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坑院(民居)

地坑院(民居)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地坑院也叫天井院,地坑院,當地人稱為“天井院”、“地陰坑”、“地窯”,是古代人們穴居方式的遺留,被稱為中國北方的“地下四合院”,據說已有約4000多年的歷史了。

2007年河南陝縣被中國民協命名為中國地坑窯院文化之鄉。

2011年“地坑院營造技藝”入選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2014年陝縣西張村鎮廟上村因地坑院分布廣泛入選國家住建部首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地坑院
  • 地理位置:河南三門峽陝縣、山西運城、甘肅壠東的慶陽及陝西的部分地區
  • 開放時間:8:30-18:30
  • 門票價格:三門峽陝州地坑院:60
  • 著名景點:北營地坑院 曲村地坑院 廟上地坑院 三門峽陝州地坑院
  • 別名:天井院、地陰坑、地下四合院
  • 深度:6~7米
  • 民俗文化:黑色剪紙揚高戲澄泥硯
  • 所屬國家:中國
行前必讀,景區動態,景區介紹,關鍵信息,分布區域,代表性村落,陝縣廟上村,陝縣北營村,陝縣曲村,歷史沿革,民俗文化,建造民俗,裝飾民俗,飲食民俗,信仰民俗,婚葬民俗,歲時節令,文藝技藝,地坑院的成因,地質成因,氣候原因,社會經濟原因,地坑院的構造,建築特色,工程造價低廉,構建方式獨特,造型裝飾美觀,居住舒適愜意,建造科學合理,保護開發利用,緊迫性,必要性,有效途徑,開發原則,

分布區域

地坑院在河南三門峽陝縣、山西運城、甘肅隴東的慶陽及陝西的部分地區均有分布。其中河南三門峽境內保存的較好特別是在陝縣東凡塬、張村塬、張汴塬這三個高台平原地帶,許多村民仍居住在地坑院裡,至今仍有100多個地下村落、近萬座天井院。現存最早還住人的院子已有二百餘年的歷史,已住過六代人以上,保存較好的村莊有張村塬的人馬寨和廟上村等。

代表性村落

陝縣廟上村

這是位於河南西部的陝縣廟上村,村民們居住在地坑四合院裡,繁衍生息,享受著平靜的“地下生活”。在國家住建部首批公示的“中國傳統村落”名錄中,位於陝縣西張村鎮的廟上村榜上有名,也是河南省16處入圍村落之一。這些建築多建於清末、民國初年,有100多年的歷史。現存的73座中,53座保存完好,20座經過整修,面貌煥然一新。
地坑院

陝縣北營村

陝縣北營村現存81座地坑院,有128戶村民,目前仍住在地坑院內。
地坑院
北營作為文化旅遊區的核心景區,規劃面積1.2平方公里,總投資3億元,分為核心遊覽區、生態休閒區、鄉村體驗區。

陝縣曲村

曲村就有地坑院115座,具有整修價值的地坑院103座。近年來,隨著陝縣開發地坑院文化旅遊的推進,曲村藉助危房改造和土地整理的契機,已陸續對80餘座地坑院進行了修復性建設。
地坑院
2014年11月23日,內地實力派歌手林依輪、演員付辛博和台灣人氣偶像李威齊聚陝縣曲村地坑院,拍攝真人秀節目《茶道真兄弟》。
2015年1月25日,東方衛視元宵節特別節目《絕對中國》劇組到陝縣曲村地坑院拍攝陝縣民俗文化。

歷史沿革

仰韶文化
6000年前的仰韶文化時期,像西黃土撼地區的人類居所發生了“革命”性的變革。著名的仰韶文化遺存還有陝縣廟底溝以及陝塬上的小南塬、廟上村、人馬寨、窯頭等仰韶文化遺址多處。
仰韶文化的特徵,一是以原始農業為主要經濟形式,二是民居均為園形或方形的地坑式窩棚。這些地坑式村落,都有台階供上下,這些台階有直坡式的,還有沿坑壁螺旋上升式的,這可能就是地坑院的雛形。廟底溝仰韶文化遺址發掘出的用於翻土、挖士的石鋤、石鏟,特別是磨製的大型舌形或心形的石鏟,為這種地穴式建築的挖衡提供了較為先進的工具。此可見,地坑院的源頭大約在仰韶文化時期。
2005年7月.三門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在三門峽經濟技術開發區發掘一座結構獨特的民居漢墓.這座漢墓呈“U”形,三面分布多個墓窯,有300多平方米,全部川青磚砌成,墓頂為穹隆形。從地面向下扮,琪葬結構足一個完整的院落,很像一座現代的“地坑院”。這座墓的年代應為西漢晚期至東漢旱期之間,距今己有約2000年的歷史。
對地坑院文字記載從早服詳細的資料當屬南宋紹興九年(1139年)朝廷秘書少監鄭剛中寫的《西征道里記》一書。書中記載他去河南、陝西一帶安撫時一路上的所見所聞。談到約時河南西部一帶的窯洞情況時說:“自榮陽以西,皆土山,人多穴居。”並介紹當時挖窯洞的方法:“初若掘井,深三丈,即旁穿之。”又說,在窯洞中“系牛馬,置碾磨,積粟鑿井,無不可者”。這些介紹為地坑院的歷史提供了有力的文字佐證。
河南省陝縣西張村鎮窯頭村,處於黃土台階平板中心,村中民居95%以上都是地坑院。據本村曹氏族講記載:“洪武年間避大元之亂,由山西省洪洞縣曹家川遷移至陝縣南塬窯頭村。”這說明窯頭村的地坑院已有七八百年的歷史。
民國
20世紀初,德國人伯納德·魯道夫斯(rudufosky bernal)在《沒有建築師的建築》一書中,最早向全世界介紹了中國的地坑院窯洞。稱地坑院建築為“大膽的創作、洗鍊的手法、抽象的語言、嚴密的造型。”書中刊載地坑院窯洞照片的拍攝地點,就在已有2400年悠久歷史的豫西陝縣三道塬。書中的圖片拍攝者為由德國漢莎公司飛行員武爾夫-迪特·格拉夫·卡斯特爾-呂登豪森在中國工作期間(1933年-1936年)拍攝。
建國後
地坑院建設般興盛時期,20世紀50~80年代的情景,人們卻歷歷在目。那時址然經濟比較落後,但社會相對穩定,在當時人口政策的形響下,人口自然增長率急劇攀商,農村家庭子女平均在五個左右。五六十年代出生的人.在60~80年代逐漸進入婚齡,居所需求壓力很大,而那時的社會生產力水平又不高,農民手中持有的貨幣從極少。似修建地坑院只要人手多,沒有錢也能很快完成,並且址多又可住4~5戶人家.這種一舉幾得解決孩子結婚住所問題的方式,成了黃土台階平探農民的址優選樣。在當時,一個千人的村莊每年審批7~8座地坑院是很正常的,我們所看到的地坑院絕大多數都是那時候建造的,從某種徹變上說,地坑院也是時代的產物。
自改革開放以後,隨著人們生活條件的改善,人類居住從地下走向地上也是大勢所趨,加之地坑院占地面積大,一座院占地一般為1--1.5 畝土地,是現在農戶宅基地的3-5 倍。最晚的院子是上世紀八十年代初建造的,之後村民們多是在新批宅基地上造房或是在地坑院窯頂造房,沒有人再挖造地坑院,“穴居”地坑院的人已日見稀少,廢棄的窯院或填沒,或塌陷,難覓往日風貌。90年代中期,由於地坑院占用土地過多,許多村子本著“退宅還耕”的要求,開始填埋地坑院,使地坑院這一民俗建築遭到極大破壞。

民俗文化

黃河孕育了華夏文明,而地坑院則是黃河兩岸先民們繁衍生息的溫床。在這古老而又神奇的窯洞式民居分布區域內散布著許多文化遺址。如:澠池縣的仰韶文化遺址;陝縣的廟底溝、三里橋文化遺址、靈寶市的黃帝陵、鑄鼎塬等,這些都充分反映了在這塊土地上孕育了燦爛的古代文明。作為豫西居住文化的符號,地坑院這種窯洞式民居蘊藏著濃厚的文化積澱和豐實的文化內涵,反映了一定社會歷史階段,人們的宗教信仰、社會狀況、經濟發展水平等。

建造民俗

地坑窯院建造十分巧妙,頗具匠心,窯洞與大地相通,臥於大地之中,隨大地脈膊跳動,實用價值具有防震功能。藝術功能方面從上往下看,整個窯院為方形,站在院中間看天空,天似穹窿,是天地之合的縮影,體現出方圓之美,是中國古代“天人合一”的哲學思想反應,是人與大自然和睦相處,和諧共生的典型範例。 地坑窯院雖系農家小院,但受歷史傳統文化影響,建造還是十分講究的。其間既包含有科學的成份,但也有不少的封建迷信色彩。在黃土地上的風土民俗中,建造地坑窯院稱為方院子,是一種關係到家庭興衰、子孫繁衍的大事。因此,動土之前要請懂得陰陽八卦的風水先生相宅,造地形、定座向、量大小,下線定樁、擇吉日破土。凡宅後有山樑大塬者,謂之“靠山厚”,俗語稱“背靠金山面朝南,祖祖輩輩出大官(吃不完)”;宅後臨溝無依無托者,謂之“背山空”,俗語稱“背無依靠,財神不到(瞧)”,多忌諱。破土之日,行奠基禮,燃放鞭炮,宅主焚香叩拜土地神(爺),迎吉神,此俗源於遠古人類對土地的崇拜。隨之在基址中央和四角各挖三杴,謂之“破土”,破土之後,即可動土(工),現有“破土動工”之說。
地坑院的建造受傳統文化八卦的影響,村民修建窯院前必請陰陽先生察看,根據宅基地的地勢、面積,圍繞陰陽魚的八個方位,按易經八卦決定修建那種形式的院落。依據正南、正北、正東、正西四個不同的方位朝向和地坑院主窯洞所處方位,窯院分別被稱作東震宅、西兌宅、南離宅、北坎宅。其中,東震宅被認為是最好的朝向。
東震宅:長方形,鑿窯8孔,主窯為正東窯,東南為廚窯,西南窯、西窯為客窯,正南窯為門洞窯,西南角、西北角為五鬼窯和茅廁
南離宅:長方形,鑿窯8--12孔,正南窯為主窯,東南為廚窯,西南窯、西窯為客窯,東北角、西北角窯為五鬼窯和茅廁,正東為門洞窯。
西兌宅:正方形,鑿窯10孔,正西為主窯,西南角為廚窯,西北角、北面窯及南面偏西窯為客窯,東南角、東面是五鬼窯和茅廁,東北角為門洞窯。
北坎宅:長方形,鑿窯8--12孔,正北為主窯,廚窯為正東窯,東北窯為客窯或五鬼窯(牲口窯),西北窯、南窯為客窯,西南窯為客窯或五鬼窯,西南角窯是茅廁,東南為門洞窯。
根據宅院的方位性質,確定在某一個崖面的中間位置挖鑿主窯,供長輩居住。主窯高3至3.2米,可安一門三窗,其餘為偏窯,高為2.8至3米,一門二窗。窯洞門多為兩套門,朝內開的為老門,朝外開的叫風門,老門堅固,風門透光。主窯比其他窯洞都要寬大,以顯示主人地位的尊貴。有些地坑院主位方向開挖兩個窯洞,無法確定主窯,為補救主宅窯,再在兩窯中間的半崖開挖一個小窯,象徵性做為本宅院的主窯,也稱為天窯。五鬼窯(也叫絕命窯)呈凶性,被認為是全窯院最不好的窯洞,常用來圈養牲口、磨麵和放農具雜物。因石磨是白虎星,可以鎮邪。
按照風水先生的說法,地坑院的建造和使用十分講究陰陽的配合,講究五行相生相剋,每建造一座地坑院必須首先考慮與宅主的命相是否相生(決不能相剋)然後根據相生來確定建造什麼類型的宅院。如:木命人,應建造一個北方為主或東方為主的天井院,因為北方為水,水能養木,東方為木,木能互扶,當然建造以東北為主的艮宅天井院也行。須要求主位要高,其它方下向,地勢較高的方位為陽,地勢較低的方位為陰,宅主應占居陽位,其他成員以長次從高向低排列占居,陰位則另做茅廁、牛屋、磨房等用,它的格局使用安排是有嚴格要求的,特別是門主灶的配合,即哪孔窯是主窯,哪孔窯作灶屋,哪孔窯開門洞等都不能隨心所欲,而窯的使用確定的準則就是按地坑院的類型來確定的。例如:靜宅(即西兌宅)中的兌宅院。宜宅主為金命相者,建造居住,此宅院西高東低,主門灶的配合應是西為夫位,做主窯;東北延年做門洞,西南天醫做灶屋,東南六殺做茅廁,這樣配合的宅院陰陽平和,居住者才能祖輩生活安樂,富有發達。根據八卦大游年圖確定了此類宅院的陰陽方位,即:正東為絕命(陰),東南為六殺(陰),正南為五鬼(陰),正北為禍害(陰)正西為夫位(陽),西南為天醫(陽),東北為延年(陽),西北為生氣(陽)。不同類型的天井院陰陽方位各不相同,但有一個基本要求,陽位地勢要高,陰位地勢相應要低些,保持陽強陰弱之勢。八卦中將八個方位都給予陰陽定位,即夫位(上主位),絕命(下主位),禍害、五鬼、天醫、生氣、六殺、延年,其中天醫、延年、生氣、夫位為陽,六殺、五鬼、禍害、絕命為陰,一座天井院如果陽位過強,即主門灶三個方位過高,則此戶人家人丁不旺,雖有錢財而無後人享用;相反如果陽位過低,則生活不順,意外損傷不斷,後代不聰明,家人特別是婦女多病多災,祖輩無財,陰位只須低不須高,四個陰位若不注意,有一個陰位偏高,這個宅主及家人就會口舌官司不斷,疾病連連,意外傷亡,人丁殘疾,祖輩無能。 地坑院不僅要注意本宅範圍內的陰陽配合,保持陰陽平和,而且還苛求宅舍四周的地勢和建築物,一百米以內的地勢、建築、栽樹等都對本宅的盛衰有很大影響,也必須注意陽強陰弱之勢。如果在本宅地界內,戶主則不能在陰位上增土,建築高大物,而如果本宅地界以外又正好在陰位上有高建築物或高樹、高地等,宅主就應在自家宅位陽位上補救。在這裡要特彆強調的是這些都是迷信的說法,僅只了解並不可取。
建地坑窯院有三要,就是主窯、門洞窯、灶火窯的位置很重要,也講究陰陽平衡,圖個吉利。造窯孔數也多有講究,有明五暗六含八封九之說。九為大,所以九孔窯院落最多。窯院建成有個熱鬧隆重的儀式為合龍口。窯洞挖好之時,匠人在中間一孔窯的頂上留下僅容一磚或一石的空穴,用系了紅布或五彩線的磚或石砌齊,然後放爆竹,設宴請客,共祝主人平安吉祥。遷入新窯院時親朋好友還備禮祝賀,喝喜酒,為其“暖窯”,有的稱之為“踩院子”。
窯洞倚窯口盤炕為“通灶炕”,有的窯盤前後雙炕,前炕睡孩子,後炕(在窯底)睡老人。冬季燒火做飯、飯熟炕熱。盤炕擇日帶“七”,尺寸長短帶“七”。如長六尺七寸,寬四尺七寸。“七”與“妻”同音,取意“與妻同炕,偕老百年”。灶火的煙囪通過土炕通向地面,稱謂煙洞。灶神祀奉在櫥窯,對聯常寫“上天言好事,回宮降吉祥”。地坑院的門洞中,通道多用磚砌築成階梯形。門樓多用磚瓦精心砌築,俗稱“窮院子,富門樓”。

裝飾民俗

在地坑院裡種植花草樹木,是院裡主人裝飾地坑院必不可少的工序。春暖花開,人們猶如生活在花叢中,置身其中有一種嫻靜的農家情調,心情格外爽朗。院子裡再種上幾棵果樹,夏天既可以乘涼,掛果季節還有新鮮可口的水果吃。地坑院種樹特別有講究,要“前不栽桑,後不栽柳,當院不栽鬼拍手(楊樹)”。因“桑”與“喪”同音,柳為喪仗用木,楊樹樹葉被風吹出的聲音恐怖,均視為不吉。“前梨樹,後榆樹,當院栽棵石榴樹”。因“梨”與“利”同音,榆樹稱為金錢樹,石榴多籽(子),均取吉祥之意。門洞旁栽一顆大槐樹,謂之“千年松柏,萬年古槐”,寓意幸福長久安康。
窯洞窗戶上貼窗花(也叫剪紙)是傳統民俗。多出於婦女之手,舊時姑娘們長到十二歲左右,除勞動、乾針線活外,還要學剪紙。窗花的製作很精細,分為畫、剪、薰、染、貼五個步驟。(1)畫。是先畫出樣子,畫出熟悉或所想像的事物。(2)剪。講刀工、把畫好的花用剪刀裁下來,越細微越好。(3)薰。是一種科學的翻版方法,把剪好的花樣貼在一疊窗紙上,放到油燈上薰過,再把圖樣取下來,便露出白花黑底來。這樣可省去描摹的手續。(4)染。就是著色(在沒有多色彩紙以前),把剪好的花樣塗上各種顏色,使線條分明好看。(5)貼。拿搞好的窗花貼在窗紙上,即告完工。
窗花剪紙分有季節性和非季節性兩種。在過去,春節是婦女顯示技藝的最佳時節,窯洞的窗戶上、住宅內就成了剪紙的展覽室,新婚的媳婦還要給親戚四鄰送自己的剪紙,以展示自己心靈手巧。其次是結婚或辦喜事,不僅窗上貼剪紙,而且窯洞周壁都貼,以美化居室增添喜慶氣氛。
由於舊時婦女生活圈子局限於室內的家務瑣事,其剪紙內容多為“喜鵲登梅”、“龍戲珠”、“孔雀開屏”、“天女散花”以及各種花、卉、蟲、魚、鳥、禽獸一類的圖案,反映人的也多是胖娃娃。另外,還有吉祥如意、富貴長久、六畜興旺、五穀豐登、避邪震妖類的剪紙也較受歡迎。這些大紅的剪紙充滿民間的鄉土氣息,具有濃郁的鄉土風味,反映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為荒涼貧瘠的土窯洞增添了色彩和盎然春意。

飲食民俗

地坑院裡較有特色的飲食為“八大碗”與“十大碗”,是當地民眾操辦紅白喜事、娶媳嫁人、招待到訪貴客或時令節慶準備的特別吃食。完全的“十大碗”包含紅燒肉(9塊)一碗、白肉(8塊)一碗、豬頭肉兩碗、黃花菜一碗、海帶一碗、豆芽一碗、粉條一碗、芹菜一碗、煎餅一碗。“八大碗”則是再由中選擇六個熱菜和兩個冷盤組成。另外,十大碗上菜的順序和擺放的方位也有一定的講究。

信仰民俗

住在地坑院的老百姓多有信仰神靈的民俗,在崇拜中,出於敬仰、希求庇佑的占大多數,人們信仰它們,更多的是希望通過崇拜,獲得庇佑和幫助,得到美好的結果,或使已經得到的結果,不再被破壞。這裡信仰民俗屬心理民俗,是以信仰為核心的反映在心理上的習俗,基本崇尚後世信仰,與中國北方多數地區相同,屬於多神崇拜,城隍土地神、鬥神、灶神、財神、關帝都曾建廟祭祀,現仍保留的只有“祭灶”的傳統。另外比較獨特的是當地對椿樹的自然崇拜,因為椿樹種在地坑院裡生長極好,人們便寄託椿樹將成長的力量傳遞給下一代。所以,每年正月初一,這裡的百姓都會讓自家小孩伸開兩臂抱住椿樹,同時念道“椿樹椿樹你為王,你長粗來我長長。你長粗來做大梁,我長高來穿衣裳。”以求椿樹庇佑。

婚葬民俗

地坑院的婚俗和葬俗都是很有特色的。男騎馬,女坐轎,儀仗隊最前邊是打麻傘的(其實是黃羅傘,但民間只能叫麻傘)。接著是打旗的,最多打八面旗。之後是打燈籠的,和旗的數量一樣。燈籠後邊是打牌子的,牌子上寫著吉祥話,兩邊綁著蔥和酒瓶,蔥是聰明,酒是長久的意思。牌子後邊是敲銅鑼的。再往後就是樂隊,有嗩吶、笙、梆子、小鑼。樂隊後邊是新郎的馬和新娘的轎。
結婚時女方家所有的親戚都跟著過來,給男方的家人打上花臉。據分析,打花臉是古老“搶親”風俗的遺存,在陝縣、靈寶、盧氏、洛寧一帶都有這種風俗。最早應該是男方搶親,怕女方家人認出來,所以把臉全部塗黑。後來演變成一種遊戲式的打鬧,臉也不是完全塗黑,而是用油彩塗得很藝術。
結婚的隊伍先到崖上(土話叫nai上),新郎拜新娘叫拜轎,然後婆家出來兩個婦女把新娘攙出來,鞭炮響,新娘下轎前腳踩在“五穀豐登”盆里(裡面裝著花生、棉花)。地上鋪著紅氈,紅氈從崖上一直鋪到新郎屋裡。先進洞房,進洞房時新人要搶門,新郎往外走,新娘往裡走,表示男主外,女主內。新人要先吃飯,新娘先吃,新郎在廚房吃。十六個蓮瓣的花饃,新娘掰開,吃一半,給新郎吃一半。新娘還要吃豆芽,“先吃豆芽,後生小娃”,表示早點紮根。吃過飯娘家人走後,新人再拜堂。先拜祖宗,再拜父母,夫妻對拜。拜堂時桌上放斗,一斗是30公斤,斗里放糧食,插一桿秤,秤上掛著鏡,鏡是照妖鏡,意為驅邪鎮妖。
地坑院葬俗中仍然注重風水,死者講究“頭頂金山,腳蹬米糧船,兩手撲銀山”,還是為了給後人求個吉祥。還要給死者“開光”,死者在棺里躺著,棺蓋打開,孝子們輪流拿棉花蘸水,在其臉上擦一下。是佑護後人“眼明心亮”之意。
黃土地上的婚俗、葬俗展示的場景、氣氛、禮儀,同地坑院的窯洞、老樹、窗花、方格土布一起,有形的文化資產和無形的文化資源,包含著人們的價值觀念、生活方式和審美境界,一起構成民間文化生態的基因。

歲時節令

歲時節令民俗是緊密伴隨著人們的生產活動和社會歷史的發展而不斷形成和發展的。雖然表現形式各有不同,但大多都是以喜慶歡躍為特點。住在地坑院裡的百姓最重要的歲時節令民俗為春節期間的社火表演,人們踩高蹺、跑旱船以歡度節日,預祝來年五穀豐登、六畜興旺、人壽年豐。
耍社火最重要的樂趣還在於人們扮演各種角色來串聯自己獨特的故事。這裡耍社火的造型主要有以下幾類:(1)神話傳說人物。這類角色都作為“神仙”進行表演,意思是“安邦佑民,賜福增壽”。他們從化裝、道具、演唱自成傳統,趨於規範化。(2)歷史故事人物。此類人物角色有名有姓,有歷史來歷,有具體事例,但經過藝術加工更趨於形象化、典型化。比如劉備,趙雲,趙匡胤,包公等。(3)丑角人物。俗話說:“無醜不成戲”,社火也不例外。滑稽可笑、引人捧腹的丑角人物,比如“胖婆娘”等,可以很好的烘托節日的氣氛,獨具風格。(4)典型動物形象。社火中多採用象徵吉祥、利民、驅惡意義的動物,一則祝願、寄思;二則增添節日樂趣。比如“龍舞”、“獅子舞”、“竹馬子”、“抓狗熊”等。

文藝技藝

豫西地坑院村落的文藝民俗有以下幾個劇種:(1)豫劇:也稱河南梆子、河南高調。因早期演員用本嗓演唱,起腔與收腔時用假聲翻高尾音帶“謳”,又叫“河南謳”。在豫西地區演出多依山平土為台,當地稱為“靠山吼”。(2)曲劇:形成於20世紀20年代,但其所演唱的曲牌,明清之際已在民間廣為流傳,共有二百個左右,可謂年輕而古老。曲劇音樂屬民歌體曲牌音樂,或稱“曲牌聯綴體”音樂。每個曲牌特點都是一個多功能、多用途的單曲體,具有明顯的、很強的獨立個性。它的曲牌、曲體、調式都比較豐富,有上下旬體、三句體、四句體、五句體及多句體等曲式結構;它的調式分宮調式、商調式、徵調式等三種。它長於抒情、清晰、質樸、活潑、明快,既有北方音樂的激昂奔放,又不乏江南音樂的婉約綿秀。樸實親切、通俗易懂,極富濃郁的鄉土氣息,讓人聽而入迷。(3)蒲劇:即“蒲州梆子”,當地人通稱“亂彈戲”。因興于山西晉南占蒲州一帶而得名。蒲劇音調高亢激昂,音韻優美,長於表現激情,唱腔由於當地人民生活習性和語言音調關係,其旋律跳躍幅度大(通常有一度乃至十四度猛跳),起調高,腔高板急,起伏跌宕,長於抒發激躍淒楚的情緒。
地坑院村落的技藝民俗包括以下幾種:(1)納鞋底。半實用,半消譴,納鞋底在地坑院已經成為婦女們平日手邊放鬆的活計,因此她們也相對有時間來考慮鞋底的紋樣和花式,對比強烈的紅藍色是最常見的鞋底顏色。(2)紡線,織布。舊時,地坑院的婦女多會紡線、織布,農閒時,特別是在天氣晴朗,陽光明媚的日子裡,婦女們就會把自家的紡車搬到院落里,一邊享受陽光,一邊紡線 ,旁邊再有一條狗跑來跑去,自是勾畫出地坑院獨具特色一幅風景。如今,地坑院裡能紡線、織布的人越來越來少,許多老式織布機、紡車都閒置在窯洞裡了。

地坑院的成因

地質成因

陝縣三大塬區.黃土層堆積深厚,一般在50米~150米.黃土是在早更新世、中更新世和晚更新世堆積形成,主要以石英和粉砂構成,少數地帶黃土層里夾雜有很薄的料礓石,是介於典型褐土和黃潮土之間的農耕土壤,土質結構十分緊密.即有抗壓、抗震、抗鹼作用。因此,鑿挖窯洞,堅固耐用,目前陝縣人馬寨村址久的地坑院窯齡己達200年以上.至今仍有人居住。此外.這裡地下水位較低,一般在30米以下,這些都為“地下挖坑,四壁鑿潤”這種民居形式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

氣候原因

豫西地區的氣候條件總的說來是北溫帶大陸性季風區,屬於半乾旱性氣候,特點是涼爽乾燥,四季分明。陝縣的三大塬區均自山體向下自然延伸,坡勢平緩,區域廣大。最大塬區,有近百個村莊。這裡十年九旱,降雨最偏少,年均降雨量只有500毫米左右。很少有大暴雨發生,即使偶遇洪澇,由於平面三面都是溝壑,雨水出路通暢,一般不會殃及地坑院群。半乾旱性氣候有利於保持當地上壤的乾燥和堅固.使窯洞建築經久耐用;一年四季溫差較大,更能體現窯洞“穴居”冬暖夏涼的優勢。

社會經濟原因

馬克思說,“研究任何問題都離不開經濟”,窯院建築存在數千年的最重要的因素還是經濟。相當長的歷史時期,黃河流域是國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但生活在黃河中游周邊的黃土塬上的先民卻相當貧困。這裡缺乏煤炭資源,也稀缺森林資源,建造房屋難度很大,而地坑院結構簡單,所用建材少,建築成本低,只需要自家的勞力於農閒之時揮撅刨挖,便能在一年半載中建成一座窯院,這是地坑院得以存在和發展的主要原因。另外,當地農民主要種植冬小麥和夏玉米兩種作物,而小麥、玉米的打收晾曬需要占用面積較大的場地,這種地下住人,地上打場的建築,很受歡迎.可謂他們的最佳選擇。
地坑院(民居)

地坑院的構造

地坑院就是在平坦的土地上向下挖6—7米深,長l2—15米的長方形或正方形土坑做為院子,然後在坑的四壁挖10—14個窯洞,工程量約二千個土方左右。窯洞高3米左右,深8一l2米,寬4米左右,窯洞兩米以下的牆壁為垂直,兩米以上至頂端為圓拱形。其中一洞鑿成斜坡,形成階梯形孤行甬道拐個斜向直角通向地面,是人們出行的通道,稱為門洞,是地坑院的入口。地坑院的入口有直進型、曲尺型、迴轉型三種。門洞窯多數只有一道大門(也叫鎖門),有的做兩道門,分稱為大門和二門,舊時婦女的活動範圍限定在大門內、二門外。在門洞窯一側挖一個拐窯,再向下挖深二三十米、直徑1米的水井,加一把軸轆用於解決人畜吃水問題。
這種以地坑院組成的村落,不受地形限制,只需保持戶與戶之間相隔一定的距離,就可成排、成行或呈散點式布置。這種村落在地上看不到房舍,走進村莊,方看到家家戶戶掩於地下,構成了黃土高原最為獨特的地下村莊。
地坑院一般為獨門洞獨院,也有二進院、三進院,就是一個門洞與二至三個地坑院相連。地坑院就形狀而言,只有正方形或長方形兩種,按其八卦方位來分,則可分為動宅和靜宅兩大類:動宅又稱東四宅,它包括以東為上的震宅,以南為主的離宅,以北為主的坎宅和以東南為主的巽宅。這類天井院多為長方形,長14--18米,寬10一12米,8一l2孔窯洞。靜宅院又稱西四宅,它包括以西為主的兌宅,以西北為主的乾宅,以西南為主的坤宅和以東北為主的艮宅,此類天井窯多為正方形,邊長約12--16米,深7米左右,開10孔窯。
地坑院與地面的四周砌一圈青磚青瓦房檐,用於排雨水,房檐上砌高30-50 厘米的欄馬牆(也稱女兒牆),攔馬牆內側有的還種些酸棗等灌木,在通往坑底的門洞四周同樣也做有這樣的欄馬牆。這些矮牆一是為了防止地面雨水灌入院內,二是為了人們在地面勞做活動和兒童的安全所設。三是建築裝飾需要,使整個地坑院看起來美觀協調。
居住在地坑院內,排水和防滲是最要緊的事情。地坑院的基本附屬設施幾乎都是從這個角度出發的,也是居民每逢婚慶大事要加以“擺治”(加固修理)的主要部位。窯臉(窯洞正立面)除開有窗戶外,均以泥抹壁,基座一般以青磚加固。院內地面四周砌一圈青磚。地坑院院心是在比院子邊長窄2米左右的基礎上再向下挖30公分左右,並在其偏角(一般東南角居多)挖一眼4—6米,直徑1米左右的水坑(井),坑(井)底下墊爐渣,上面用青石板蓋上,主要用來積蓄雨水及污水排滲之用,有些地方,這些雨水沉澱後還要供人畜飲用。
地坑院內各個窯洞分為主窯、客窯、廚窯、牲口窯、茅廁、門洞窯等功用。主窯三窗一門,最高,其它窯二窗一門,茅廁窯和門洞無窗無門(因門洞窯的大門和二門做在洞內在外邊看不到)。地坑院窯門多為一門雙扇,以槐木、椿木為主,油漆多用黑漆帶紅線的色彩,在門的一側留有鍋腔和土炕的煙火道。窗戶是方格狀,裱糊白紙或安裝玻璃,節慶時貼窗花。窯洞大小,一般主窯為九五窯,寬九尺,高九尺五寸,其它窯為八五窯,寬八尺,高八尺五寸。正對門洞向陽的一面為長輩居住的正窯,左右為側窯。
傳統的地坑院,窯洞內多用土坯壘成火炕,一般另有單獨的窯洞做廚房、糧倉及雞舍、牛棚。院內可以圈養牛、羊、雞、狗等,人畜共居。窯洞內還可以再挖小窯洞稱之為拐窯,用於儲藏雜物或用於窯洞與窯洞之間相連的通道。院頂地面用於打場、曬糧,院記憶體放糧食的窯洞頂部開有直通地面的小洞,稱作“馬眼”。收穫季節可將曬乾的糧食直接從馬眼流入屋內放置的糧囤中,糧囤是用葦子編成的,在囤下鋪一層約20公分厚的麥糠,糧食裝滿後頂上再蓋一層麥糠,最後用泥將囤頂封嚴,可儲存糧食三年五載,不生蟲,不腐爛變質。茅廁頂部也開有一個“馬眼”,一方面可以通氣,另一方面可以把曬乾墊廁的黃土直接灌入窯內。
地坑院中間地面通常還栽植1-2棵梨樹、榆樹、桐樹或石榴樹,樹冠高出地面,露出樹尖。進入村莊,只聞人言笑語,雞鳴畜叫,卻不見村舍房屋,“見樹不見村,進村不見房,聞聲不見人",就是它的真實寫照,有人稱它是地下的“北京四合院”。

建築特色

工程造價低廉

地坑院是根據人們的生活狀況應運而生的,過去的年代,人們的生活狀況很差,根本沒有錢去建造房屋,那時候人少地多,很多土地長期荒蕪,在荒地上憑力氣挖個坑院居住,雖然費力大,耗時長,但卻幾乎不需要什麼特殊的工程材料,更不需要花什麼錢。陝縣廟上村的張巷丁老人已近八十歲,一輩子住地坑院,這座院子是他在1970年親手挖下的,十孔窯共花銷120元,祖孫三代住在一個院子裡。在豫西地區經濟尚不發達的農村,老百姓什麼都缺,惟獨不缺的是力氣,於是,挖一方地坑院就成為人們一個可以實現的夢想。地坑院的建造是一項較大的土方工程,一座中型十口的地坑院要出土兩千佘方,投工一千餘個,一個人來乾要化三年多的時間才能完成。陝縣人馬寨村過去就有一個叫王文古的人,他的兒子住的院子就是他當時一人一钁頭一钁頭的刨,一擔一擔的挑,經過三年多的時間才挖成的,那時候他家生活貧苦,孩子又小,只有他一個人來乾,但他有恆心,有毅力,不管農活再忙,也不管身體有病,堅持每天抽空挖挑六十擔土,從不間斷,而且常常打黃昏,起五更。有一次,他去進城辦事,往返步行近百十里,深夜才回到家,睏乏之極,飯後就上炕睡覺,猛然想到今天的挑土任務還未完成,就立即起來去挑,直到挑完那六十擔土,才回去休息。天井院子由於結構合理,所以它經久耐用,一座天井可居住一百年左右,多的可居住一百五十多年,村里王新元、王么環、王書昌、王邦古等二十幾座院均在一百五十年以上,王有古現住的院已居住過六代人。

構建方式獨特

地坑窯院是建築史上一種逆向思維的產物,它是利用自然地形下沉式地挖掘,建築與大地融為一體,地面上幾乎看不到形跡,這與普遍通用的上豎式材料壘砌,矗立在大地之上的建築,風格迥然不同。這種一反常規的構造方式,是地坑院最大的價值所在和魅力體現。地坑院是在黃土層中挖出的居住空間。這種建築形式從現代綠色生態建築的角度來看是屬於“原生態建築”,從中國古代“天人合一”的哲學思想來看,它是人與大自然和睦相處、共生的典型範例。由於它沒有明顯的建築外觀體量,可以認為大自然的山山峁峁就是它的體量,原生的自然生態環境風貌就是它的形象。地坑窯院的構思十分巧妙頗具匠心。由地面下到院落,再經由院落進到窯洞,形成收放有序的空間序列。處於地面,人的視野十分開闊,步入坡道視野受到約束,再進到院落便又有豁然開朗的感覺,整個空間充滿了明暗、虛實、節奏的對比變化。地坑院深入土地之中,融合在自然之內,長天大地一色,院裡花開滿院,蜂飛蝶舞,院上“車馬多從屋頂過”,呈現出一派田園之美、自然之美。難怪建築學家荊其敏、張麗安教授的在他們的著作《中外傳統民居》中這樣寫道:“中國的黃土窯洞民居建在黃土高原的沿山與地下,是人工與天然的有機結合……有的整個村莊建在地下,是建築生根於大地的典型代表,其自然風格與鄉土氣息充分體現了敦厚樸實的性格,鄉村住宅應寓於大自然之中,好像是大自然的延續。”先秦時有一本書叫《考工記》,記錄了當時“百工”造物的一些原則,第一條原則是造物要講“天有時,地有氣,材有美,工有巧”的道理,創造任何一種物件都要考慮到天氣、氣候、季節的變化。而地坑院,充分體現了“天有時,地有氣”的營造法則。

造型裝飾美觀

進入地坑院村落,往往首映眼帘的是那金色的玉米串、紅色的辣椒串子和庭院中的綠樹、窯頂上的麥秸垛;這些自然的色彩在秋高氣爽、藍天白雲的黃色大地上是那樣的鮮艷奪目和協調統一,富有生活的韻味,體現著裝飾與生活的高度統一。另外種植於崖畔、路邊、入口的棗樹,無論是在棗花飄香的夏收6月、還是8月秋收芒種,那悠遠的清香與紅艷艷的大紅棗兒,都在裝飾著黃土窯居村落。
由於黃土窯洞只有一個外露的門臉,俗稱“窯臉”。這唯一的立面真實地反映出拱形結構的特徵和門窗的裝飾藝術。不管家中經濟條件如何,人們都力求將“窯臉”精心裝飾一番。從最簡樸的耙紋裝飾、草泥抹面到磚石砌築窯臉,再發展到木構架的檐廊裝飾,歷代工匠都將心血傾注在窯洞的這唯一立面上。
另一方面欄馬牆(女兒牆)也是裝飾的重要部位,大多用土坯或磚砌成花牆。除滿足功能要求外更注重美化與裝飾,用磚則必砌成各式花牆,用土坯則在頂部的扣小青瓦中作裝飾花形,於簡樸中蘊涵靈秀之美。在欄馬牆下做的青瓦挑檐,做法有一疊和數疊,在窯頂預埋木挑梁或石材挑梁,上鋪小青瓦而成。窯洞中在磚石拱窯前做檐廊的屬高檔次的窯洞建築,數量較少。檐廊的出現,可以說是護檐功能的擴大。它同時構成庭院與窯洞的過渡性空間。
窯洞的拱形曲線是窯洞立面構圖的重要元素,它與欄馬牆、瓦檐這些直線因素形成對比。同時,窯院內的雞窩等小窯拱以及不同功能窯拱的大小變化,使這些曲線在統一中富於變化和節奏。各地窯洞拱形曲線不盡相同,概括起來有尖拱、半圓形拱、拋物線拱等。這些拱形曲線內的構圖中心,則是門窗。鮮紅的窗花使整體立面增添了色彩。窯畔、窯腿用蘭磚勾勒裝飾,線條素潔生動。
在中國風水理論中,很強調門的安置,因為它關係到主人的吉凶禍福,因此在確定門洞的定位和尺寸時須煞費苦心。按風俗觀念講:“宅門”是煞氣的必由之路。所以要用鎮符鎮住煞氣,在民間流傳最廣且有感情色彩的鎮符形式是貼鬥神、除夕夜放置桃木槓。貼鬥神的風俗後來演化為年畫和楹聯,意在圖個吉利。
門樓、入口一直是傳統民居中重點裝飾的部位。在傳統民居建築中,“宅門”可表現房主的財富和地位等。最簡樸的宅門是就地挖洞;其次是土坯門柱搭草坡頂;進一步是青瓦頂;講究點的是磚砌門拱,上臥青瓦頂;富有人家則是磨磚對縫,磚牆門樓。門洞中的坡道也是裝飾的重要部位,同樣有各種不同的做法。有的用青石平鋪或青磚鋪成踏步,甚至還有用碎石裝飾坡道兩旁崖面,別具一種自然的工藝美。
另外,在地坑院院中央挖一30公分深,比院落邊長窄2米左右的方坑(也稱院心),方坑內種上一叢叢綠樹、一簇簇鮮花,這些象徵生命存在的植物,為地坑院帶來許多生氣和靈性,它的人文作用,遠遠大於它的實用功能。它提示地面上行走的人“別掉下來”,在炎炎盛夏里給地坑院帶來一片綠陰,滋潤了生活在黃土地上的人們的日子,那種中國傳統的“天人合一”的自然觀,被套用得淋漓盡致,置身於每個坑院仿佛進入一座座與世隔絕的“地下宮殿”。木製門窗古樸典雅,向外開啟的風門更是奇特,所有這些,整體搭配得十分自然、素潔、嚴整。觀看一座乾淨整潔的農家小院,就像在欣賞一件精美的工藝製品。

居住舒適愜意

地坑院是大地的一部分,隨大地脈搏而躍動,防震效果極佳。實踐中,人們對天井院不斷完善改造,使之合理化,這種地坑院窯為圓拱形,堅固耐壓,院洞深,冬暖夏涼,擋風隔音,安全可靠,冬季窯內溫度不會低於攝氏l0度左右,夏天也在20度左右,既使中午也要蓋上被子休息,人們稱它是“天然空調,恆溫住宅”,最適宜人居住。幾家人雜居在一個相對封閉的空間,共用一眼水井,合用一處茅廁,同甘共苦,充滿溫情,構成一個和睦相處、其樂融融的大家庭。

建造科學合理

在近20年內,許多專家紛紛到三門峽考察地坑院,認為地坑院作為古代穴居方式的遺存,有著較高的歷史學、建築學、地質學和社會學價值。雖然沒有建築師,但這種建築非常的科學。例如,為了防止下雨時,水灌入窯洞,在地坑院中間挖有供存滲雨水之用的滲井;為了防止地坑院四周的積水流入院內,四周都砌有攔馬牆和青瓦房檐,攔馬牆的另一個作用是防止有兒童掉入地坑院內;為了防止雨水滲漏,窯頂還要在雨天后碾壓平整,同時村民們還可當作打穀曬糧的“場”,一舉兩得;“通灶炕”的設計,冬季燒火做飯、飯熟炕熱,一事兩用;存放糧食的窯洞開有與地面相通的“馬眼”,收穫季節可將曬乾的糧食直接從馬眼流入屋內放置的糧囤中,方便省事等等。

保護開發利用

緊迫性

隨著國家經濟的發展,人們生活條件的改善,居住條件也正逐步發生巨大變革。人們逐漸從地下走向地上,地坑院正被一座座磚瓦房所替代,尤其是年輕人更把地坑院看作是貧窮的體現,如今極少再有人建造地坑院了。村子裡最晚的院子是在上世紀80年代初建造的,因為沒有人居住,成片的地下村落正在加速走向消亡。人馬寨村的王寶藏說,在200年前,他們村還幾乎沒有磚瓦房,大家都住在地坑院內,住在地坑院內的人數只剩1/3了,而地坑院在這幾年內也消失了五六十個。地坑院如果有人住,一般都能住上一兩百年,在陝縣有100多年歷史的地坑院有很多,但沒人住後很快就會倒塌。西張村鎮一位工作人員說,僅在2003年9月29日的強降雨中,西張村鎮地坑院就有600餘孔窯洞倒塌,使地坑院的消失速度進一步加快。搶救有代表性的地下村落,保護民居文化遺產已成當務之急。90年代後期,國家出台了“退宅還田”的土地政策,由於地坑院占地較多,被當地政府列入“退宅還田”項目之內。填院造房,退宅還田,使一座座地坑院逐漸被水淹土埋,地坑院的數量在迅速減少,地下村莊正在一步一步走向消失。在此民居保護與土地開發產生矛盾的關鍵時刻,有選擇地保護搶救一些有代表性的地坑院村莊,已是刻不容緩。作為民族文化遺產的內容之一,作為民居史上的一大奇特景觀,我們有責任、有義務對民居地坑院進行搶救性保護。我們要積極地宣傳呼籲保護的重要性、緊迫性,培養民眾的保護意識,提高領導對保護工作的認識,將地坑院的保護納入國家民族民間文化遺產的搶救保護工程之中。
讓人感到欣慰的是,來地坑院的搶救與保護已經引起了全社會的關注,當地政府進行了不同程度的搶救與保護,不少著名學者、民俗專家等也都在積極獻計獻策。

必要性

地坑院是中華文明寶貴的歷史遺產,是中國民居建築領域的精彩篇章。對於這一古老的建築,清華大學建築系教授樓慶西認為:“它是政治、經濟、文化的載體。在農村,它全面記載了封建宗法制度的政治、經濟、文化、技術等形態,是中國民間文化的一個很重要的組成部分,是一種文化意義,給人文化的啟迪與薰陶。尤其是在經濟高速發展的今天,老房子去掉,新房子起來,這是規律,我們保護它就是留下一種印記,它作為一種文化遺產,讓我們知道祖宗是什麼樣。如果消失了,就意味著人喪失了記憶,意味著人沒有了童年,沒有了過去。”每一種民居形式都是從低級向高級逐漸升華鏈條上不可或缺的一環,都帶有鮮明的地域或民族特徵。地坑院建築特色鮮明、文化氣息濃厚、充分反映豫西地區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歷史文化特徵。保護這種民居形式,也就是保護中華民族從遠古到現代不間斷的物質記憶。隨著人們經濟水平的改善和退宅還田政策的要求,地坑院這種彌足珍貴的民族民間文化遺產正從人們的視野中逐漸消失,因此,保護地坑院院顯得十分必要。

有效途徑

(1)政府參與,宣傳引導。
(2)做好窯洞村落的規劃。
(3)走可持續發展之路,改善窯居環境。
(4)進行特色旅遊開發。

開發原則

(1)保護與開發並重原則。民居最吸引人的,不是建築本身,而是正在進行時的民居狀態。平遙、麗江引人之處也在這裡。有人居住和生活,造成了一種既有歷史痕跡又有現實狀態的場景。這樣的建築不是靜態的,也不是空洞的,人的生活充盈著它,歷史與文化在這裡循環往復,不是定格與凝滯,而是持續與發展。
(2)文化生態經濟原則。地坑院的開發建設應以保護文化生態環境為前提,地坑院的開發在今後的發展中,一定會具有生態和經濟兩方面的特徵,既是當地獨特文化的組成部分,也是旅遊業的組成部分,所以它的開發建設一定要以保護文化生態環境為前提,實現其與經濟的協調發展。
(3)可持續發展原則。地坑院景觀資源是珍貴的自然與文化遺產,資源的開發和利用應該以保護為前提。開發實施是一個動態過程,必須有利於分期建設和逐步實施,注重開發序列與開發強度,尤其要擺正經濟利益與資源保護的關係,著眼全局,著眼長遠。
(4)資源特色原則。地坑院文化資源豐富,要以此為基礎,重點突出地坑院的整體景觀,突出人與自然的和諧,適當結合開發其餘的自然和人文景觀。突出地坑院在豫西旅遊業中的地位,首要的就是突出自身的資源特點,而不是迎合市場要求。
(5)協調統一原則。地坑院開發建設要做到互相協調,既有利於突出地坑院的主體景觀特色和地方特色,又能構成集聚旅遊資源的整體美,使遊客感到舒適、自然、和諧。所有的人工設施宜小不宜大,宜低不宜高,宜藏不宜露,要注意和當地景觀的有機結合,也要避免部分城市化傾向的發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