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寧寺放生池,步入寺廟西,就能看到一個占地450平方米,長8米,寬2.5米,水深4米,能蓄水1200多噸的大型放生池,蔚為壯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天寧寺放生池
- 所屬年代:清代
天寧寺放生池,步入寺廟西,就能看到一個占地450平方米,長8米,寬2.5米,水深4米,能蓄水1200多噸的大型放生池,蔚為壯觀。
天寧寺放生池,步入寺廟西,就能看到一個占地450平方米,長8米,寬2.5米,水深4米,能蓄水1200多噸的大型放生池,蔚為壯觀。文物特徵天寧寺放生池四周有一米高的石雕護欄,南面護欄上有主持松純大和尚的“放生池”三個大紅題...
天寧寺北靠黃河南展大壩,南鄰溢洪河,是集修行弘法、教育研究、慈善安養與臨終關懷為一體的綜合性佛教文化修養中心。從山門進入之後,左右兩側是放生池。再往北走進入廟門和天王殿,出天王殿正北是大雄寶殿,東西兩側有鐘樓、鼓樓、觀音殿、地藏殿、五觀堂。大雄寶殿北側是方丈樓、藏經樓,西側是觀音道場。大雄寶...
1995年,常州市政府又作出決定,加快以天寧禪寺為中心的常州天寧文化風景旅遊區的建設。在本寺方丈松純大和尚和全體僧眾的艱辛努力下,又一次實施了天寧禪寺的改造擴建工程,並得到社會各界人士和海內外佛教信眾的大力支持,捐款贊助,新建了照壁、山門殿、三寶殿、素齋館,開闢了放生池等。自2002年始,天寧禪寺方丈...
天寧寺達摩閣,在放生池後,有一座建於1911年的“達摩閣”,這個建築面積406.5平方米的獨立建築物,內掛祖師畫像。達摩祖師,原印度人,原名菩提多羅,後改名菩提達摩,主要宣揚二入四行禪法,是中國禪宗的始祖,達摩祖師的思想,對中華文化起了很大的影響。菩提達摩(英文:Bodhidharma;?~536,另說532、528)通...
南通天寧寺,初名為光孝寺,始建於唐朝鹹通四年(863年),位於江蘇省南通市崇川區中學堂街11號。南通天寧寺毗鄰北濠河,寺廟坐北朝南,以山門、金剛殿、大雄寶殿、藥師殿為中軸結構,西部為禪堂、僧寮,布局嚴謹,建築雄偉。寺西北隅有五級八面、磚木混合結構的光孝塔,山門前有照壁一塊,門前有石獅一對護持。南...
明洪武年間有僧人在廢基上重建,更名大林寺。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又擴建,規模甚大,有金剛殿、大雄寶殿、東西經樓、白雲精舍及放生池等。金剛殿塑四大金剛,雄偉莊嚴,可與常州天寧寺四大金剛相媲美。千手觀音、十八羅漢、釋迦牟尼像塑藝也十分精湛,東殿兩羅漢,一作讀書貌,一作倚睡狀,神態自然,栩栩如生...
宿歸雲堂 《宿歸雲堂》是明代詩人明秀創作的一首詩。作品原文 寺前昨日雨,水滿放生池。獨往忽乘興,幽尋豈有期。夜深月未出,秋近竹先知。重把茶杯坐,雲山話所思。作者簡介 明秀,明僧。浙江海鹽人,俗姓王,字雪江,號石門子。出家於天寧寺,晚習定於錢塘勝果山。有《雪江 集》。
祈福養心區有福壽大佛,東北第一處石窟景觀,送子觀音,如意財神,東北獨一處十三層千佛塔,千年許願龜,直徑為3.38米的天下第一升遷鼓、通高為3.18米的天下第一平安鐘,東北第一處百子戲佛巨型銅雕,天下第一掌,許願放生池,地久天長新婚攝影基地、緣客臥佛堂,藏佛洞,天下第一書,十二獸首,天下第一門——...
雙池印景是指天童寺前的內外兩個萬工池,舊為放生池。池水清澈,碧瓦朱牆倒映入池,更添佳趣,池上方有琵琶石,以足頓之,鏗鏘發音如琵琶聲。這也是“天童十景”之一,就是“雙池印景”。歷史文化 傳說軼事 一天,小孩向義興和尚告辭:“我是太白金星,玉皇太帝見你精進虔誠,派我變作童子照顧你,現大功告成...
復於舊寺基重建德生堂,以放生之所。據此,則舊湖心寺乃今放生池,而今之湖心亭,乃三塔中北塔之基地。”《湖山便覽》卷三:明“萬曆四年按察僉事徐廷裸重建,額曰‘太虛一點’,司禮監孫隆疊石四周,廣其址,建喜清閣,但統稱曰‘湖心亭’。國朝重加葺治,左右翼以雕闌,上為層樓……。”清乾隆二十七年...
明代萬曆年間,一個名叫樊養鳳的知縣,自稱精通風水,提出要將寺廟和學宮互換位置,和尚不贊成,秀才也反對,但都拗不過這位父母官,最後還是把資福寺搬到了學宮位置(現在縣委機關所在地),孔夫子的牌位換成了釋迦牟尼的塑象,泮池改成了放生池。從那以後,資福寺又幾次修建,有大殿、客堂、齋、知止軒、曇華室...
民國三年(一九一四年),他偶然到漢陽歸元寺遊覽,見放生池中群龜遊戲,心想此物壽命千年,但以其殼能斷吉凶,為人捕殺,性命難保。而人身更不牢固,四大無常,終於毀滅。正沈思間,見一老和尚,長髯垂胸,威儀嚴謹。他上前問訊,始知老和尚是歸元寺首座體參上人。上人見他溫文有禮,頗具好感,乃即對他開示苦...
晉唐以後,殿堂逐漸成為主要建築,塔被移於寺外。寺院主要殿堂比較規範,依次為山門、天王殿、大雄寶殿、法堂、毗盧殿或藏經樓、方丈室等。東側有僧房、香積廚、齋堂、職事房、茶堂、延壽堂等。西側多為接待雲遊僧人的禪堂等。一些大寺院,門前還有放生池。俗話說:“天下名山僧占多”。許多寺院都在深山密林中,...
清穆宗同治年間(公元1862-1874年),崇德和尚從永嘉縣城區海坦山天寧寺來此重建觀音閣和寂照禪庵大殿。清德宗光緒末年(公元1908年),崇德和尚之徒欽雲和尚(藤橋石樣村人)任住持,著手擴建為兩進,前進七間,後進五間,廂房(有樓)八間,放生池一方,舂米房一座,總占地面積一千五百平方米。定名為寂照寺...
宜春市政府擬在城區建設“禪都文化博覽園”項目。該項目占地800畝左右,計畫投資2億元,要求建築風格仿唐、體量適中、品味素致、環境生態。建設內容:主要項目有:禪都廣場、禪宗文化博物館、“宜春禪都之旅”禪跡觀光帶、禪林故事雕塑園、禪藝廳、報恩寺、放生池、楹聯石坊群、禪學院、化成岩鐘樓、禪品一條街。
1996年7月經政府批准,復建龍珠山寺,作為佛教活動場所。有天王殿、大雄寶殿、觀音殿、三聖殿、千佛殿、東嶽殿、白龍殿、放生池、齋堂、寮房等,建築面積2830平方米,占地22畝。大雄寶殿匾額由江蘇省佛教協會副會長、常州天寧寺方丈松純大和尚題書。乾隆御賜匾額“敕建龍珠山”,現仍保存在寺內。2001年7月,龍珠山寺...
在其他院落中,也有吉祥塔、經亭、轉經筒、放生池、廊架等構築物的布置。在觀音殿外,兩側分別有西北地區所能見到最大的轉經筒,非常殊勝。殿前院內有兩通石碑,清康熙二年(1662年)刻“重修隋唐敕建大興善寺來源記碑”和清鹹豐元年(1851年)“大興善寺法派碑記”。文物保護 1956年08月06日,大興善寺公布...
此泉水澤豐盈,千年不枯,經暗道流入十角井石雕龍口,直瀉井中,是為“海會龍湫”,為陽城舊八景之園西面在“龍泉禪院”牌樓石階之下,有一個面闊三間的亭廊,亭廊前建有面積近百平方米的長方形放生池,為佛家體現慈悲和人們參與環保舉行放生活動提供了場所。園東面有一“四大八小”的標準四合院,舊稱方丈院,...
”大雄寶殿為歇山頂,廣五間八架椽,四椽袱及金柱皆楠木製,外壁嵌明萬曆間《重修破山寺記》碑一通。左右二側軸線上分列救虎閣、佛堂、四高僧殿、藏經樓、觀音堂和齋堂、香積廚、五觀堂等。寺有東西二園,東園有白蓮池、空心潭、空心亭、米碑亭、飲綠軒等。西園則有放生池、團瓢、對月譚經亭、君子泉、印...
座落在大南門 為紀念昭明太子而建,清代建築有戲台 放生池 包公殿 座落在西山路 清代建築有戲台 水心祠 座落在水心路 為紀念宋代學者葉水心而建 有戲 內城南城樓 座落在鼓樓街 五代古建築也稱譙樓 樓上陳列溫州文物照 州衙 座落在公安路 宋代建築 墨池公園 座落在解放北路墨池坊 有墨池 古詩碑 右軍祠天寧寺...
雙桂堂放生池全寺占地面積約七萬多平方米。1986年時,有正式僧人27名。寺內恢復了叢林制度並成立了雙桂堂寺院管理委員會,釋妙談法師任主任。雙桂堂寺院坐東朝西,殿堂為木石結構,有大山門、彌勒殿、大雄寶殿、戒堂、破山塔、大悲殿、藏經樓等七重建築,兩側有廂房、僧舍三百餘間,長廊相連,有天井、海觀42口,玲瓏...
1996年7月經政府批准,復建龍珠山寺,作為佛教活動場所。有天王殿、大雄寶殿、觀音殿、三聖殿、千佛殿、東嶽殿、白龍殿、放生池、齋堂、寮房等,建築面積2830平方米,占地22畝。大雄寶殿匾額由江蘇省佛教協會副會長、常州天寧寺方丈松純大和尚題書。乾隆御賜匾額“敕建龍珠山”,現仍保存在寺內。僧侶 寺務由智華法師...
整座寺廟呈正方形布局,由山門、天王殿、大雄寶殿、庭院、放生池、菩提橋、藏經樓等建築組成。不僅大雄寶殿內有兩寶,一是晚清時期日本第一任內閣首相伊藤博文贈予寒山寺的一口銅鐘,二是寒山寺贈予觀音禪寺的蘇中第一大鼓。此外,藏經樓里還藏有全套《乾隆大藏經》和《積砂大藏經》等經書。觀音禪寺已修建完工的一期...
江心寺 浩然樓 澄鮮閣 江心東塔 江心西塔 西山青瓷窯遺址 張璁碑亭 池上樓 東甌王廟門台 譙樓 籀園 九山公園 中山公園 動物園 翠微山 海壇山 華蓋山 積穀山 松台山 巽山 西山 妙果寺 郭公山 煉丹井 奎壁井 天宿井 鐵欄井 天寧寺井 角井 仙人井 八角井 義井 冽井 郭公山下井 金沙井 蒙泉 玉眉泉 海...
光孝塔位於天寧寺西北隅,在江蘇南通,其歷史最久,有“未有城,先有塔,前人就塔建城”之說,是“南通三塔”(還有支雲塔,文峰塔)中最古老的一位。光孝塔亦稱支提塔,此塔建於公元864年即唐鹹通五年,後歷代修葺,明宣德五年(1430年)及天順年間(1457-1464年)都曾重修,為五級八面磚木塔,塔身頎長玲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