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伊甸園之東
- 外文名:East of Eden
- 其它譯名:盪母痴兒、天倫夢境、東方伊甸園、天倫夢覺
- 製片地區:美國
- 導演:伊利亞·卡贊
- 編劇:保羅·奧斯本
- 類型:劇情
- 主演:詹姆斯·迪恩
- 片長:115分鐘
- 上映時間:1955年3月9日
- 對白語言:英語
- 色彩:彩色
- imdb編碼:tt0048028
劇情簡介,演職員表,演員表,職員表,獲獎記錄,製作發行,影片評價,
劇情簡介
1917年前後,一戰的歐洲戰場正進入尾聲,美國上下正為是否參戰爭論不休。卡爾和艾倫是一對兄弟,他們的父親是心思靈活的成功農場主。卡爾年紀二十上下,非常情緒化,他的父親偏愛哥哥,這讓他很不高興,但又無可奈何。哥倆兒一直被告知母親不在人間,但卡爾無意中得知,母親仍然在世,她生活在附近的一個鎮上,開了一家妓院,生意興旺。父親有一個天才的商業計畫,他想利用冰塊來為蔬菜保鮮,但低估了運輸過程中的風險,最後虧了一大筆錢。卡爾希望討好父親,他看準美國一定會加入戰爭,到時農產品價格會飆升,如果種大豆肯定可以大賺一筆,再用來彌補父親的虧空。卡爾去和母親相認,雖不情願,母親還是借了他5000塊錢。與此同時,哥哥艾倫的女朋友艾布拉開始被卡爾吸引,覺得他更懂自己。在一次狂歡活動中,艾倫和他人因為言語不合,爆發了一場打鬥,卡爾衝上去幫他,卻被艾倫認為他這樣做是為了討好艾布拉,兄弟二人反目。卡爾的生意真的成功了,他想把掙的錢作為生日禮物送給父親。但在生日會上,艾倫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宣布他已經和艾布拉訂婚,父親欣喜異常,卡爾和艾布拉卻感到黯然,他們的心裡已經只有彼此。相反,卡爾拿出的生日驚喜——他從大豆生意掙到的錢——被父親痛罵。在父親看來,這簡直就是發國難財,是剝削農民。卡爾忍無可忍,憤然和父親決裂。
演職員表
演員表
角色 | 演員 | 配音 |
---|---|---|
卡爾 | 詹姆斯·迪恩 | ---- |
艾布拉 | 朱麗·哈里斯 | ---- |
艾倫 | 雷蒙德·馬西 | ---- |
凱特 | 喬·范·弗利特 | ---- |
警長山姆 | 伯爾·艾弗斯 | ---- |
阿隆·特拉斯克 | 理查·達瓦洛斯 | ---- |
威爾·漢密爾頓 | 阿爾伯特·德科 | ---- |
安妮 | 羅伊絲·史密斯 | ---- |
古斯塔夫·阿爾布雷希特 | Harold Gordon | ---- |
蘭塔尼 | Nick Dennis | ---- |
狂歡節上的鎮民 | Abdullah Abbas | ---- |
狂歡節上的鎮民 | Rose Allen | ---- |
職員表
原著 | 導演 | 編劇 |
---|---|---|
約翰·斯坦貝克 | 伊利亞·卡贊 | 保羅·奧斯本 |
參考資料來源
獲獎記錄
時間 | 獎項 | 具體獎項 | 獲得者 | 提名/獲獎 |
---|---|---|---|---|
1955年 | 第8屆坎城國際電影節 | 最佳劇情電影獎 | 《伊甸園之東》 | 獲獎 |
金棕櫚獎 | 提名 | |||
1956年 | 第28屆奧斯卡金像獎 | 最佳女配角 | 喬·范·弗利特 | 獲獎 |
最佳男主角 | 詹姆斯·迪恩 | 提名 | ||
最佳導演 | 伊利亞·卡贊 | 提名 | ||
最佳劇本 | 保羅·奧斯本 | 提名 | ||
第13屆美國金球獎 | 電影類-劇情類最佳影片 | 《伊甸園之東》 | 獲獎 |
製作發行
出品公司
製作公司 | 1. 華納兄弟影片公司 |
---|---|
發行公司 | 1. 華納兄弟影片公司2. 華納兄弟公司 3. Warner Home Vídeo 4. Argentina Video Home 5. 華納家庭視頻公司 |
上映信息
國家 | 地區 |
---|---|
美國 | 1955年3月9日 |
巴西 | 1955年5月16日 |
西德 | 1955年7月7日 |
阿根廷 | 1955年8月18日 |
奧地利 | 1955年9月2日 |
瑞典 | 1955年10月10日 |
日本 | 1955年10月14日 |
法國 | 1955年10月19日 |
愛爾蘭 | 1955年11月11日 |
芬蘭 | 1955年11月11日 |
比利時 | 1955年11月11日 |
義大利 | 1955年11月18日 |
荷蘭 | 1955年12月9日 |
墨西哥 | 1956年4月5日 |
葡萄牙 | 1956年5月12日 |
丹麥 | 1957年10月29日 |
西班牙 | 1958年10月6日(巴塞隆納) |
西班牙 | 1958年11月13日(馬德里) |
丹麥 | 1960年6月22日(重新發行) |
丹麥 | 1962年7月10日(重新發行) |
瑞典 | 1962年11月26日(重新發行) |
比利時 | 1964年8月21日(根特)(重新發行) |
芬蘭 | 1968年9月13日(重新發行) |
日本 | 1972年3月18日(重新發行) |
日本 | 1973年12月29日(重新發行) |
芬蘭 | 1981年7月3日(重新發行) |
日本 | 1995年12月9日(重新發行) |
瑞士 | 1998年9月4日(蘇黎世)(重新發行) |
丹麥 | 2001年7月20日(重新發行) |
法國 | 2004年4月14日(重新發行) |
日本 | 2005年11月3日(重新發行) |
希臘 | 2005年12月6日(DVD發行) |
捷克 | 2006年1月12日(重新發行) |
日本 | 2012年10月6日 (川崎しんゆり電影節) |
影片評價
導演卡贊大刀闊斧,剔除原作的旁枝末節,敘事空間也比較精簡。不過,因為缺少鋪墊,片中人物言行,不說費解,也多有跳躍之處。卡贊的“自由”觀念始終是其作品的核心,在該片中,“自由”搏擊的平台是家庭,如果把最後和解看作卡爾成人的轉折點,那么此前卡爾的所作所為,都可以被理解成一個男孩嘗試衝破父權的努力。它們本質上均含有變相“弒父”的意味。然而,卡爾對父權的擺脫不是通過直接的反抗,而是通過另一種途徑,即幫助父親擺脫生意虧損來完成了。影片最後,表面上是父子相互寬恕,實際上是卡贊借卡爾完成了一次反客為主的說教,並徹底摧毀父親亞當的價值觀和倫理觀。迪恩在片中的表現勝於《無因的反叛》,朱莉·哈里斯的演繹可圈可點,表現出了艾布拉的內心糾結和善良。(《愛樂》、《看電影》雜誌專欄作家賀秋帆評)
該片是一部十分深沉有力的家庭倫理片。該片對於父子之間的複雜感情有極為細緻入微的探討,節奏雖嫌緩慢,但細節動人。三位主演的傑出表演相當精彩。(時光網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