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戰國人物正解》是2006年陝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馮立鰲。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天下戰國人物正解
- 作者:馮立鰲
- 出版社:陝西人民
- 出版時間:2006年6月1日
- 頁數:276 頁
- 開本:0 開
- ISBN:7224074764
《天下戰國人物正解》是2006年陝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馮立鰲。
《天下戰國人物正解》是2006年陝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馮立鰲。內容簡介戰國時代,周天子無力支撐大局,大秦統一之前世,山雨欲來風滿樓。大浪淘沙,合縱連橫,你方唱罷我登場。華夏文化成型之初的這一段歷史,竟十分精彩,...
傳世的一件戰國銅戈上有“十三年相邦儀之造”和“鹹陽工師”的銘文,當是秦惠文王十三年張儀任相邦時所監造。張儀兩任秦相期間,分化合縱,蠶食列國領土,攻克巴蜀,使秦國的領土幾乎擴大了一倍,為秦國最終統一天下奠定了厚實的基礎。人物生平 受辱投秦 張儀是魏國人,當初曾和蘇秦一起師事鬼谷子先生,學習遊說...
商鞅(約公元前390年—前338年),姬姓,公孫氏,名鞅,衛國人。戰國時期政治家、改革家、思想家、軍事家,法家代表人物,衛國國君後代。商鞅輔佐秦孝公,積極實行變法,使秦國成為富裕強大的國家,史稱“商鞅變法”。政治上,他改革了秦國戶籍、軍功爵位、土地制度、行政區劃、稅收、度量衡以及民風民俗,並制定了嚴酷...
然而燕太子丹“至丹以荊卿為計,始速禍焉”的政治決策不能不讓後人反思,就象北宋文豪蘇洵在《六國論》中所寫得:“向使三國各愛其地,齊人勿附於秦,刺客不行,良將猶在,則勝負之數,存亡之理,當與秦相較,或未易也。”荊軻等戰國遊俠不是凡夫俗子,他們是具有政治價值觀和抱負的理想主義者,他們超越物慾...
列子(約公元前450年–公元前375年),名禦寇,亦作圄寇,又名寇,字雲。戰國前期道家代表人物。鄭國圃田(今河南鄭州)人,古帝王列山氏之後。約與鄭繻公同時。先秦天下十豪之一,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教育家。列子是介於老子與莊子之間道家學派承前啟後的重要人物,是老子和莊子之外的又一位道家學派代表...
名周,字子休(一說子沐),後人稱之為“南華真人”,戰國時期宋國蒙(今安徽省蒙城縣,又說今河南省商丘縣東北民權縣境內)人。著名的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是道家學派的代表人物,老子哲學思想的繼承者和發展者,先秦莊子學派的創始人。他的學說涵蓋著當時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根本精神還是歸依於老子的哲學...
春秋和戰國的分水嶺是韓、趙、魏三家滅掉智氏,瓜分晉國。戰國時期簡稱戰國,指公元前475年到公元前221年,是中國歷史上東周后期至秦統一中原前,各國混戰不休,故被後世稱之為“戰國”。“戰國”一名取自於西漢劉向所編注的《戰國策》。西周時期,周天子保持著天下共主的威權。平王東遷以後,東周開始,周室開始衰微...
典出《戰國策·秦策一》。蘇秦遊說秦王未果,資用匱乏,潦倒而歸。“妻不下紝,嫂不為炊,父母不與言”。於是蘇秦閉室不出,出其書遍觀之,得太公《陰符》,發憤攻讀,“讀書欲睡,引錐自刺其股,血流至足”。一年後學成,遂遊說列國,合縱諸侯抗秦,佩六國相印,名震天下。(註:刺股出自蘇秦,懸樑則...
虞卿,名信,卿是他的官職,舜帝後代,卿姓的得姓始祖,趙國邯鄲(今河北邯鄲)人,戰國時期名士。虞卿善於戰略謀劃,在長平之戰前主張聯合楚魏迫秦求和;邯鄲解圍後,力斥趙郝、樓緩的媚秦政策,堅持主張以趙為主聯合齊魏抵抗秦國。後因拯救魏相魏齊的緣故,拋棄高官厚祿離開趙國,終困於魏都大梁,於是發憤著書。
邵雍:“樂毅事燕時,其心有深旨。破齊七十城,迎刃不遺矢。豈留即墨莒,卻與燕有二。欲使燕遂王,天下自齊始。豈意志未申,昭王一旦死。惠王固不知,使人代其位。強燕自此衰,何復能振起。自古君與臣,濟會非容易。重惜千萬年,英雄為流涕。”蘇軾:“樂毅戰國之雄,未知大道,而竊嘗聞之,則足以亡...
荀子(約前313年-前238年),名況,字卿 (一說時人相尊而號為卿),兩漢時因避漢宣帝詢名諱稱孫卿。戰國晚期趙國人,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儒家學派的代表人物,先秦時代百家爭鳴的集大成者。荀子早年遊學於齊國,因學問博大,曾三次擔任當時齊國“稷下學宮”的“祭酒”(學宮之長)。當時稷下學宮的主要思想...
郭隗(約前351年-前297年),燕(今河北省淶水縣隗家莊村,一說河北省滿城縣,一說河北省定興縣河內村)人,戰國時期燕國大臣、賢者,縱橫家代表人物,郭國後裔。周赧王四年,即燕昭王元年(前311年),燕昭王為報齊滅燕之仇,拜訪郭隗,求計問策,尊郭隗為師。郭隗以古人千金買骨為例,鼓勵燕昭王廣納社會...
《戰國策·齊策四》齊人有馮諼者,貧乏不能自存,使人屬孟嘗君,願寄食門下。孟嘗君曰:“客何好?”曰:“客無好也。”曰:“客何能?”曰:“客無能也。”孟嘗君笑而受之曰:“諾。”左右以君賤之也,食以草具。居有頃,倚柱彈其劍,歌曰:“長鋏歸來乎!食無魚。”左右以告。孟嘗君曰:“食之,...
《莊子·雜篇·天下》位於《莊子·雜篇》,以“天下”為題。全篇分七段,是記錄先秦諸子百家歷史淵源,來龍去脈。評價主要思想,並且加以批評的總結性的論文。作者據民國學者考證,當為戰國時期晚期的莊子後學。作品原文 天下之治方術者多矣,皆以其有為不可加矣!古之所謂道術者,果惡乎在?曰:“無乎不在。
趙勝(?-前251年),即平原君,趙武靈王之子,趙惠文王之弟,趙國貴族,中國戰國時四公子之一。趙勝於趙惠文王及孝成王時為相,曾三次離開相職,又三次復職。趙孝成王七年(前259年),秦軍圍困邯鄲。趙孝成王九年(前257年),為求外援,趙勝帶領門客赴楚,經過他與賓客毛遂力爭,楚答應出兵相救,實現了楚...
鬼谷子是春秋戰國時代衛國朝歌人(今河南鶴壁市淇縣),相傳鬼谷先生,早期授課的地方位於今河南汝陽縣城關鎮雲夢村(又名鬼谷故里)。村中有一石洞貫穿整座山,前後連線,傳說為鬼谷先生的住所,洞中有石凳,石筷,不過由於缺乏管理已經被當地的人給毀的差不多啦。原國防部副部長伍修權題字“天下第一軍校”,旨在...
田單畢竟是齊國人,由於伐燕成功只會對趙國有利,趙國強大,則代表齊國霸業的終結,作為齊國人的田單不致於做出這樣愚蠢的事情。不過平原君沒有聽趙奢的意見,在第二年,田單還成為趙國的相國。親屬成員 兒子:趙括,官至趙國將軍,指揮戰國時代後期決定天下歸屬的決戰“秦趙長平之戰”。兒子:趙牧,為趙將。孫子:...
齊威王(?—前320年),媯姓,田氏,名因齊,一名嬰齊,齊桓公田午之子,戰國時齊國國君。齊威王初好淫樂,委政卿大夫,致朝政荒怠,諸侯並侵。後起而圖治,賞罰分明。賞即墨大夫,烹阿大夫。先後任鄒忌、田嬰為相,田忌為將,孫臏為軍師,虛心納諫,國力漸強。繼其父桓公在國都臨淄(今山東淄博東北)稷門外廣置...
晉國在其治下,國勢鼎盛,軍治萬乘,成為了當時絕對的天下霸主。晉悼公前573年至公元前558年在位,他的文治武功帶領晉國再次走向全盛,鑄造軍國霸權,尊天子而令諸侯,和戎狄以征四方,最終得以完全獨霸中原。他是一位傑出的政治家、戰略家、縱橫家,同時也毫無疑問是春秋戰國時期最偉大的諸侯之一。後世評議晉悼公...
春秋晚期和戰國早、中期,“孔子提倡”仁以為天下;而諸侯紛爭,相互侵略、損以利亡,君王厚生而致使臣民輕死,貴公貴仁之說,已成虛偽之談。楊朱憤世而倡導“貴己”之說,“古之人,損一毫利天下,不與也;悉天下奉一身,不取也。人人不損一毫,人人不利天下,天下治矣。”又說:“善治外者,物未必治;...
秦孝公(前381年~前338年),嬴姓,名渠梁,亦稱秦平王。秦獻公之子,秦惠文王之父。戰國時期的秦國第二十五位國君。秦孝公二十一歲時即位,頒布“求賢令”,吸納天下各國人才,並招攬到商鞅等大才,秦孝公積極支持商鞅變法,經過商鞅的改革舉措,使秦國走上了富國強兵之路,為後來的統一六國開闢道路。前346...
趙翼:“自戰國豫讓、聶政、荊軻、侯嬴之徒,以意氣相尚,一意孤行,能為人所不敢為,世競慕之。”田中芳樹:豫讓這個人,也是刺客的一種典型,不為自己個人的利益,只是單純地為了報恩,也算是一種獨特的悲壯美學。後世紀念 史書記載 《資治通鑑第一卷》《史記·刺客列傳》《呂氏春秋·不侵》《呂氏春秋·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