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天吳
- 出處:《山海經》
- 地區:中國
- 圖騰:吳人的圖騰
- 類別:創世神、水神,海神
文獻記載,解釋,形象,別稱,
文獻記載
《山海經·海外東經》載:“朝陽之谷,有神曰天吳,是為水伯。其為獸也,人面八首八足八尾,皆青黃也。”
《山海經·大荒東經》載:“有神人,八首人面,虎身十尾,名曰天吳。”
在影戲《永樂王還願》中為天將,龜蛇二將作亂,張天師請其下界降服。圖為天吳左手捉龜,右手捉蛇。 吳人屬於炎黃族系,最初居住在今山西、陝西一帶。人過留名,雁過留聲,吳人在這一帶留下了許多以“吳”或“虞”命名的地名,如吳山、虞山、虞城等。大約在炎黃之世,隨著炎帝族系和黃帝部族的向東擴展,吳人也被迫大規模東遷,到堯舜之世,吳人已有許多支系都遷徙到東南海濱長江三角洲一帶。這樣,吳人告別了茂密的原始森林和劍齒虎,而開始征服波濤滾滾的大海。那原來保佑子孫狩獵時多有所獲的族神“天吳”,這個時候當然就又得變成保護吳人子孫在與江湖大海打交道時平安、豐收的“水泊”了。也正因為這一微妙的變化,中國文字的那些聰明透頂的創造者們,有時又將吳族的吳宇,與魚掛起鉤來。在金文里,吳國的“吳”,就可通作“䱷”了。甚至吳字有時也活脫脫的就像一條魚。難怪衛聚賢先生在《吳越文化論叢》中,會誤把“吳”字解釋成象魚之形,把魚當作吳人的圖騰了,實在是事出有因。
“天吳”或“天虞”就是先秦和秦漢文獻中常可見到的“虞”,也叫“騶虞”。《山海經·海內北經》這樣記載:“有珍獸,大若虎,五彩畢具,尾長於身,名曰騶吾,乘之日行千里。”可見,遠古的吳人,也是以崇拜一種叫“虞”或“騶虞”的動物得名。這種動物在名“虞”,被吳人尊為圖騰和族神後,就成為了“天吳”——偉大神聖的吳了。
解釋
“吳”字,它的原始意義表示一個人在奔跑時一邊高聲喊叫,一邊回頭反顧,寓意著原始狩豬者的召喚。吳字的原始象形:奔跑、回頭、高聲喊叫。“吳”是一個會意字,由“矢”和“口”兩個構件組成。大約到東漢以後,漢字規範化。“矢”部已開始改成“天”。東漢時期有一個學者叫吳平,他和袁康寫了一部著名的書叫《越絕書》,他在書的末篇中用拆字的方法,隱語式地道出了自己的姓名。書中說:“文屬辭定,自於邦賢。邦賢以口為姓,丞之以天;楚相屈原,與之同名。”今天的吳姓人在向初見面的人介紹自己的姓時,往往也都說姓吳——“口天吳”。
從經典語言學看 “吳”的本義是大聲喊叫。那么,遠古先人把它作為自己的姓氏,又說明了什麼呢?如果我們對吳字進行更深層的解剖和透視,就會恍然大悟。
從吳字的兩個構件看,“口”表示呼喊,喊叫,“矢”像一個人在奔跑時不時地回頭反顧。兩個構件結合組成“吳”,它的原始意義就是表示一個人在奔跑時一邊高聲喊叫,一邊回頭反顧。這種情形對於當代的我們應該並不陌生,在原始壁畫中甚至是一種世界性的主題,因為它描繪的其實就是一幅人類童年時代狩獵生活的圖畫。當狩獵者發現大野獸時,~邊奔跑,一邊呼喊,一邊不時回頭看。這種大喊大叫的動作就叫吳,這種人就叫吳人。原始人類狩獵時常身披虎皮,這從當代非洲原始部落的狩獵生活和原始舞蹈中仍能看到,在《水滸》武松打虎那一回中我們也曾看到過這種身披虎皮的狩獵者。所以,古代“吳”字又常加“虍”首,作“虞”,吳人又因此叫虞人。先秦文獻中常有虞人,是指專門掌管田獵的官吏。
那么,後來自稱“吳”(或“虞”)的這一狩獵民族為何會把自己的生存形式的圖畫作為自己族人的姓氏——一種表明血緣關係、親屬關係和婚姻關係的社會學標誌的呢?
讓我們在想像的山林中,掘好陷阱,裝好弩箭,等待著劍齒虎的來臨。而當兇猛的野獸出現時,與這個部落一起跑吧、叫吧,難道你感受不到純粹的人類力量的覺醒和朦朧的暢快的美好感覺嗎?此時,你一定會認定,作為這個狹小天地里的一族,確是沒有什麼比這一時刻更激動人心的了。於是,選擇“吳”作為自己氏族的稱號自然再合適不過了。這一族就是吳域虞)氏族。
此外,從讀音上看,吳字的讀音與“嗚”、“哇”、“喔”、“餵”等象聲詞相近,它極可能就是原始人狩獵時喊叫的聲音。到這裡,我們仿佛聽到了原始狩獵者那大聲的喊叫,是因突然發現大野獸時的喜悅或驚恐,是招呼同伴作好準備的信號,還是期望以那震耳欲聾的聲音嚇唬兇猛的動物?不管怎樣,“吳”字除了會意外,還是一個表聲的文字.
“吳”字作為語言的符號,雖然可與“虞”、“䱷”、“敔”等字通假,但作為人們血緣出身標誌即姓氏的“吳”,卻從來不與“䱷”、“敔”等混用;西周以上,“吳”“虞”不分。自秦漢以後,“吳”、“虞”二姓始已區分清楚,除極個別的如《隋書》中“吳卓”也寫作“虞綽”外,唐宋以來至今,“吳”、“虞”二字作為姓氏則更加涇渭分明,絕無混淆。“天吳”這種人面虎身的怪獸作為吳人的圖騰兼始祖神,與吳人的狩獵生活密切相關.
我國古代有一本記錄神仙、鬼怪的奇書,叫《山海經》,其中的《海外東經》記載說:“朝陽之谷,神曰‘天吳’,是為水伯。”《大荒東經》中也有近似的記載。據書中描繪,這是一個有八個頭、八隻腿、八條尾巴、人的面孔、虎的身子的龐然大怪獸。我們從上面轉錄自古本《山海經》的插圖可一睹其神秘、怪異的風采。
這個半人半獸的怪物,就是古老的原始狩獵氏族——吳人的圖騰兼始祖神。“天”的意思就是“大”,“天吳”,就是偉大的吳。
形象
“天吳”人面虎身,這與吳人的狩獵生活密切相關。吳人以狩獵為生,而“虎為百臂之王”,因此,吳人崇拜一種似虎的動物,這種古動物可能在先秦時變得稀少而絕跡了,吳人便是以虞為圖騰,“天吳”的原型即是虞。在前面的吳字解字中,我們曾指出,獵人常身披虎皮作為一種狩獵時偽裝和歡慶收穫獵物時的摸擬動物動作的舞蹈裝扮。所以,像吳常加“產”作“虞”一樣,“天吳”不但形象似虎,它的名稱在《南山經》和《大荒西經》中又稱作“大虞”。
“騶虞”的特點是跑得極快,這與“吳”字下從“矢”密切相關,也與吳人狩獵生活的善於奔跑的特點相同.
但“天吳”又是人的面孔。從這裡,可以看到獸與人的結合,也可以看到從人到神的轉化。同時,我們也得到了一個明確無誤的信息,“天吳”也是人,而且就是吳人的祖神。
別稱
天吳還應該被稱作開明獸,《誤解的澄清及對〈山海經〉的再認識》里引述過《山海經》中《西次三經》、《海內西經》及《莊子·大宗師》的文字,從這些記載可知,古人認為司掌崑崙的神就是開明獸陸吾,也就是肩吾,是一個長著九個人頭的虎身神,這個形象在漢墓中發掘出來的漢畫像石上很常見,被當作一種祥瑞之獸。 開明獸實際上就是夏王朝開國君主夏後啟的神像。夏人崇拜白虎,以“虞”(白虎)為圖騰,他們給最敬畏一位先公和一位先王都塑造成了虎形圖騰神像,一位先公就是大禹,他的圖騰神像就是《海外東經》和《大荒西經》中的“天吳”,《海外東經》說其形象是“八首人面、八足八尾,背青黃”,《大荒西經》說它是“八首人面,虎身十尾”;一位先王就是夏後啟,夏人對夏後啟甚為敬畏,把他當作神來看待,《歸藏》說他“乘飛龍以登於天”,《大荒西經》說他“上三嬪(賓)於天”,《天問》也說他曾“賓啇(帝)”,《大荒西經》還說他“珥兩青蛇,乘兩龍”,《海外西經》也說他“乘兩龍,雲蓋三層,左手操翳,右手操環,佩玉璜”,行為威儀與常人不同,的確帶有神的性質,所以才根據崇拜的圖騰為他製造了一個九頭虎身的神像,就是開明獸。
“開明”本來應該作“啟明”,就是夏後啟的本名,因為漢代人避景帝劉啟的諱而把“啟”改成了“開”。夏後啟是夏人的開國之君,而其時夏人諸部族還居住於崑崙增城,則夏後啟自然就是崑崙增城的執掌者和庇護者,所以才有了開明獸陸吾鎮守崑崙增城的說法。究其情況,實在是和埃及的法老一樣,把自己稱為神,讓臣民頂禮膜拜,並把自己的頭像植於其崇拜的獅子身上,成為獅身人面像。而這種人獸結合、形狀怪異的圖騰神在《山海經》中十分常見,張岩先生認為:“在我國大型原始文明較早期階段,曾出現過一個神形由鳥獸蟲魚的形態為主向以人形為主的過渡過程”,禹、啟的圖騰神像天吳、陸吾正是這個過渡過程中的具體例證,這是人類由野蠻向文明過渡的一個重要標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