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南星(大麻芋子(象南星的別名))

象南星(天南星科天南星屬植物)

大麻芋子(象南星的別名)一般指本詞條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象南星(Arisaema elephas Buchet)是天南星科天南星屬的植物,為中國的特有植物。種別名 :大麻芋子、麻芋子(雲南巧家),銀半夏大半夏(雲南麗江),黑南星(四川峨眉、普格、雷波),虎掌(四川雷波),半節爛(四川涼山),三步跳(四川敘永),水包穀(貴州威寧),象鼻子(西藏林芝)。分布於中國大陸的西藏、貴州、雲南、四川等地,生長於海拔1,800米至4,000米的地區,見於草地、山坡林下、河岸或荒地,尚未由人工引種栽培。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象南星
  • 拉丁學名:Arisaema elephas Buchet 
  • 別名:大麻芋子、麻芋子、銀半夏等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門
  • :木蘭綱
  • :澤瀉目
  • 天南星科
  • :天南星屬
  • :象南星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化學成分,

形態特徵

塊莖近球形,直徑3-5厘米,密生長達10餘厘米的纖維狀鬚根。鱗葉3-4,內面2片狹長三角形,長9-15厘米,基部展開寬可達5厘米,綠色或紫色。葉1,葉柄長20-30厘米,黃綠色,基部粗可達2厘米,無鞘,光滑或多少具疣狀突起;葉片3全裂,稀3深裂,裂片具0.5-1厘米的柄或無柄,稀基部聯合,乾時二面黃綠色,中肋背面明顯隆起,側脈斜伸,向邊緣遠離,脈距1-2厘米,集合脈距邊緣0.5-1.5厘米,網脈明顯;中裂片倒心形,頂部平截,中央下凹,具正三角形的尖頭,向基部漸狹,寬遠勝於長,長(5-)9-9.5厘米(包括5-10毫米長的尖頭),寬(6-)10.5-12.5厘米;側裂片較大,長6.5-13厘米。寬(5.5-)11-13厘米,寬斜卵形,驟狹短漸尖,外側寬,基部圓形,內側楔形或圓形。
花序柄短於葉柄,長9-25厘米,粗3-5毫米,綠色或淡紫色,具細疣狀凸起或否。佛焰苞青紫色,基部黃綠色,管部具白色條紋,向上隱失,上部全為深紫色,管部圓柱形,長2.4-6.5厘米,粗1.8-2.6厘米,喉部邊緣斜截形,兩側下緣相交成直角;檐部長圓披針形,長4.5-10厘米,寬3-3.5厘米,由基部稍內彎,先端驟狹漸尖。肉穗花序單性,雄花序長1.5-3厘米,花序軸粗可達8毫米,連花粗1.5厘米,花疏,附屬器基部略細成柄狀,或幾無柄,中部以上漸細,最後成線形,從佛焰苞喉部附近下彎,然後之字形上升或彎轉360度後上升或蜿蜒下垂;雌花序長1-2.5厘米,下部粗1.2厘米,附屬器基部驟然擴大至5-7毫米,具長5-10毫米的柄,余同雄序附屬器。雄花具長柄,柄長2.2-2.5毫米,花葯2-5,藥室頂部滆合,馬蹄形開裂;雌花:子房長卵圓形,先端漸狹為短的花柱,柱頭盤狀,密被短絨毛,1室,胚珠多數(6-10)。
漿果磚紅色,橢圓狀,長約1厘米,種子5-8,卵形,淡褐色,具喙,果序軸海綿質,圓錐狀,基部粗2.5厘米。花期5-6月,果8月成熟。

生長環境

喜暖濕,也耐寒,耐蔭,畏乾燥。
生長於海拔1800-4000米,生於河岸、山坡、林下、林緣草叢、灌叢、草地或荒地。

分布範圍

中國特有,產西藏(南部、東南部)、雲南北緯25度以北至四川(西部、南部)及貴州西部,模式標本采自雲南洱源羅坪山。

化學成分

胺基酸,β-谷甾醇,微量元素。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