量每公頃20千克左右,肥地少些,瘠地多些。播種深度一般2-3厘米為宜。可以點播或條播,下籽要散落均勻,便於間苗。
③種植密度:綠豆喜歡單株生長,不論點播或條播都不能留簇苗、雙苗。每公頃保苗20-30萬株。
(5)田間管理:
①間、定苗:間、定苗要本著肥地宜稀,薄地宜密的原則進行間、定苗。第一片複葉出現時進行間苗。第2片複葉出現時進行定苗。間、定苗要去小留大,去弱留壯,去雜留純。
②鏟趟:綠豆對田間管理要求很嚴,特別是生育期,管理應及時。做到三鏟三趟,鏟趟要淺-深-淺。鏟前趟一犁效果更好。
③灌水:綠豆苗期耐旱,進入花期需水劇增,此時天旱要及時灌水,水分不足會造成嚴重落花落莢。
④根外追肥:用0.4%磷酸二氫鉀與1%尿素混合,或用4%多菌靈懸浮液加1%尿素及3%過石混合液,噴灑葉面效果均較好。
(6)病蟲害防治:
農藥使用必須嚴格按GB/T8321規定使用。
①病害:綠豆主要病害有:鏽病、葉斑病、霜霉病等。防葉斑病,可用4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
②選用提純復壯種子輪作或間作。
③蟲害:蟲害主要有蚜蟲、粘蟲和草地螟。用高效、低毒、低殘留胺基
甲酸酯、有機磷或菊酯農藥,對水常規噴霧。防治蚜蟲:5%樂果粉劑15-20千克/公頃,或50%樂果乳劑1500倍噴灑。防治粘蟲、草地螟:90%晶體敵百蟲800倍液或80%敵敵畏1000倍液,或20%速滅殺丁5000倍液噴灑。
(7)收穫:收穫期的確定很重要。面積小,勞力充足,可以分批收穫,選熟先收,後熟後收。面積大,勞力不足,要一次收穫,在80%的莢已成熟即可全收。收穫後要及時脫粒,晾曬。收穫季節,因雨季尚未過,要注意防止捂垛出芽。
(8)生產記錄:從播種到收穫的生產過程要有農事活動記錄,記錄相關內容:鄉(村)、地塊名稱、面積、品種、播期、施肥種類及施肥量、病蟲害的發生及防治方法、灌溉時間、水的來源、收穫時間及方式。
收穫後的各道工序:
①收穫:植物成熟後,用鐮刀或機械進行收割,之後運往場院涼曬。
②脫粒:碌軸滾壓或機械脫粒,單獨存放。
③風選:交秕粒雜質去掉。
④走石:將脫粒的時混進去石塊分離出去。
⑤大小篩:由孔隙不同的篩子進行篩選。
⑥比重:用比重機進行比重、分級。
⑦成品:包裝入庫。
綠豆的分類、質量指標,運輸和儲存嚴格執行GB/T10462-89標準,糧食衛生執行GB2715。
該規定執行GB/T10462-89標準。
(1)分級及包裝:天山明綠豆種皮為綠色,深綠色,有光澤的綠豆占95%以上,根據粒的直徑大小分級包裝。
(2)標識:註明生產日期、生產單位、產地、等級、規格、淨重、包裝日期、並做好相關記錄。
(3)貯藏及運輸:包裝後入庫貯藏,單獨存放,入庫前清理倉庫並消毒處理,邊角地方放鼠夾,防止鼠害發生,定期檢查、通風、避免發生霉變。運輸時,不能與其它產品等同運輸,以免發生混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