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台越龍

天台越龍

天台越龍生活在距今約1億年前的白堊紀,屬於鳥腳類恐龍中的基幹鳥腳類。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天台越龍
  • 拉丁學名:Yueosaurus tiantaiensis
  • :脊索動物門
  • 蜥形綱
  • 鳥臀目
  • 亞目:鳥腳亞目
  • :天台越龍
  • 時代:白堊紀
物種學史,形態特徵,化石標本,

物種學史

鳥腳類恐龍是恐龍中種類最多樣、發布最廣的一類,在包括南極洲在內的世界各大陸都有發現。它屬於鳥臀類這一恐龍大類,而內部又分為基幹鳥腳類、禽龍類鴨嘴龍類三類。原始的基幹鳥腳類一般體型較小,最小的只有1到2米,屬植食類恐龍,有研究認為頭骨的特殊構造讓它們上頜骨骼能橫向移動用於咀嚼食物。
亞洲大陸的基幹鳥腳類恐龍相對較少,在此之前亞洲大陸只有4種鳥腳類恐龍,分別發現於遼寧、吉林、韓國和蒙古。越龍是亞洲所發現的基幹鳥腳類恐龍中所處緯度最低的,為基幹鳥腳類恐龍的古地理分布和演化提供了新的材料。

形態特徵

從發現的材料估計,越龍長約1.5米,高不足1米,是迄今為止浙江省發現的最小恐龍。後肢較長,以二足行走為主,在覓食或休息時可能前腳也能著地,學界一般認為它們擅長奔跑,以逃避肉食類恐龍的追殺。而最新有科學家提出,部分基幹鳥腳類恐龍還會打洞在地下生活。

化石標本

1998年11月,天台縣修建高速公路時發現,2009年,浙江自然博物館開始對其深入研究,現藏浙江自然博物館。天台越龍化石標本包括頸椎、背椎、尾椎、前肢和後肢等部位,是浙江省發現的保存最好的恐龍化石之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